第15章 欺騙巴別塔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萊亞把信紙對準陽光,紙纖維裏閃出極細的金屬絲。
那是可遠程感應的rfid天線;隻要她們試圖複印或拍照,星紋教會就會立即收到“篡改預警“。
她們沒有選擇。拒絕意味著立刻觸發未知的懲罰,或許就是樂譜上預告的死亡。
她們隻能在這被設定的軌跡上,尋找破局的機會。
巡回演出開始了。
巡演專車的車窗貼了單向膜,膜內側用極淡的紫色印著星紋教徽;
車一啟動,徽記便隨著光線強弱若隱若現,像給她們戴上一副“囚徒墨鏡“。
第一站,維也納。她們演奏了那被篡改的《安魂曲》。演出“成功“得令人窒息。
觀眾如癡如醉,第七排坐滿了透明的幽靈。
演出結束後不到二十四小時,詭異的現象發生了:
維也納,這座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等無數音樂巨匠生活並留下不朽遺產的城市,其市民的集體記憶中,關於貝多芬的具體作品旋律開始大規模模糊、錯亂甚至消失。
人們依然知道貝多芬這個名字,記得他的生平軼事,但《命運交響曲》那開篇的敲門聲、《月光奏鳴曲》如水的旋律、《歡樂頌》磅礴的合唱……
這些構成音樂之魂的具體音符,仿佛被一塊無形的橡皮從城市的集體意識中擦除了。
音樂學家們驚慌失措,卻發現連自己也無法準確回憶起那些熟悉的樂章。
更詭異的是,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的《命運》手稿扉頁上,“當當當當“四個開頭音符竟自行淡化成墨跡淚痕;
管理員用手機拍照,照片裏隻剩空白五線譜,像被隱形橡皮擦當場處刑。
第二站,巴黎。演出的是另一個扭曲版本。這次,目標似乎是文學與藝術的關聯記憶。
演出後,巴黎市民對雨果《悲慘世界》中關鍵章節的具體情節、巴爾紮克《人間喜劇》裏典型人物的生動細節產生了大麵積的混淆與遺忘。
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主再也無法流暢地講述那些故事,仿佛城市的文學脈絡被抽走了一部分。
巴黎聖母院的石怪也在“遺忘浪潮“裏受到影響:
淩晨三點,遊客拍到一隻滴水嘴獸忽然用翅膀掩住口,像在阻止自己喊出某個已消失的角色名字。
照片被上傳後,水印自動變成“404“字樣。
第三站,羅馬。演出後的集體記憶篡改,指向了文藝複興時期某些特定傑作的構圖細節和色彩運用。
人們對拉斐爾《雅典學院》中人物的位置關係、米開朗基羅《創世紀》壁畫局部的象征意義產生了普遍的懷疑。
羅馬一家修複工作室裏,技術人員發現《雅典學院》數字檔案的透視網格線自行偏移0.5毫米;
無論怎麽保存,文件關閉再打開,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的手指始終相距半個像素。
像有人把“思想碰撞“永遠調成“錯過“。
第四站,布拉格。卡夫卡筆下那些充滿悖論與荒誕的小說情節核心變得支離破碎,難以被清晰敘述。
布拉格國家圖書館的卡夫卡手稿展覽櫃裏,工作人員一早發現《變形記》第一句的“格雷戈爾”變成無法發音的亂碼符號。
而監控裏,淩晨兩點展櫃玻璃上浮現一行淡綠色文字:“絕望已被成功格式化”。
第五站,柏林。對二戰後期某些關鍵曆史事件的具體順序和細節的記憶,出現了大規模的、整齊劃一的模糊與偏差。
柏林曆史博物館的二戰時間軸電子屏上,1945年4月30日與5月8日的條目自動互換。
講解員試圖糾正,屏幕卻彈出提示:
“時間順序已被安魂曲重置,如需修改,請輸入第七排座號”。
第六站,薩爾斯堡莫紮特故鄉)。在這裏,扭曲的安魂曲引發了最令人心寒的效應。
人們對莫紮特本人最歡快、最充滿生命力的那些作品如《費加羅的婚禮》選段)的記憶蒙上了一層灰暗、悲傷的濾鏡,甚至開始與《安魂曲》的死亡主題混淆。
薩爾斯堡音樂節當天,街頭藝人吹奏《費加羅》詠歎調,卻自動降為小調,尾音拖長至《安魂曲》的“落淚之速”。
路人鼓掌,卻發現自己拍子越打越慢,像給一場提前的葬禮送葬。
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精準的記憶手術。
星紋教會像一群隱藏在曆史陰影中的建築師,利用被扭曲的安魂曲作為工具,在歐洲文明的精神基座上,係統地、有選擇性地拆除著某些特定的文化記憶承重牆。
萊亞在後台記錄:
每一次“手術“後,城市上空的雲層都會出現極細的磷綠色“劃痕“,像有人在天空用隱形筆做標記。
劃痕方向永遠指向下一座巡演城市,仿佛一張巨大的“認知地圖“被逐格點亮。
雙胞胎成為了這場無聲破壞的“執行者“。她們在舞台上,用被玷汙的音樂,親手參與著這場浩劫。
每一次演出,艾米都能感覺到那根頭發g弦在貪婪地吸收著由音樂引動的、觀眾們因記憶被篡改而產生的困惑、失落與無形的恐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負麵情緒,正是契約所需求的“絕望“的一種形式。
萊亞則被迫“觀看“著隨著演奏,無形的、帶著契約磷綠色的能量如同蛛網般從音樂廳蔓延出去,覆蓋城市,滲透進無數人的夢境與潛意識,執行著那可怕的“欺騙“。
艾米在謝幕時觸摸g弦,弦身溫度比平時低1.3c,卻發出極輕的“嗡鳴”,像吃飽的獸在咂嘴。
她用調音器測得弦的張力自動增加0.5kg,仿佛絕望被轉化為物理拉力,隨時準備下一次更狠的吞噬。
這七場演出,仿佛在構建一座無形的“欺騙巴別塔“。
不是通往天堂,而是要瓦解人類集體記憶的共通性,混淆文明的坐標,創造一個更容易被某種力量掌控的、認知混亂的世界。
萊亞在筆記本上畫下七城連線,圖形酷似一座倒置的巴別塔。
塔尖直指維也納,塔基卻懸在空中。
她在塔底寫下一行小字:
當最後一根承重牆被拆除,塔不會倒塌,而是“懸浮“,因為人們已忘記“墜落“的概念。
她們在助紂為虐。每一場演出,都讓她們的靈魂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但她們也在這過程中,默默地記錄著每一個被篡改版本樂譜的異常之處,觀察著第七排幽靈的反應,感受著g弦與契約能量的流動規律。
演出間隙,她們用暗號交換筆記:
艾米在g弦上打一個極細的“死結“代表“記憶斷裂點“,萊亞則在總譜頁腳畫一枚“倒懸的音符“標注“認知承重牆”。
這些記號肉眼難辨,卻能在紫外燈下連成另一份“反製地圖”。
她們正在把“欺騙巴別塔“的每一塊磚,偷偷編號、記錄、等待歸還。
毀滅的圖景愈發清晰,而反抗的念頭,也在絕望的土壤中,如同瀕死的植物般,掙紮著尋找最後一線生機。
這七座城市,七場被扭曲的安魂曲,不僅是星紋教會的陰謀,也正在成為雙胞胎理解並最終對抗這龐然大物的、血的課堂。
最後一站演出前夜,萊亞把七份“反製地圖“疊在一起,對著台燈透光。
重疊的“倒懸音符“在紙上拚成一個新的符號——“?∞“——
她不知道這代表什麽,卻感覺那是“欺騙巴別塔“的裂縫:
隻要再輕輕地敲一下,整座塔似乎都在微微顫抖,仿佛它已經不堪重負,隨時都可能從內部發出走音的聲音。
人們會驚愕地抬起頭,凝視著這座塔。而這座塔,將成為一個警示,提醒人們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喜歡藍蝶茶殤:死神在人間的八種形態請大家收藏:()藍蝶茶殤:死神在人間的八種形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