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囚籠拓撲與暗河密鑰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錨點”基地深嵌於馬裏亞納海溝邊緣的岩層,壓力艙外是永恒的黑夜與遊弋的深海巨怪熒光。李晴站在環形觀景窗前,銀灰色的神經環緊貼左手疤痕,傳來規律而冰冷的搏動,如同這海底堡壘的心跳。瑟琳娜的“饋贈”言猶在耳——她的自由,是“錨點”精心計算的變量。但檢察官的直覺是另一套算法,它正驅動著她在無形的囚籠中,繪製一張拓撲結構的逃生圖。
第一道拓撲:醫療艙的“共振”與疤痕的密文
瑟琳娜要求的“貢獻”開始了。李晴被頻繁送入名為“意識透析儀”的蛋形醫療艙。艙內布滿液態金屬探針,深入她的神經接口,掃描、刺激、記錄疤痕區域的每一次能量波動。名義上是“深度神經狀態評估與潛能激發”。
李晴放棄抵抗,反而主動配合。在探針刺入最深、數據流最洶湧的時刻,她刻意引導自己的意識沉入格陵蘭冰淵崩塌前的場景:渡鴉扭曲的麵容、冰層下狂暴的脈動、衝天而起的疤痕能量柱、全球受害者“空腔回響”被強行抽離的悲鳴…每一次回憶都讓疤痕能量劇烈沸騰,在透析儀的監測屏上炸開刺目的混沌圖譜。
“注意疤痕區域的非線性能量躍遷!記錄混沌模式!”艙外研究員的驚呼透過通訊器傳來。
李晴心中冷笑。她並非暴露弱點,而是在編碼。利用疤痕能量對特定記憶尤其是涉及“阿特拉斯”意識牽引和“空腔回響”頻率)的強烈反應,她將自己的關鍵記憶片段、對“錨點”的懷疑、以及裏約孟買監測到的微弱“回響”信號特征,轉化為獨特的神經能量“密文”,混雜在看似失控的混沌波動中輸出。她在賭“錨點”的研究員隻關注能量的物理特性,而忽略了其中可能隱藏的信息拓撲結構。
同時,她利用透析儀強大的神經信號輸出端,反向進行微操作。當探針輸出特定頻率的“安撫性”神經信號旨在平複疤痕躁動)時,李晴引導其中一小股能量,極其隱蔽地衝擊銀灰色神經環的底層協議接口!每次衝擊都如同水滴石穿,試圖在環的防禦體係中找到一絲可被疤痕能量共鳴的縫隙。這是一場在分子層麵的神經攻防戰。
第二道拓撲:裏約的灰燼與線人的血
李晴冒險發出的匿名警報石沉大海。但“錨點”內部一個被忽視的信息渠道被她捕捉到——用於運送生活垃圾和醫療廢料的無人潛航器,其導航係統存在一個極短時間約0.5秒)的對外數據校驗窗口。窗口期傳輸的是加密的校驗碼,但傳輸載體本身是開放的電磁波。
李晴用複健時收集的廢棄生物芯片和醫療艙的微焊接工具,在腕表改裝掃描儀的基礎上,拚湊出一個簡陋的電磁信號捕捉與模擬發射器。在下一次透析結束、被護送回居住艙的途中,她故意在路過垃圾處理通道時“失手”掉落腕表。彎腰拾取的瞬間,捕捉器啟動,記錄下無人潛航器窗口期的電磁信號特征。
當晚,在居住艙的絕對靜默中,李晴將捕捉到的信號特征導入腕表掃描儀,利用其微弱的神經信號調製能力,將一段更隱蔽的信息包含裏約“回響”信號的關鍵頻率片段和聖瑪爾塔貧民窟的精確坐標)編碼進一個模擬的“校驗請求”信號,在預估的下一個窗口期發射出去。
信號如同漂流瓶投入黑暗深海。李晴不知道誰會收到,隻能祈禱是incib殘留的監聽哨或某個有良知的“錨點”外圍人員。
一周後,一份偽裝成“深海生態樣本分析報告”的加密信息,出現在李晴權限內可訪問的“錨點”內部資料庫邊緣。報告內容無關緊要,但附件裏一張不起眼的背景圖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裏約基督像俯瞰城市的夜景,但在基督像的右眼位置,一個極微小的像素點顏色異常。李晴用腕表掃描儀放大分析,提取出一段簡短的二進製代碼,解碼後是一行字:
“迭戈死了。他們清除了礦洞。新‘貨’叫‘灰燼天使’。”
迭戈?李晴記憶深處刺痛——聖瑪爾塔貧民窟社區康複中心的一位老社工,當初“神經暗礁”案中,他曾暗中幫助過incib!他死了?被滅口?“灰燼天使”——這正是她之前看到的新聞裏提到的新型神經毒品名稱!礦洞被清除,意味著證據被銷毀,但毒品的生產和流通網絡仍在,甚至用了更具迷惑性和宗教蠱惑性的名字!
線人的血,印證了她的警報並非無用,也揭示了“神經暗河”的觸手之狠毒與“錨點”信息封鎖的鐵幕之厚。她的漂流瓶,換來的是一滴血和更深的寒意。
第三道拓撲:三個圓環的裂隙與瑟琳娜的棋局
瑟琳娜對李晴的“評估”越發深入,話題開始轉向“錨點”的核心理念——“文明火種的拓撲穩定性”。她展示了“錨點”宏偉的藍圖:在全球關鍵節點地殼穩定帶、近地軌道、月球背麵)建立神經信息備份樞紐,形成一個抗災變的“文明拓撲網絡”。三個相交圓環的徽章,代表著“空間、意識、時間”的穩固錨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個體的犧牲,是為了更高維度的存續。”瑟琳娜的手指劃過全息星圖,目光落在李晴的左手,“你的疤痕,是‘阿特拉斯’事件留下的獨特拓撲印記,蘊含著幹擾甚至引導高維意識能量的密鑰。理解它,就能為‘錨點’網絡提供終極防禦…甚至控製協議。”
李晴心中警鈴大作。瑟琳娜的目標不僅是研究,是掌控!她試圖將李晴的疤痕能量馴化,融入“錨點”的控製網絡,作為對抗或利用?)未來可能蘇醒的“阿特拉斯”或類似存在的武器!這比“暗礁”的掠奪更加冰冷和宏大。
李晴決定反將一軍。在一次深度“意識透析”中,她不再回憶格陵蘭,而是全力想象“錨點”那三個相交圓環的徽章!她將自身對組織的懷疑、對自由的渴望、對瑟琳娜意圖的警惕,混合著疤痕能量,瘋狂地衝擊著徽章的神經拓撲投影。瞬間,透析儀監測屏上代表三個圓環的能量結構劇烈震蕩、扭曲,甚至出現短暫的邏輯錯亂!
“不穩定!能量反饋異常!與預設的‘錨點’核心拓撲模型發生衝突!”研究員驚呼。
瑟琳娜聞訊趕到,看著屏幕上混亂的圖譜,銀灰色的眼中第一次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興趣,而非惱怒。“有意思…你的意識,本能地在抗拒‘錨點’的穩定結構。這種‘不兼容性’,或許正是我們需要突破的關鍵。”她看向李晴,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看來,‘標本’需要更真實的環境刺激,才能激發出完整的‘密鑰’形態。”
餘波:暗河奔湧
李晴的腕表掃描儀接收到一段新的、來自孟買達拉維的異常信號。信號源不再是非法神經接口設備,而是大量廉價的、偽裝成時尚配飾的神經感應紋身貼!其核心芯片的信號發射模式,與“灰燼天使”毒品引發的神經活動模式存在耦合共振!犯罪網絡進化了,將毒品與神經娛樂設備融合,形成更隱蔽、成癮性更強的“神經暗河”支流!
同時,瑟琳娜下達了新指令:李晴將被轉移至“錨點”位於近地軌道的“方舟樞紐”實驗站,進行“高維環境適應性測試”。理由冠冕堂皇:模擬深空環境對疤痕能量和意識拓撲的影響。
囚籠在升級,從深海移向星空。李晴撫摸著手腕上簡陋的掃描儀和左手的銀環。裏約的灰燼,孟買的紋身,線人的血,瑟琳娜眼中冰冷的興趣…這些散落的點,在她腦中逐漸勾勒出一條通往真相的拓撲路徑。她的疤痕在銀環下搏動,既是枷鎖的感應器,也是繪製反抗地圖的筆。下一站,星辰之間。意識邊疆的暗河,正向著更遼闊的黑暗宇宙奔湧,而檢察官的密鑰,將在失重的真空中尋找撬動牢籠的支點。
喜歡基因暗碼:血色螺旋請大家收藏:()基因暗碼:血色螺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