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淤泥下的新芽與數據幽靈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海東市臨港新區,原“鑫隆化工廠”舊址。巨大的挖掘機轟鳴著,鋼鐵巨臂撕開被汙染物浸透的焦黑土層。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化學殘留氣味,混合著海風的鹹腥。穿著厚重防護服的環保工程人員如同白色的螞蟻,在巨大的汙染處理池旁忙碌。這裏是“深海鍾擺”案汙染治理的核心戰場,也是賠償金優先注入的示範工程。
    張宇站在臨時搭建的工程指揮台上,眉頭緊鎖。他手中的平板顯示著最新的汙染監測數據:核心區域土壤及地下水中的gr7毒素及次生冰晶載體濃度雖在緩慢下降,但下降曲線在最近一周出現了異常的平台期,甚至部分點位有微弱反彈。工程總工擦著汗解釋:“張檢,深層土壤和基岩裂隙裏的汙染物滲透比預想的頑固,吸附降解材料消耗量遠超設計…”
    “不是材料問題。”一個清冷而略顯虛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張宇回頭。李晴站在不遠處,穿著寬鬆的便服,左臂包裹在不起眼的黑色抑能護臂中。她的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銳利如初,甚至更添了一份沉靜的穿透力。她拒絕了輪椅,一步步走到指揮台邊緣,目光掃過下方翻湧著灰綠色藥液的巨大處理池。
    “深層吸附受阻…是因為下麵有東西。”李晴抬起未受傷的右手,指尖無意識地虛點向汙染處理池下方某片區域。“‘秩序’的殘渣…不甘心被分解。它們在…共鳴。”
    張宇心頭一凜。李晴對“秩序”殘留的感知,是任何儀器都無法替代的活體探測器。“具體位置?強度?”
    李晴閉上眼,左手護臂下的疤痕傳來一陣熟悉的、冰冷而粘稠的悸動。她將意識沉入那片感知,如同檢察官審視一份布滿塗改痕跡的證詞。混亂的工程噪音、化學藥劑的刺鼻、泥土的腥氣…這些現實的背景音被她的意識過濾。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其微弱、卻帶著頑固秩序感的低頻振動,如同深埋地底的、壞掉的鍾表齒輪在徒勞轉動。源頭…就在處理池東南角下方,深度約十五米處!
    “東南角,十五米深。強度…微弱但持續。像…心跳。”李晴睜開眼,聲音帶著一絲疲憊的沙啞,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每一次深度感知,都是對疤痕能量的一次牽引,也是對身體的一次透支。
    “標記位置!上地質雷達和深孔采樣!”張宇立刻下令。工程隊迅速行動。地質雷達掃描顯示,李晴所指區域下方存在一個不規則的金屬空腔!深孔鑽探取出的岩芯樣本,在紫外燈下,赫然顯現出藍紫色的熒光紋路——與當年“冰藍天使”紋身貼的夜光塗層同源!更關鍵的是,樣本檢測出微量的、與李晴體內銀灰色微晶高度同源的金屬同位素異常!
    這不是天然地質構造!這是一個被刻意掩埋的、與“鍾擺”毒素生產或早期實驗相關的廢棄設施!其內部殘留的秩序場能量和共生微晶,正在幹擾地表治理工程的化學降解過程!
    “暫停該區域施工!調集防化分隊進行安全評估和遺跡發掘!”張宇的命令斬釘截鐵。李晴的“直覺”,再次撕開了汙染治理表象下的罪惡傷疤。
    與此同時,海東市檢察院網信辦。技術員小劉正對諾瓦崩潰後遺留的全球數據碎片進行最後的“淘金”。在一個被標記為“已清理”的次級備份服務器鏡像中,他捕捉到一串極其隱蔽的、非標準協議的數據流“幽靈”。
    “張檢!有發現!”小劉的聲音帶著興奮,“一段被多重跳轉和加密的殘留日誌!發送時間就在諾瓦核心崩潰前半小時!接收方…指向一個位於開曼群島的匿名加密數據保險庫!日誌內容殘缺,但關鍵詞包括:‘淨化協議b’、‘生態補償’、‘自然分解可行性報告’…”
    “‘自然分解可行性報告’?”張宇立刻聯想到汙染治理工程的異常停滯,“調取工程指揮部所有與汙染物降解技術方案、材料采購、監測報告相關的郵件、審批記錄!特別是涉及國際環保顧問公司‘綠洲生態’的部分!”
    綠洲生態,正是承接本次汙染治理核心技術方案的國際“權威”機構,由諾瓦賠償金支付聘請。
    調查結果令人心寒:
    綠洲生態提交的《gr7次生汙染物“自然降解”加速可行性報告》中,關鍵數據存在明顯人為修飾痕跡,誇大了某種特定菌群在自然條件下的降解效率。
    而該菌群培養液的主要供應商,是一家名為“新生代生物”的小公司。其注冊法人是空殼,實際注資來源層層穿透,最終指向一個與諾瓦某前董事私人基金關聯的離岸賬戶!
    更關鍵的是,工程中大量使用的、聲稱能增強“自然降解”的“生物活性催化酶”,其成分檢測顯示,含有微量的、能促進銀灰色共生微晶穩定的稀有金屬絡合物!這非但不能加速汙染物分解,反而可能促進其長期穩定殘留!
    “生態補償”的華麗外衣下,隱藏的是延緩治理、維持汙染物穩定甚至可能為未來某種“回收”鋪路)的陰謀!諾瓦的幽靈,試圖通過“合法”的商業合同和“科學”報告,在汙染治理的進程中埋下慢性毒藥,延續其罪惡的影響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立刻終止與綠洲生態的合同!查封‘新生代生物’!逮捕其實際控製人!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共犯)、商業欺詐罪、洗錢罪立案!”張宇的怒火在冰冷的法律條文下燃燒。資本的黑手,連土壤修複都不放過。
    塘灣村臨時安置點。板房內彌漫著消毒水的氣味。陳大海正笨拙地給孫子陳小海喂藥。陳小海身上的藍斑已經淡化許多,但身體依舊虛弱,眼神少了孩童的靈動,多了一絲過早經曆磨難的沉靜。他偶爾會無意識地撫摸自己的手臂,那裏曾經布滿死亡的印記。
    “爺爺,海…什麽時候能回去?”陳小海小聲問,眼睛看向窗外灰蒙蒙的海岸線。
    陳大海手一抖,藥汁灑出一點。他強笑著抹去:“快了,快了…政府不是在治嘛,還有李檢察官他們盯著呢…” 他瞥見桌上那份《汙染區域漁民轉產技能培訓方案》,上麵羅列著物流分揀、社區保潔、商場保安等選項,心頭湧起一陣苦澀。離開了船和海,他們這些世代漁民,還能是什麽?
    敲門聲響起。林薇檢察官帶著一位農業專家站在門口,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陳叔,小海,沒打擾吧?這位是省農科院的劉教授,搞鹽堿地和灘塗生態農業的專家。”
    劉教授拿出平板,展示著耐鹽堿作物和生態養殖的圖片:“陳老哥,臨港那邊清出來的汙染較輕的灘塗,經過特殊改良,可以嚐試種這種海蘆筍,或者養點耐性強的貝類。雖然跟出海不能比,但也是個生計,關鍵是…守著海。”
    陳大海渾濁的眼睛亮起一絲微光,拉著劉教授急切地問著細節。陳小海也好奇地湊過去看那些綠油油的植物圖片。林薇看著這一幕,心中稍慰。司法追索之外,為這些被連根拔起的人尋找新的“錨點”,同樣重要。
    深夜。海東市局物證科深處。法醫秦明在絕對安全的隔離操作間內,借助機械臂,小心翼翼地處理著從汙染工地地下空腔發掘出的第一批金屬殘骸。殘骸表麵覆蓋著厚厚的藍紫色結晶物。高精度光譜儀掃描著結晶下的金屬表麵。
    突然,一行極其微小、被腐蝕得幾乎難以辨認的蝕刻字符,在增強圖像下顯現出來:
    project azarus  batced
    “拉撒路項目…批次0618…質檢失敗…” 秦明喃喃念出,一股寒意順著脊椎爬升。0618!周小舟的編號!王小磊身上的十字架數字!這個被掩埋的設施,與當年的受害者直接相關!“拉撒路”聖經中死而複生的人)…諾瓦在早期,就在利用受害者進行某種可怕的“複活”實驗?!這些殘骸和汙染物,就是實驗失敗的遺骸?
    他立刻將發現同步給張宇和李晴。
    李晴獨自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城市稀疏的燈火。左臂護臂下的疤痕傳來一陣冰冷而熟悉的悸動,與秦明傳來的“0618”字符產生著詭異的共鳴。地下挖出的不僅是殘骸,是更深、更黑暗的舊賬。而“綠洲生態”的偽善報告,則是新賬。
    張宇推門進來,臉色凝重:“國際刑警通報,那個開曼群島的加密數據保險庫,剛剛被檢測到一次極其短暫的數據訪問痕跡,訪問者使用了…諾瓦前首席科學家的生物密鑰殘碼!‘淨化協議b’的數據,可能被取走了!”
    舊的幽靈未散,新的風暴已在數據深淵中醞釀。李晴轉身,護臂下的手指輕輕拂過冰涼的窗玻璃。
    “看來,”她的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千鈞之力,“深海的回響,遠未平息。張檢,我們該去會會那位‘綠洲生態’的負責人了。淤泥之下,該見見陽光了。”
    她拿起桌上那份被標注得密密麻麻的《“綠洲生態”技術欺詐及關聯洗錢初步證據鏈梳理報告》。檢察官的鋒刃,再次指向陽光下的陰影與數據中的幽靈。第一百章不是終點,而是新卷宗的扉頁。塘灣村的廢墟上,新芽萌發,但滋養它的土壤裏,依然混雜著需要徹底清算的毒與罪。
    喜歡基因暗碼:血色螺旋請大家收藏:()基因暗碼:血色螺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