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蝕心之蠹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茶室的檀香嫋嫋升起,在燈光下化作縷縷青煙。連續多日的回憶讓在座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深刻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釋然——仿佛將這些往事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解脫。
一、初現端倪
曹榮榮輕輕轉動著手中的茶杯,率先打破了沉默:其實現在仔細回想,vcd的那些毛病,早在學生時代就有征兆了。
她回憶起大學時期的一件小事:那時候我們幾個同學合夥做家教中介,vcd負責收錢。每次結賬時總會少個幾十塊,他總說是坐公交弄丟了或是買資料花了。
當時我們都信了,梁露苦笑著接話,直到有一次,我在他書包裏發現了一個記賬本,上麵清清楚楚地記著每次的金額和用途。
張帥帥搖頭歎息:最諷刺的是,他用這些錢買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玩意——一個打火機、幾包煙,甚至是一串糖葫蘆。
鮑玉佳冷冷地說:這就是問題的根源。他不是因為貧困而偷竊,而是享受這種占便宜的快感。
二、職場初試
孫鵬飛說起危暐剛參加工作時的表現:他在第一家公司隻待了半年就被辭退了,原因是他把公司的打印紙整箱整箱地往家搬。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程俊傑補充道,他還偷偷拆解公司的電腦配件,把內存條、硬盤換成了更便宜的二手貨。
陶成文推了插眼鏡:根據勞動法,這些行為已經構成了職務侵占。但當時公司考慮到金額不大,隻是簡單辭退了他。
魏超感歎:這就是縱容的開始。如果當時就讓他付出代價,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種種了。
三、創業時期的變本加厲
馬文平回憶起創業初期的危暐:公司剛成立時資金緊張,vcd主動提出負責采購。他總能找到最便宜的供應商,當時我們還都很感激他。
直到後來,張帥帥接口道,我們發現他采購的電腦配件都是翻新貨,辦公家具都是瑕疵品。更可怕的是,他還吃供應商的回扣。
鮑玉佳拿出一份泛黃的票據:這是我當時暗中留下的證據。同一批貨物,他報給公司的價格比實際價格高出30。
四、精心設計的騙局
孫鵬飛說起一個典型案例:記得那個政府信息化項目嗎?vcd負責投標,他精心設計了一個完美的騙局。
他先是偽造了公司的資質文件,然後又虛構了幾個成功案例。孫鵬飛的聲音帶著憤怒,最可惡的是,他還偽造了競爭對手的負麵新聞,讓自己順利中標。
梁露補充道:項目執行期間,他更是變本加厲。用廉價的替代材料,虛報人工費用,甚至把部分工作轉包給在校大學生。
五、人性的扭曲
隨著討論的深入,眾人開始剖析危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曹榮榮說:我後來查過一些心理學資料,vcd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病態占便宜心理。他不是因為需要而索取,而是為了索取而索取。
鮑玉佳點頭:記得有一次公司發年終獎,他明明已經領了自己那份,卻還要冒充別人再領一次。被發現後,他竟然說反正財務也搞不清楚
這種心態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陶成文分析道,他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各種合理化借口,從不認為自己有錯。
六、係統的破壞者
張帥帥沉重地說:vcd最大的危害,不是他個人占了多少便宜,而是他對整個係統的破壞。
他舉例說明:因為他頻繁在采購環節做手腳,公司不得不建立複雜的審批流程,大大降低了效率。
而且,孫鵬飛補充,他的行為產生了惡劣的示範效應。一些原本誠實的員工看到他能逍遙法外,也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馬文平難得地說了一段長話:一個組織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vcd這樣的行為就像是在齒輪間撒沙子。短期內可能看不出影響,但長期必然導致整個係統的崩潰。
七、社會的反思
眾人的討論逐漸上升到社會層麵。
鮑玉佳說:vcd的案例折射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我們對的容忍度太高了。
陶成文從法律角度分析:現行法律對職務侵占、商業欺詐等行為的界定存在模糊地帶,特別是金額較小時,往往難以追究。
魏超提出:更重要的是社會風氣。現在流行所謂的精致利己主義,很多人把會占便宜當作本事。
八、修複與重建
盡管問題嚴峻,但眾人仍然在探討解決之道。
程俊傑建議:首先要建立更完善的內控機製。特別是要實行崗位輪換製,不能讓一個人長期負責同一個領域。
梁露認為:更重要的是建立企業誠信文化。要讓每個員工明白,誠信不僅是道德要求,更是職業底線。
曹榮榮補充:還應該建立透明的舉報機製,讓不正當行為無處藏身。
九、個人的覺悟
在討論製度建設的同時,眾人也在反思個人的責任。
張帥帥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明明發現了問題,卻因為怕麻煩或者顧及情麵而沒有及時製止。
鮑玉佳坦然承認:我也有過錯。很多時候為了項目進度,對他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孫鵬飛感慨:這就是典型的破窗效應。一扇窗戶被打破如果不及時修複,很快就會有人打破更多的窗戶。
十、長遠的警示
當夜色深沉,茶室內的討論也接近尾聲。
馬文平總結道:vcd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組織都要對保持零容忍。
陶成文從法律角度強調:要完善法律製度,讓任何不正當行為都要付出代價。
鮑玉佳最後說: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因為每一次對底線的突破,都是在為更大的錯誤鋪路。
離開茶室時,月已中天。這場持續數日的深入討論,讓每個人都經曆了一場道德的洗禮。他們明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守住誠信的底線不僅是個人的修養,更是對社會的責任。
危暐用他悲劇性的一生證明:人性的墮落往往始於微小的妥協。而防止這種悲劇的重演,需要每個人的警醒和努力。這個認知,將如明燈一般,指引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
喜歡基因暗碼:血色螺旋請大家收藏:()基因暗碼:血色螺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