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葬遺存

字數:3250   加入書籤

A+A-


    7月15日 傍晚至深夜 第一層墓室
    下午的清障工作比預想的更艱難。
    王剛帶著8名隊員,分兩批潛入墓道:
    第一批操作水下噴火裝置,高溫火焰在水中形成短暫的熱區,屍蟞遇熱紛紛逃竄,卻仍有幾隻死纏不放,被火焰直接燒成焦黑;
    第二批趁機在墓道兩側岩壁固定膨脹螺栓,鋪設高密度金屬防護網,將可能藏有屍蟞的縫隙徹底擋住。
    整整12小時,隊員們輪番下潛,每個人上來時都渾身濕透,臉色蒼白。直到深夜10點,王剛才通過通訊器傳來消息:
    “林隊,通道清好了,屍蟞基本清除,防護網牢固,可以全隊推進。”
    我立刻下令集合,30人的隊伍分成三列:
    王剛帶隊在前開路,中間是攜帶檢測、記錄設備的隊員,李浩和醫療組斷後,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穿好潛水防化服踏入水中,水溫低得刺骨,探照燈的光柱掃過岩壁,防護網上還掛著幾隻幹癟的屍蟞,讓人不寒而栗。
    沿著墓道走了約20分鍾,前方突然開闊起來——第一層墓室到了。
    隊員們陸續浮出水麵,紛紛摘下潛水頭盔,大口喘著氣。
    我打開強光手電掃視四周,墓室是標準的矩形,長8米,寬6米,高4米,墓頂有幾處滲水點,水珠砸在地麵的積水上,發出嗒嗒的聲響。
    地麵殘留著約30厘米的積水,是盜墓賊沒排淨的部分,渾濁的水麵下隱約能看到磚石紋路。
    “重點勘察四壁浮雕和中央棺槨,注意腳下,別碰未知液體。”
    我話音剛落,陳曦已經拿著探測儀走到積水邊,取樣針插入水中,儀器屏幕立刻顯示出數據:
    “弱堿性,礦物質濃度極高,還有活躍的微生物群落,密度比墓道水大很多,流動性差。”
    劉玥則被四壁的浮雕吸引,她拿著相機仔細拍攝:
    “林隊,這些浮雕都是水神祭祀的場景,你看這個,是殺牲獻祭,這個是往棺裏注液體——應該就是永生水。浮雕間隙還有水文注解,我得慢慢整理。”
    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室中央的4具木質棺槨,整齊排列著。
    棺木是深褐色的,看著異常堅硬,阿水湊過去摸了摸,說:
    “這是水楠木,我們山裏特有的,泡在水裏幾十年都不會爛,是夜郎貴族才用得起的棺木。”
    其中兩具棺槨的蓋子已經被撬開,棺內空空如也,隻剩下一些腐爛的織物碎片,顯然是被黑三的團夥洗劫過;
    另外兩具完好無損,棺身刻著水文與漢式雲雷紋交織的圖案,紋路清晰,沒有被撬動的痕跡。
    “要不要開啟一具?”
    劉玥看向我,眼裏滿是期待——這很可能是保存完整的夜郎貴族水葬遺存。我沉吟片刻,點頭同意:
    “小心操作,用液壓起棺器,別破壞棺內結構,李浩準備取樣,陳曦監測棺內液體成分。”
    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棺槨蓋子撬開一條縫,一股奇異的腥甜氣味飄了出來。
    透過縫隙看去,棺內灌滿了淡黃色的液體,一具身著夜郎貴族服飾的男性屍體懸浮在其中,皮膚竟還保持著淡淡的光澤,麵部輪廓清晰,連發絲都根根分明,完全沒有水浸腐敗的跡象。
    “這就是特製永生水?”
    陳曦立刻用取樣管抽取液體,“密度比墓室積水大,難怪能讓屍體懸浮。”
    李浩則用無菌棉簽蘸了點液體,放在便攜式顯微鏡下觀察:
    “微生物非常活躍,而且在分解屍體表麵的老化細胞,這就是屍體不腐的原因——它們在‘保鮮’。”
    為了進一步研究,我們用特製擔架將屍體緩緩移出棺內液體。
    可剛接觸空氣不到30秒,原本完好的屍體突然開始脫水、收縮,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幹枯發黑,接著裂開無數細紋,最後竟化為一捧青綠色的飛灰,隨風飄散,隻留下腰間一枚銅鈴,“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那銅鈴和黑三佩戴的、阿水祖傳的樣式一模一樣,鈴身刻著“鎮水”水文。
    阿水撿起銅鈴,突然指著棺身側麵的一處刻痕說:
    “林隊,這裏有記載!‘此為水神侍者,護主入第二層’,而且浮雕後麵有暗門,得用這個銅鈴和水文密碼才能開!”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最西側的浮雕下方,有一塊岩壁的顏色比周圍略淺,邊緣隱約有縫隙。陳曦這時突然喊道:
    “林隊,不好!
    棺內液體和墓室積水混在一起了!
    微生物活性在急劇增強!”
    我心裏一緊,立刻讓隊員們遠離積水區:
    “王剛,警戒四周!
    李浩,盡快檢測混合水的毒性!
    阿水,趕緊解讀暗門的水文密碼,我們必須盡快離開這裏,前往第二層!”
    深夜的墓室裏,燈光搖曳,隊員們的影子在岩壁上忽大忽小。
    那捧青綠色的飛灰還飄在空氣中,提醒著我們永生水的詭異與危險。
    暗門後的祭祀塚會有什麽?
    是更可怕的巫蠱生物,還是更驚人的遺存?
    我握緊了口袋裏的水神玉碎片,隻希望接下來的路,能少一些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