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合作的協議與遠見卓識
字數:1536 加入書籤
與伊莎貝拉代表的陳氏財團的合作談判,進行得比預想中還要順利。雙方團隊就細節進行了幾輪磋商後,最終在天都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室內,舉行了簡短而正式的合作的協議簽署儀式。
林風這邊,隻有他和臨時聘請的法律顧問出席。而伊莎貝拉則帶著兩名助理和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農業專家。
協議內容基本遵循了之前意向書的精神:陳氏財團獲得風園品牌在東南亞三個主要城市及北美西海岸兩個城市的獨家代理權,試點期兩年;同時,陳氏財團以無息借款形式,向風園提供一筆資金用於設備升級,並派遣專家團隊進行技術交流;相應的,風園需保證供應給海外市場的產品符合更嚴苛的標準。
簽字筆落下,雙方交換文件,握手留念。閃光燈亮起,記錄下這一刻。伊莎貝拉穿著香檳色的職業套裝,笑容明媚自信,看向林風的眼神充滿了對合作的期待。林風則是一身沉穩的深色西裝,舉止從容,與他的年齡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儀式後的午餐會上,伊莎貝拉帶來的那位新加坡農業專家,一位姓黃的中年博士,在與林風交流時,忍不住提出了一個疑問。
“林先生,我仔細研究了你們風園的土壤和水質檢測報告,以及部分作物的生長數據。坦白說,基礎很好,但有些數據好得……有些超出常規理論模型。”黃博士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學術的嚴謹和困惑,“尤其是在微量元素平衡和某些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方麵,似乎有一些獨特的規律。我很好奇,你們是否應用了一些尚未公開的,或者……比較特殊的種植管理方法?”
這個問題頗為犀利,直指風園的核心技術壁壘。伊莎貝拉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林風心中微凜,知道這是對方技術層麵的試探。他放下酒杯,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微笑,語氣平和:“黃博士觀察得很仔細。風園地處月湖邊,雲霧山腳下,本身的小氣候和土壤基質就比較特殊。我們做的,更多是順應和引導這種自然之力,比如采用特定的堆肥配方來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利用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來自然防治病蟲害,還有就是……非常精心的、近乎於藝術的手工照料。”
他避開了具體的技術細節,而是將原因歸結於“風土”、“自然農法”和“匠心”,這既符合有機農業的理念,又帶著一種東方的神秘感,讓人無從深究。
“至於您提到的數據異常,”林風繼續道,語氣帶著一絲引導性,“或許,傳統的理論模型本身,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生態環境進行修正和補充。大自然的奧秘是無窮的,我們可能隻是偶然觸碰到了某個尚未被充分認識的領域。這也正是我覺得,我們之間的技術交流非常有價值的原因所在。”
他巧妙地將問題拋了回去,並抬高了交流的意義。
黃博士聞言,陷入了沉思,顯然被林風的話所觸動。伊莎貝拉則是眼睛一亮,她欣賞林風這種既不泄露,底牌,又能自圓其說,甚至反過來激發對方興趣的談話藝術。
“林,你說得對。”伊莎貝拉讚同道,“這正是我們合作的意義——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黃博士,看來我們這次來,會收獲很多超出預期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