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招聘嚐試與初遇挫折

字數:1595   加入書籤

A+A-


    說幹就幹,林風首先將精力放在了風行投資的人才招聘上。他深知早期團隊成員的重要性,尤其是價值觀和眼光的契合。
    他沒有通過常規的招聘網站,而是選擇了在天都大學的校內BBS和幾家定位高端的獵頭公司發布了招聘信息。職位是投資分析師,要求卻寫得有些“另類”:需要對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有敏銳嗅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學曆和專業背景不限,但需要有證明自己潛力的經曆或項目。
    他希望找到的是璞玉,是敢想敢幹的年輕人,而不是已經被大公司條條框框束縛住的“精英”。
    信息發出後,果然吸引了一些應聘者。林風在風園小築暫時閑置的茶室裏進行了幾場麵試。
    前來應聘的人五花八門。有剛畢業的名校生,帶著厚厚的證書和完美的成績單,言必稱華爾街、估值模型,但對林風提出的關於未來互聯網趨勢的一些開放式問題,卻隻能給出教科書式的回答,缺乏自己的洞見。
    也有工作了幾年的職場人,經驗豐富,但言談舉止間充滿了功利和算計,更關心的是薪資待遇和職位頭銜,對林風描述的早期投資的風險和長期價值顯得興趣缺缺。
    還有幾個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滿懷激情地談論著改變世界,卻拿不出任何像樣的想法或執行方案。
    幾天麵試下來,林風有些失望。他發現,要找到一個既有遠見、又能腳踏實地,同時還能認同他這種近乎“草台班子”起步模式的夥伴,並不容易。
    “看來,想找到完全合拍的人,沒那麽簡單。”晚上,林風對蘇婉清感歎道。
    蘇婉清給他倒了杯茶,柔聲安慰:“別急,這才剛開始。真正有本事又合適的人,可能就像寶藏一樣,需要耐心尋找。或者……緣分未到。”
    林風點點頭,他知道蘇婉清說得對。組建團隊是比找項目更考驗眼光和運氣的事情。這次不成功的招聘嚐試,也給他提了個醒,不能急於求成。
    就在他考慮是否要調整招聘策略,或者暫時放緩腳步時,一個意外的電話打了進來。來電顯示是之前接觸過的一家小型科技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公司做的是早期企業郵箱服務,林風之前覺得市場格局已定,前景一般,便沒有投資。
    “林先生嗎?您好!冒昧打擾您!”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急切和一絲慌亂,“我們公司……出了點狀況,有個重要的技術合夥人帶著部分代碼突然離職了,現在項目陷入停滯,資金也快見底了……我知道您之前對我們項目有些興趣,不知道您現在……還有沒有可能考慮一下?條件我們可以再談!”
    聽著對方焦急的聲音,林風腦海中迅速閃過關於這家公司的信息,以及那個離職的技術合夥人的情況。他心中微微一動,這似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投資機會。
    “別急,慢慢說。”林風的聲音沉穩,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具體怎麽回事?你把情況詳細跟我說說。”
    他意識到,尋找人才的方式,或許不止公開招聘這一條路。有時候,危機之中,也隱藏著意想不到的機遇。這個突如其來的求助電話,或許會帶來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