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鄉村“小會計”

字數:3206   加入書籤

A+A-


    正月裏的悠閑日子沒過幾天,薑家坳的生產隊就開始為上年度的年終結算忙碌起來。這是一年中最繁瑣、也最牽動人心的事情。全隊幾百口人,一年的工分、口糧分配、往來賬目,都要一筆筆算清楚,關係到每家每戶來年的生計。
    生產隊的會計姓王,是個五十多歲、戴著老花鏡的瘦小老頭,村裏人都叫他王會計。他一個人趴在隊部那張破舊的長條桌上,麵前堆滿了厚厚的、各種紙張釘成的賬本、密密麻麻寫滿數字的表格和一遝遝皺巴巴的票據。煤油燈的光線昏暗,王會計眉頭緊鎖,算盤珠子撥得劈啪作響,不時停下來,用指甲劃著紙上的數字,嘴裏念念有詞,額頭上急出了一層細汗。幾個小隊幹部和心急的村民圍在一邊,七嘴八舌地詢問著,更添了幾分混亂。
    “王會計,俺家今年的工分總算出來沒?咋比去年還少了幾分?”
    “老五,你先別急,沒看見正算著嘛!”
    “這筆買化肥的賬,條子好像對不上啊……”
    “哎呀,這賬目太亂了,頭都暈了!”
    淩霜正好去隊部幫薑大伯拿東西,看到這焦頭爛額的一幕。她站在門口猶豫了一下。她在大學裏剛接觸會計學原理,雖然隻是皮毛,但那種清晰的借貸記賬法和邏輯思維,讓她覺得眼前這種混亂的、近乎流水賬的核算方式效率極低。
    “王爺爺,要不……我幫您打打下手?核對一下數字?”淩霜走上前,輕聲說道,語氣帶著試探。
    王會計抬起頭,從老花鏡上方看了她一眼,抹了把汗:“霜丫頭啊?你……你會算這個?” 他有些懷疑,畢竟淩霜還是個學生娃。
    “我在學校學過一點記賬的方法,幫您把數字謄抄清楚,核對一下,興許能快些。”淩霜沒有誇口,說得實在。
    旁邊的小隊長薑鐵柱正愁人手不夠,連忙說:“好啊好啊!讓霜丫頭試試!咱村的大學生,肯定比咱們這些大老粗強!”
    王會計將信將疑,但還是讓出了一個位置,把一疊最亂的、記錄各戶日常工分的草稿紙推給她:“那你先幫我把這些工分登記到總賬上,按戶頭謄清楚,可別抄錯了數!”
    “哎,您放心。”淩霜點點頭,搬了個小凳子坐下。她沒有急著動筆,而是先快速瀏覽了一遍那疊雜亂無章的草稿紙,上麵是各小隊記工員用各種筆跡、甚至還有符號記錄的出工情況。她深吸一口氣,拿出自己隨身帶的鉛筆和一本空白的練習本。
    她沒有像王會計那樣直接往總賬上謄抄,而是先在練習本上重新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表格,橫向列出日期、工種、工分標準,縱向按戶主姓名排列。然後,她開始一絲不苟地將草稿紙上的信息歸類、匯總,再填入表格。她的字跡工整清晰,數字書寫規範。遇到模糊不清或者明顯有疑問的記錄,她會標記出來,集中詢問王會計或旁邊的小隊長。
    起初,王會計還不太放心,時不時探頭看看。但很快,他就發現淩霜做事極有條理,速度雖不快,但一步一個腳印,謄寫出來的賬目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更讓他驚訝的是,淩霜在匯總時,心算能力很強,偶爾還能指出原記錄中一些明顯的計算錯誤。
    “王爺爺,您看這一筆,張三家挖溝三天,按標準應該是9個工分,這裏記成了12分,是不是記錯了?”淩霜指著一處記錄問道。
    王會計湊過去仔細一看,拍了拍腦袋:“哎喲!可不是嘛!還是你丫頭心細!這老劉頭,記工總是毛毛糙糙的!”
    有了淩霜的協助,混亂的賬目開始變得清晰有序。她不僅幫忙謄寫核對工分,還將那些雜亂無章的票據按照時間、用途分類整理,粘在廢報紙上,注明事由和金額,方便王會計後續登記。她那套從課堂上學來的、最基礎的會計分類方法,雖然簡單,卻讓薑家坳幾十年沿用的“包包賬”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條理。
    消息很快在村裏傳開了。
    “聽說沒?老薑家那霜丫頭,在幫王會計算賬呢!算得可清楚了!”
    “真的假的?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啊!”
    “走,看看去!”
    一些村民好奇地跑到隊部門口張望,看到淩霜正專注地伏案工作,時而撥弄一下算盤(她跟王會計現學的珠算指法),時而快速書寫,神情認真而沉靜。原本焦躁的王會計,眉頭也舒展開來,偶爾還能和淩霜討論幾句。
    接下來的幾天,淩霜幾乎成了隊部的“編外會計”。她不僅協助王會計順利完成了年終結算的初步整理,還主動利用空閑時間,幫幾戶家裏缺少勞動力的鄉親核算了全年的工分和應得的口糧錢。她耐心解釋,一筆一筆算給他們聽,直到他們完全明白、點頭認可為止。
    更有幾戶鄉親,家裏有在外當兵或打工的親人,不識字,便拿著收到的信,不好意思地來找淩霜,請她念信、寫回信。淩霜總是放下手頭的事,認真地為他們讀信,將家人的牽掛和囑托一字一句地轉達,然後又按照他們的口述,工工整整地寫好回信,仔細封好。她寫的家書,語句通順,情感真摯,遠比他們自己找人代筆的要貼心得多。
    “霜丫頭,真是麻煩你了!這點雞蛋你拿著,補補腦子!” 二嬸硬塞給她兩個還溫熱的雞蛋。
    “使不得,二嬸,舉手之勞,您太客氣了。”淩霜總是紅著臉推辭。
    “霜丫頭,你這字寫得真俊!比鎮上代寫書信的先生寫得還好哩!” 旺財叔拿著她代寫的家信,嘖嘖稱讚。
    鄉親們樸實而真誠的感謝,讓淩霜心裏暖洋洋的。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知識不僅僅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它本身就有力量,可以為身邊的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這種被需要、被認可的感覺,比考試得了高分更讓她感到踏實和喜悅。她與這片土地、這些鄉親的聯係,因為這份微小的貢獻而變得更加緊密和深厚。
    “霜丫頭,真是咱薑家坳的秀才!以後肯定有大出息!” 王會計看著整理得清清楚楚的賬本,由衷地感歎。
    淩霜羞澀地笑了笑,沒有說什麽。但心裏卻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的決心。她知道自己懂得還很少,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在家鄉的這片土地上,她用自己學到的點滴知識,點亮了一盞微弱卻實在的燈,照亮了一小片天地,也溫暖了自己的心房。這短暫的“小會計”經曆,讓她對“學以致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成為她寒假返鄉生活中一抹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