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冬藏暖意生,舊友話當年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A+A-


    小雪封地,簷角的冰棱結得有半尺長,像一串串透明的玉墜。藥鋪裏燒著地龍,暖意融融,林辰正坐在案前,將今年新收的藥材分類入冊。蘇明在一旁幫忙謄抄,筆尖劃過宣紙,留下工整的字跡:“白術五十斤,品相上佳;白芷三十斤,曬幹無黴;紫蘇籽二十斤,飽滿黑亮……”
    “先生,蘇州府的信到了!”錢小六掀開門簾跑進來,棉袍上沾著雪粒,手裏舉著封信,紅通通的臉上滿是興奮,“是趙平哥寫的,說他在那邊教人種石斛,可受待見了!”
    林辰接過信,指尖拂過信封上熟悉的字跡,拆開來看。趙平的信寫得樸實,說蘇州府的藥圃已經種下三畦石斛,晚晴特意給他搭了暖棚,還說當地藥商很看好他們的白術,想明年開春再來訂一批。末尾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笑臉,寫著“想念家裏的紫蘇鹽”。
    “這孩子,到了蘇州還惦記著鹽。”青禾端著剛燉好的羊肉湯走進來,砂鍋裏咕嘟作響,當歸和生薑的香氣混著肉香漫開來,“我給趙平寄了兩罐新鹽和紫蘇糖,估摸著也該到了。”
    柳輕煙正坐在窗邊翻看著《湖廣鹽法誌》,聞言抬頭笑道:“趙平這性子,踏實又肯幹,到哪兒都能站住腳。晚晴信裏說,他把咱們的‘陶土防滲’法子也教給了蘇州府的鹽坊,人家還特意請他去給鹽工講課呢。”
    蘇文軒捧著個暖手爐,慢悠悠地說:“這就是‘藝不壓身’。咱們教孩子們學本事,不是為了讓他們困在村裏,是讓他們走到哪兒都有底氣。”他看向林辰,“說起來,當年你剛到村裏時,可比趙平拘謹多了。”
    林辰想起初來乍到的光景,那時他剛從京城的風波裏脫身,滿身疲憊,是蘇文軒收留了他,青禾給了他一碗熱粥,阿木拉著他去看藥圃……那些細碎的暖意,像冬日裏的炭火,一點點焐熱了他的心。
    正說著,門外傳來熟悉的笑聲,阿木披著件蓑衣走進來,身上帶著風雪的寒氣,手裏卻捧著個木盒:“你們猜我帶啥回來了?”他打開盒子,裏麵是幾塊凍得硬邦邦的冰塊,中間嵌著鮮紅的山楂,“鎮上李記冰糖鋪的新玩意兒,‘凍山楂’,用咱們的新鹽醃過,再凍上,又酸又甜又帶點鹹,好吃得很!”
    錢小六伸手就要去拿,被青禾攔住:“剛從外麵進來,先喝口熱湯暖暖,別吃涼的。”她給阿木盛了碗羊肉湯,“你這冒失鬼,這麽大的雪,跑鎮上去幹啥?”
    “給張婆婆送藥啊,”阿木喝著湯,含糊不清地說,“她老人家的咳喘又犯了,我去給她送‘紫蘇杏仁湯’,順便買了這個。”他把凍山楂往林辰麵前推了推,“先生你嚐嚐,李掌櫃說,這法子還是從咱們的‘紫蘇鹽’得來的靈感呢。”
    林辰拿起一塊凍山楂,冰碴子在舌尖化開,帶著山楂的酸、冰糖的甜,還有一絲紫蘇鹽的鹹鮮,滋味層層疊疊,像把四季的味道都融在了一起。“確實好吃,”他笑著點頭,“回頭讓青禾也試試做,用咱們藥圃的山楂。”
    雪越下越大,窗外的世界白茫茫一片,藥圃的竹架上積了層雪,像蓋了層厚厚的棉絮。幾個人圍坐在地龍邊,喝著羊肉湯,聊著天,把風雪擋在了門外。
    柳輕煙說起湖廣的趣事:“上次我去巡查鹽坊,見有個老鹽工用蘆葦杆編鹽筐,編得又快又好,一問才知道,他年輕時跟過高郵湖的王師傅學過。這世上的緣分,真是說不透。”
    “王師傅現在怎麽樣了?”林辰問道,想起那位教他製鹽的老人,總愛蹲在鹽池邊,說“鹽是地裏的精,得用心待它”。
    “前陣子還收到他的信,”柳輕煙說,“他說高郵湖的鹽坊都用上了‘淋鹵法’,日子比從前寬裕多了,還說開春想來看你,再討教討教陶土防滲的法子。”
    蘇文軒撫著胡須笑道:“這就是‘教學相長’。你從王師傅那學了製鹽,又把法子傳給別人,別人再添些新想法,這手藝就越來越精了。”
    話題漸漸轉到當年,蘇文軒說起林辰第一次給人看病的情景:“那天是李嬸家的虎子發疹子,你背著藥箱去的,手都在抖,開方子時筆尖都快戳破紙了。”
    林辰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時候哪敢給人看病?在京城學的都是理論,真見了病人,心裏慌得很。還是先生您在旁邊盯著,說‘放心開,有我呢’,我才敢下筆。”
    青禾也想起往事:“我還記得你第一次種紫蘇,把種子埋得太深,半個月都沒發芽,急得你半夜去藥圃看了好幾回。”
    “可不是嘛,”阿木接話道,“後來還是青禾姐說‘種子要淺埋,得見著光’,你才改了法子,那批紫蘇長得比誰的都好。”
    窗外的雪還在下,簌簌地落著,像在為他們的回憶伴奏。林辰看著眼前的人——蘇文軒鬢角的白發又添了些,卻依舊精神矍鑠;青禾眼角有了淡淡的細紋,笑容卻比當年更溫暖;阿木長成了壯實的漢子,還是當年那副熱心腸;柳輕煙褪去了初見時的英氣,多了幾分溫潤……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痕跡,卻也沉澱出更醇厚的情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了,”林辰想起一事,從抽屜裏拿出幾張圖紙,“我琢磨著,明年開春把藥圃的灌溉渠改改,用竹管引水,從後山的溪流直接通到畦邊,既省人力,又能控製水量。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圖紙上畫著竹管的走向,每個畦邊都有個小小的閥門,標注著“開三寸,水流勻”。阿木湊過來一看,眼睛一亮:“這法子好!我這就去準備竹管,保證開春就能用上!”
    柳輕煙指著圖紙:“這裏可以加個過濾裝置,用細沙和木炭,過濾掉溪水裏的泥沙,免得堵了竹管。”
    青禾也道:“引水口可以種些蘆葦,既能擋泥沙,又能固堤,一舉兩得。”
    蘇文軒看著圖紙,笑著點頭:“好,好,有你們這群年輕人琢磨,這藥圃啊,隻會越來越好。”
    夜色漸深,地龍裏的炭火依舊旺著,羊肉湯的香氣和藥香混在一起,在屋裏彌漫。錢小六趴在桌上睡著了,手裏還攥著半塊凍山楂。林辰給孩子們的課本包上書皮,青禾在縫補阿木磨破的袖口,柳輕煙在修改鹽法誌的批注,蘇文軒則在燈下寫著《鄉野藥話》的新篇。
    雪光透過窗欞照進來,給屋裏的一切鍍上了層柔和的銀輝。林辰知道,這樣的冬夜,會在往後的歲月裏不斷重現——有風雪,有暖爐,有舊友,有新事,有說不完的家常,有做不完的營生。而那些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學會的本事,都會像這藥圃裏的根,深深紮在泥土裏,在平凡的日子裏,長出滿世界的安穩與希望。
    喜歡蝕靈玄途請大家收藏:()蝕靈玄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