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寒露添新衣,暖意傳鄰舍

字數:2495   加入書籤

A+A-


    風帶著涼意,吹得村頭的老槐樹落了滿地葉,金黃的葉子鋪在地上,像層厚厚的毯子。藥鋪裏已經生起了炭火,地龍燒得旺旺的,暖融融的氣息混著藥香,讓人忘了外麵的寒涼。林辰坐在案前,給杭州府的吳掌櫃寫回信,告訴他白術和白芷已備好,就等他派人來取,筆尖劃過宣紙,留下工整的字跡。
    “林先生,張婆婆的咳嗽又犯了!”李嬸急急忙忙從外麵進來,頭上裹著塊藍布頭巾,手裏還提著個布包,“她說夜裏咳得睡不著,您給看看吧?”
    林辰放下筆,跟著李嬸往張婆婆家走,藥箱裏備著紫蘇梗、杏仁、川貝母,都是治咳喘的常用藥。張婆婆家的土坯房裏暖意不足,老人裹著厚厚的棉襖,坐在炕頭咳嗽,見了林辰,顫巍巍地說:“又麻煩你了,林先生……”
    “不麻煩,”林辰給她診脈,又看了看舌苔,“還是秋燥犯的,我給您開個方子,紫蘇梗、杏仁、川貝母煮水,加些冰糖,喝兩天就好了。”他摸了摸炕頭,有些涼,“炕怎麽不燒熱點?這麽冷的天,容易著涼。”
    張婆婆歎了口氣:“柴火不多了,省著點用……”
    林辰心裏一動,回去後就對阿木說:“咱們去山上砍些枯枝,給村裏的孤寡老人送些柴火,再把地龍燒剩下的炭火裝在陶罐裏,給他們取暖。”
    阿木立刻點頭:“我這就叫上幾個後生去!山上的枯枝多著呢,夠老人們燒到開春了。”
    青禾也說:“我給老人們做些棉鞋吧,用新收的棉花,鞋底納厚實些,保暖。”她對阿芷和阿芸說,“你們也學學,做鞋不難,針腳密些就暖和。”
    兩個姑娘眼睛一亮,跟著青禾找出布料和棉花,坐在燈下學做鞋,針腳歪歪扭扭,卻格外認真。
    柳輕煙帶著學堂的孩子們在縫棉衣,用的是村民們捐的舊布料,孩子們手裏拿著針線,雖然縫得不好,卻個個專注。紅丫拿著件小棉衣,針腳歪歪扭扭的,卻很密:“柳姑娘,這是我給張婆婆縫的,她的棉衣太舊了。”
    “紅丫真懂事,”柳輕煙幫她把線頭剪齊,“縫得不錯,張婆婆穿上肯定暖和。”
    鹽坊那邊,趙平正帶著後生們給結晶池加保溫層,用稻草和泥土糊在池壁上,防止鹵水結冰。“林大哥說,寒露後天氣就冷了,得給鹽池‘穿棉衣’,不然鹵水凍了,就煮不出鹽了。”趙平一邊糊泥土一邊說,“等弄完了,我也去給老人們送柴火。”
    蘇明和杭州來的兩個藥童則在整理藥材,把容易受潮的白術、白芷搬到裏屋,用防潮紙包好,再放上些石灰幹燥劑。“林先生說,寒露後濕氣重,藥材得保管好,不然發黴了就可惜了。”蘇明一邊包一邊說,“這些都是要送到杭州府的,可不能出岔子。”
    傍晚時分,阿木帶著後生們扛著柴火回來了,枯枝捆得整整齊齊,堆在藥鋪門口,像座小山。“山上的枯枝真不少,”阿木擦著汗笑道,“夠張婆婆、李大爺他們燒的了。我這就送過去。”
    林辰和他一起去了張婆婆家,把柴火堆在屋簷下,又把裝著炭火的陶罐放在炕邊,屋裏頓時暖和了不少。張婆婆拉著林辰的手,眼眶紅紅的:“你比我親兒子還親啊……”
    “您老別客氣,”林辰笑著說,“等明天讓青禾給您送棉鞋來,穿上就更暖和了。”
    從張婆婆家出來,又去了李大爺家,送了柴火和炭火,李大爺非要留他們喝杯酒,林辰婉拒了:“還有別家等著送呢,等有空了再來陪您喝。”
    回到藥鋪時,青禾和兩個姑娘已經做好了幾雙棉鞋,鞋底納得厚厚的,鞋麵是深藍色的粗布,看著就暖和。“明天一早就給老人們送去,”青禾擦了擦額角的汗,“阿芷和阿芸學得真快,這雙就是阿芷做的,針腳比我還密呢。”
    阿芷紅著臉笑了:“是青禾姐教得好。在蘇州府沒做過鞋,原來做鞋這麽有意思,看著針腳一點點連起來,心裏暖暖的。”
    柳輕煙也帶著孩子們回來了,手裏捧著幾件縫好的棉衣:“孩子們說,明天要自己給老人們送去,說這是他們的心意。”
    晚飯時,大家圍坐在炭火邊,喝著青禾煮的羊肉湯,裏麵加了些當歸和生薑,暖得人渾身舒服。杭州來的兩個藥童第一次在北方過冬,喝著熱湯,臉上紅撲撲的,小栓說:“林先生,你們村真好,大家像一家人一樣,互相幫忙,在杭州府都沒見過。”
    林辰笑著說:“村裏的人就這樣,誰家有難處,大家都伸手幫一把,日子才能過得熱熱鬧鬧。就像這炭火,一根火柴燒不旺,一堆柴火才能暖烘烘的。”
    夜色漸深,藥鋪的燈還亮著。炭火劈啪作響,映著每個人的笑臉,藥香和暖意混在一起,在屋裏彌漫。林辰知道,寒露帶來的不僅是寒涼,更是鄰裏間的溫暖。這些送出去的柴火、棉衣,這些縫進去的針腳、心意,就像這炭火,在寒冷的日子裏燃燒,溫暖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也溫暖著這平凡而踏實的歲月。
    喜歡蝕靈玄途請大家收藏:()蝕靈玄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