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仙秦立道·星軌初張
字數:5241 加入書籤
自歸墟重返洪荒,踏足鹹陽地界的那一刻,成蟜敏銳地感知到,天地間的氛圍已然不同。
並非靈氣濃度有何劇增,亦非龍脈顯化異象,而是一種彌漫在空氣中、沉澱在泥土裏、流淌在秦人血脈中的昂揚銳氣。車轔轔,馬蕭蕭,黑甲銳士操演的呼喝聲震四野,道路上運送糧秣軍械的民夫步履匆匆卻眼神堅定。戰爭的陰雲與統一的渴望,如同兩張拉滿的弓,繃緊了整個秦國的神經。
相較於歸墟深處的死寂絕望,以及東海之上的詭譎波瀾,這片土地蒸騰著的、屬於人道的蓬勃生機與進取精神,竟讓剛從“諸界歸零”陰影中脫身的成蟜,感到一絲熨帖與慰藉。燭龍揭示的宏大恐怖並未忘卻,但腳下這片土地,正是他必須守護,並以此為基礎,對抗那無邊寂滅的起點。
玄誠子與瑤池仙子隨行在側,二人雖對秦地的肅殺之氣略感不適,卻也為這人道洪流的洶湧之勢暗暗心驚。他們皆知,成蟜此番歸來,絕非簡單的複命,必將掀起更大的波瀾。
未至宮門,早有黑冰台銳士等候,徑直引成蟜前往章台宮偏殿。殿內,嬴政伏案於堆積如山的竹簡之後,玄衣纁裳,身姿筆挺如劍。他沒有抬頭,目光依舊鎖定在攤開的七國輿圖之上,聲音卻平靜地響起:“回來了?歸墟之事,寡人已得龍王簡訊。看來,你又為寡人,為這大秦,帶回了新的‘麻煩’。”
話語平淡,卻無責備之意,反而透著一種了然與期待。
成蟜拱手一禮,並無贅言,直接將歸墟海眼驚變、源初寂滅印記、燭龍警示乃至“諸界歸零”的駭人真相,以神念傳音之法,簡明扼要道出。即便是以嬴政之心誌,聞聽“洪荒僅為一隅,萬界皆趨寂滅”之言,執筆的手亦微微一頓,抬起的眼眸中,銳利之光如寒星迸射。
殿內空氣凝滯片刻。
“如此說來,天庭掣肘,人教爭鋒,反倒成了疥癬之疾?”嬴政放下筆,起身踱至窗前,望向宮外浩瀚蒼穹,語氣聽不出喜怒。
“恰是如此。”成蟜肅然道,“然疥癬之疾亦能潰體,內不安則無以禦外侮。天庭、人教,乃至蟄伏的寂滅佛國、深淵神殿,彼等或為天道傀儡,或求自身超脫,或行毀滅之舉,其存在本身,便是洪荒內部之毒瘤,侵蝕著抵禦寂滅的根基。唯有整合洪荒之力,凝聚人道氣運,方能爭得一線生機。”
他頓了頓,聲音沉凝,拋出了深思熟慮的構想:“王兄,以往大秦銳士征戰,倚仗兵甲之利,將士之勇,謀略之深。然麵對超凡之力,凡鐵終究乏力。臣弟愚見,當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大秦,不應僅僅是一統六國的凡俗王朝,更應成為融匯道法、科技、人文於一體的——仙秦!”
“仙秦?”嬴政轉身,目光灼灼。
“正是!”成蟜頷首,眼中閃爍著理科思維與混沌推演交織的光芒,“以人道氣運為基,以符文技術為骨,以百家學說為魂。革新軍備,使凡卒亦可駕馭靈弩法陣,對抗低階修士;普及道法,強健民身體魄,開啟智慧之門;設立學宮,融百家之長,納萬技之精,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此,方能使大秦不僅擁有橫掃六合之武力,更具承載文明、探索超脫之底蘊。此非僅為應對眼前之敵,更為將來,或許……直麵界外之劫,預作準備。”
翌日,大朝會。
鹹陽宮主殿,百官肅立。文官以呂不韋為首,雖經屢次打壓,其門下黨羽依舊盤根錯節,隱現不滿;武將則以王翦、蒙武等為代表,戰意昂揚,卻也對成蟜近年愈發突出的“方外”色彩心存疑慮。
嬴政端坐帝位,並未直接拋出“仙秦”之論,而是先令成蟜陳述東海及歸墟見聞隱去核心機密,隻言妖魔頻現,異象迭出,暗示有大劫將臨)。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有斥為荒誕者,有憂心忡忡者。
待眾聲稍歇,成蟜方踏前一步,朗聲道:“陛下,諸位同僚。異象非虛,劫數非遙。我大秦欲承天命,一統天下,繼而守護這方天地,便不能固步自封,僅恃戈矛之利。臣,有三策獻上。”
“其一,革新軍備。臣遊曆所得,結合些許符文妙法,可鑄靈能弩陣,以靈石或軍卒氣血催動,射程、威力遠超尋常弓弩,可威脅低階修士;另設破城法陣,借地脈之勢,瓦解堅城壁壘,減少我軍傷亡。”
武將行列中,王翦眼中精光一閃,顯然大為意動。
“其二,設立人道學宮。”成蟜繼續道,“不拘泥於百家門戶之見,凡農、工、醫、數、格物、乃至基礎吐納之法,皆可傳習。旨在開啟民智,強健民身,發掘良才。使我大秦子民,非僅為耕戰之具,更為文明進步之基石。”
此言一出,文官隊列中頓起騷動。呂不韋眼皮微抬,淡淡道:“長安君此言,莫非欲動搖法家根基,使百家複起,亂我秦法?”
“文信侯多慮了。”成蟜不卑不亢,“法為骨架,術為血肉,魂為精神。學宮所傳,乃強國富民之‘術’,明理開智之‘魂’,於秦法骨架無損,反能使其更加豐盈堅韌。譬如冶煉,知其然,更須知其所以然,方能精益求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三,”成蟜目光掃過全場,聲音不高,卻清晰傳入每個人耳中,“聚攏氣運,確立仙秦之誌。我大秦,當有囊括四海、並吞八荒之雄心,亦當有探索天地至理、追求人道永恒之氣魄。此非好大喜功,而是時勢所迫,命運使然!”
他將“仙秦”理念,以更具操作性的方式拋出,雖未直言對抗寂滅,但其展現出的宏大格局與迫人氣勢,已讓滿朝文武心神震蕩。
口說無憑,實踐為要。
朝會後,嬴政攜文武重臣,親至鹹陽城外禁苑校場。成蟜早已命人準備好數架經過初步改造的靈能秦弩。
此弩外形與製式秦弩相差無幾,唯弩身鐫刻著細密的銀色符文,弩機處嵌有一塊鴿卵大小、散發著微光的劣品靈石由成蟜以混沌之力暫時點化,後續需尋找穩定能源)。
操作者並非修士,而是三名尋常秦國銳士。他們在成蟜指導下,灌注微薄氣血於弩身符文之上。
“嗡——”
符文次第亮起,吸納靈氣與氣血,弩弦自行拉開,一支特製的玄鐵箭自動上膛。箭簇之上,亦有微光流轉。
“放!”成蟜令下。
三名銳士扣動扳機。
“嗤!嗤!嗤!”
三聲銳響,幾乎撕裂空氣!箭矢離弦,速度遠超尋常弩箭,拖曳著淡淡的靈光,如同三道流星,直射五百步外的人形鐵靶!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爆鳴聲中,那足以抵擋尋常刀劈斧鑿的厚實鐵靶,竟被炸出三個臉盆大小的窟窿,邊緣金屬融化,赤紅滴落!威力堪比築基修士的全力一擊!
校場之上,一片死寂。隨即,爆發出巨大的嘩然!
王翦快步上前,撫摸那破損的鐵靶,感受著殘留的能量波動,虎目之中盡是震撼與狂喜:“陛下!此弩若能量產裝備我軍,何懼六國修士幹預?攻城拔寨,如虎添翼!”
蒙武等將領亦紛紛附和,看向成蟜的目光徹底不同。
嬴政負手而立,麵色平靜,唯有微微上揚的嘴角,泄露其內心激蕩。他看向成蟜:“此物,可能大規模鑄造?”
“回陛下,”成蟜拱手,“符文鐫刻需專門培訓工匠,能量核心——靈石,需尋礦脈或另辟蹊徑。然,一旦形成體係,量產並非不可能。且此乃初版,尚有改進餘地。”
他又演示了小型“破城法陣”的基石構件,雖未實際發動,但其引動地脈微瀾的異象,已讓眾人信服。
呂不韋麵色陰沉,默然不語。他深知,以此二物之能,成蟜在軍中的影響力,以及在嬴政心中的地位,將再無人能撼動。而他賴以維係的權術網絡,在這等實實在在的強國利器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校場試弩,效果顯著。
當夜,章台宮燈火長明。嬴政與成蟜、李斯、王翦等核心重臣密議至深夜。
最終,嬴政乾綱獨斷,連下數詔:
一、擢升長安君成蟜為大秦帝師,總領格物院與人道學宮籌建事宜,有權調動國庫資源,征召天下工匠、方士中有實學者,全力研發、推廣“仙秦”諸術。
二、於藍田大營設立靈械工坊,由將作少府配合成蟜,優先研製、量產靈能弩陣及破城法陣構件。
三、頒告天下,於鹹陽設立人道學宮,由成蟜兼任祭酒,荀況已入秦)等百家名士為博士,廣招天下學子,不限出身,唯才是舉。首批課程,除經義律法外,增設數算、格物、基礎符文、農醫等科。
四、明確宣示大秦意誌:“廢分封,立郡縣,乃斷舊製之枷;興仙秦,聚人道,乃開萬世之基。” 以此凝聚民心士氣,對抗天庭、人教可能之反撲。
詔令既出,如巨石投湖,在秦國內外激起千層浪。軍中歡騰,寒門士子奔走相告,而舊貴族與呂不韋殘餘勢力則感到了末日將至的寒意。
然而,就在“仙秦”大幕徐徐拉開之際,暗流已然湧動。
深夜,成蟜於帝師府中,正與玄誠子、瑤池仙子推演學宮建設與靈能核心替代靈石)的可行性方案時,心頭驀然一動。他留在焰靈姬沉眠之地的一縷混沌感應,傳來極其微弱的波動——並非蘇醒,而是那歸墟海眼平台周遭的封印,似乎又被某種外力……輕輕觸動了。
幾乎同時,係統冰冷的提示音在腦海響起:【警告:檢測到高維信息層麵擾動,特征與“終末低語”相似度17.8。源頭模糊,指向……天庭方位?】
懸念: 仙秦之策初定,變革浪潮已起。然內有權貴暗恨,外有天庭窺伺。歸墟封印異動,焰靈姬沉眠之地是否再生變故?“終末低語”的波動竟與天庭產生關聯,是偶然,還是預示著那位高居九重天的“昊天上帝”,亦與這席卷諸界的寂滅之劫,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聯係?剛剛點燃的仙秦星火,能否在這內外交迫的狂風中,成燎原之勢?
喜歡混沌證道:我助洪荒超脫請大家收藏:()混沌證道:我助洪荒超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