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昆侖訪友,頑戲三清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昆侖仙山,萬山之祖,龍脈之源。其山勢巍峨,連綿不知幾億萬裏,終年雲霧繚繞,仙氣氤氳,奇峰競秀,飛瀑流泉,實乃洪荒有數的洞天福地,更是盤古正宗——三清道人的道場所在。
玄頑子駕馭遁光,隱匿於混沌珠的氣息之下,遙遙便望見了那氣象萬千的昆侖神山。即便以他如今的修為和眼界,也不禁為之讚歎。
“不愧是三清的老巢,這地段,這靈氣,比我不周山腳下的那個小旮旯強太多了。”他嘖嘖稱奇,隨即又撇撇嘴,“不過嘛,風水太好也容易招賊,比如貧道我這樣的。”
他並未直接闖入昆侖山核心區域,那裏有三清布下的強大禁製,硬闖難免打草驚蛇。他在外圍落下,再次戴上了【遮掩天機麵具】,這次他幻化成了一位仙風道骨、手持拂塵、鶴發童顏的老道形象,氣息模擬在玄仙境界,看起來像是一位慕名而來、尋仙訪道的散修。
整理了一下儀容,玄頑子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得道高人的派頭,朝著昆侖山一處雲霧繚繞的山門走去。那裏隱隱有清氣道韻流轉,應是三清道場的一個入口。
剛靠近山門,便有兩名身著青色道袍、麵容稚嫩但眼神清亮的童子現身攔阻,稽首道:“福生無量天尊!這位道友請留步,此乃三清祖師清修之地,不知道友從何而來,所為何事?”
玄頑子打了個稽首還禮,笑容和煦,聲音溫和:“貧道玄雲子,乃海外散修,久仰盤古正宗、三清道友道德高深,心生向往,特來拜會,論道求真。還望童子通稟一聲。”
他這番說辭滴水不漏,姿態也放得夠低。兩名童子見其氣度不凡,言語恭敬,又是海外散修,對視一眼,其中一名童子便道:“請道友在此稍候,容我稟報大師伯。”
童子轉身入了雲霧之中。玄頑子則好整以暇地打量著四周景致,心中暗忖:“大師伯?那就是老子了。嘿嘿,先會會這位後世的人教教主。”
不多時,雲霧分開,一名麵容清臒、神色淡然、身著陰陽道袍的中年道人緩步走出,正是太清老子。他氣息內斂,深邃如淵,已然是準聖境界,目光平靜地落在玄頑子身上,仿佛能看透一切虛妄。
玄頑子心中微凜,這老子果然深不可測。他連忙上前,再次行禮:“海外散修玄雲子,見過太清道友。”
老子微微頷首,算是回禮,聲音平淡無波:“玄雲道友遠來是客,不知欲論何道?”
“貧道修行淺薄,近日於‘有無之辨’上有些許困惑,久聞太清道友深諳此道,特來請教。”玄頑子早就想好了說辭,直接拋出了一個看似高深的話題。他前世好歹也看過些道家典籍,扯起淡來還是有幾分底氣的。
老子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這“有無之辨”確實是他近期參悟的重點之一。他看了玄頑子一眼,淡淡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上來就是《道德經》開篇!玄頑子心中吐槽,麵上卻露出如癡如醉、恍然大悟的表情,撫掌讚道:“妙啊!太清道友一言,直指大道本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他順勢接了下去,同樣引用了《道德經》後麵的內容,雖然隻是背誦,但在此刻語境下,卻顯得恰到好處,仿佛真的是聽了老子點撥後的感悟。
老子這下是真的有些動容了。他能感覺到,眼前這“玄雲子”並非簡單複述,其言語中確實帶著一絲對大道辯證的獨特理解,雖然淺薄,但角度新奇。他原本淡漠的神情緩和了些許,點了點頭:“道友能由此感悟,可見道緣不淺。”
兩人就在山門外,你一言我一語地論起道來。老子主講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玄頑子則時而附和,時而從“頑”的角度提出一些看似離經叛道,細思卻又隱含機鋒的問題,比如“若道法自然,那我等修行逆天而行,是否已背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那‘頑’皮跳脫,是否亦是道之一麵?”
這番論道,引得老子時而沉思,時而看向玄頑子的目光也帶上了幾分探究。他感覺這“玄雲子”道友,思想頗為……獨特不羈。
就在論道氣氛漸濃之時,一個威嚴中帶著幾分不悅的聲音響起:“大兄,何人於此喧嘩,擾我等清修?”
隻見一名麵容威嚴、身著華麗道袍、頭戴玉清蓮花冠的中年道人走了出來,正是玉清元始天尊。他目光掃過玄頑子,見其隻是玄仙修為,又是陌生麵孔,眉頭微蹙,帶著幾分天生的優越與審視。
玄頑子心中暗笑:“喲,這位就是日後最重跟腳、最講排場的元始天尊了。”他麵上不動聲色,再次行禮:“貧道玄雲子,見過玉清道友。”
元始天尊隻是淡淡“嗯”了一聲,算是回應,隨即對老子道:“大兄,此人來路不明,修為淺薄,與之論道,豈不耽誤修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玄頑子一聽,心中那“頑”皮勁兒立刻就上來了。他裝作沒聽見元始的話,反而對著老子感慨道:“太清道友,貧道方才聽您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心中感悟良多。想起昔日遊曆,見那山間溪流,遇石則繞,遇壑則填,看似柔弱不爭,實則無孔不入,無堅不摧,這或許便是‘不爭之爭’吧?甚至有些頑石,被水流千年衝刷,也變得圓滑玲瓏,可見這‘頑’石亦非不可教化,隻是需尋對方法啊。”
他這話明著是讚水之德,暗裏卻把元始天尊比作了那需要被水流“衝刷”的“頑石”,還點出了“頑”亦有其價值。
老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和笑意,他如何聽不出玄頑子的弦外之音,隻覺得這位“玄雲子”道友不僅悟性不錯,心思也頗為靈動有趣。
元始天尊臉色卻是一沉,他何等人物,自然也聽出了話中帶刺,冷哼一聲:“巧言令色!大道煌煌,豈是爾等旁門左道可以妄加揣測!”
“二兄,何必動氣。”又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隻見一名身穿青色道袍,眉宇間帶著一股鋒銳桀驁之氣的青年道人走了出來,正是上清通天。他饒有興趣地看了看玄頑子,笑道:“這位玄雲子道友所言,雖有些……奇特,卻也未必沒有道理。大道三千,條條可通混元,又何必拘泥於一格?”
通天性子直率,最不喜元始那套繁文縟節和跟腳論,反而覺得玄頑子玄雲子)的話頗合他胃口。
玄頑子看向通天,心中點讚:“還是通天道友上道!”他連忙對著通天打了個稽首:“上清道友明鑒!貧道隻是覺得,修行之人,當有一顆包容萬象、跳脫藩籬之心,如此方能見得真道。譬如那盤古父神,開天辟地,行那逆天之舉,不也正是跳脫了混沌的藩籬嗎?”
他這話,既捧了盤古,又暗合了通天截取一線生機的教義,聽得通天連連點頭,看玄頑子越發順眼。
元始見通天竟幫著外人說話,臉色更不好看,但礙於老子在場,不便發作,隻是拂袖冷哼。
老子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微歎,開口道:“玄雲道友見解獨到,令我師兄弟亦有所得。今日論道便到此吧,道友可願入內一敘?”
玄頑子見好就收,知道初次見麵不宜過多糾纏,而且他感覺元始那眼神都快能殺人了。他連忙擺手,笑道:“多謝太清道友盛情。不過貧道忽然心有所感,需覓地靜修,消化今日所得,就不打擾三位道友清修了。他日有緣,再登門拜訪。”
說著,他對三清再次行了一禮,尤其是對通天,暗中遞過去一個“你懂的”眼神,然後便駕起遁光,飄然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昆侖雲霧之中。
看著玄頑子離去的方向,老子若有所思。元始不滿道:“大兄,此人心思跳脫,言語乖張,絕非良善之輩。”通天卻反駁道:“我倒覺得此人性情率真,頗有慧根。”
三清首次因為一個“外人”,產生了微妙的分歧。而始作俑者玄頑子,此刻正躲在雲層裏偷笑。
“嘿嘿,種子已經埋下。老子覺得我有趣,元始覺得我討厭,通天覺得我對他胃口……完美!”玄頑子對自己的初次三清之行非常滿意。“等下次紫霄宮開,再給你們加點猛料!”
他心情愉悅,哼著不成調的小曲,決定再去萬壽山五莊觀逛逛,看看能不能從鎮元子那裏混兩個人參果嚐嚐。
喜歡洪荒,我不當人子請大家收藏:()洪荒,我不當人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