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頑子授藝,岩磊為友
字數:4105 加入書籤
結繩記事之法如春風化雨,悄然改變了華胥部落的生活。往日因記憶模糊而起的爭執日漸稀少,狩獵的收獲、祭祀的時辰、先輩的訓誡,都被那一串串精心編織的繩結準確記錄。部落中的長者不再為遺忘而苦惱,年輕人學習祖輩智慧也有了清晰的路徑。
伏羲因此備受族人敬重,但他並未沉溺於此。那雙總是望向遠方的眼眸中,思索的光芒越發深邃。他時常獨自坐在溪邊,望著水中遊魚出神;或立於山巔,任由山風拂麵,目光卻始終追尋著雲卷雲舒的軌跡。
這一日,他正對著一片隨波逐流的落葉沉思,一個溫和的聲音自身後響起:
“小友觀此落葉,所思為何?”
伏羲轉身,見一位青袍道人不知何時立於身後。道人麵容普通,氣質卻如深潭般難以測度,嘴角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最奇特的是,伏羲竟完全感受不到他的到來,仿佛他本就站在那裏,與周圍的山水融為一體。
“長者安好。”伏羲恭敬行禮,雖不知來人身份,卻本能地感到不凡。他指著溪中落葉道:“我在想,這落葉順流而下,看似隨波逐流,實則每一刻的位置都由水流速度、風向、自身形狀共同決定。若我能知曉所有這些,是否就能預知它下一刻會在何處?”
道人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作讚賞:“以小見大,觀微知著。小友能有此思,實屬難得。”他在伏羲身旁隨意坐下,“貧道玄丘,雲遊至此,見小友靈秀,特來一敘。”
這便是玄頑子精心選擇的方式。他不直接表明身份,也不傳授高深功法,而是以“雲遊賢者”的身份,用最自然的方式接近伏羲,在他成長的關鍵節點給予恰到好處的點撥。
“預知落葉軌跡,需明其理。”玄頑子隨手拾起一片樹葉,輕輕放入溪中,“你看,樹葉入水,必受水流之力。這力的大小、方向,便是第一個變數。”
伏羲專注地聽著,眼睛一亮:“就像狩獵時,要知道風向和獵物的習性!”
“正是。”玄頑子讚許地點頭,“然風力會變,河道有彎,水中或有暗礁。這些,都是新的變數。”
他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一個個看似隨意的提問,引導伏羲自己去發現規律:
“為何太陽東升西落?”
“四季為何輪回?”
“飛鳥為何成行?”
每一個問題都看似簡單,卻直指天地運行的本質。伏羲在回答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更多疑問,而玄頑子從不直接解答,總是反過來問他:
“你覺得是為什麽?”
“可曾觀察過什麽類似的現象?”
“若改變其中一個條件,結果會如何?”
這種引導式的對話,讓伏羲學會了如何從紛繁的現象中抽絲剝繭,如何通過觀察和推理來探尋事物變化的規律。
就在這一老一少相談甚歡時,岩磊按照師尊事先的吩咐,以遊曆修行的年輕修士身份,“恰好”路過此地。
“好清澈的溪水!”岩磊爽朗一笑,很自然地在溪邊蹲下洗手,隨後看向伏羲和玄頑子,“兩位是在論道嗎?在下岩磊,不知可否叨擾?”
玄頑子心中暗讚徒弟機靈,麵上卻不動聲色:“相逢即是有緣,小友請坐。”
就這樣,岩磊以同齡人的身份加入了他們的談話。起初伏羲還有些拘謹,但岩磊性情率真,見識廣博,很快就讓他放下了戒備。
“伏羲兄弟剛才說的結繩記事,我在其他部落也見過類似的方法,但都不如你這般精妙。”岩磊真誠地稱讚,“特別是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區分事務,這個想法真是太巧妙了!”
受到同齡人的認可,伏羲眼中綻放出光彩:“岩磊兄過獎了。我觀蜘蛛結網,飛鳥築巢,天地萬物本就有其秩序,我隻是模仿而已。”
“模仿?”岩磊搖頭,“能從自然中悟出道理,並為人族所用,這已經是創造了。”
兩人越聊越投機。岩磊遊曆過不少地方,見過各色風土人情,他的見聞為伏羲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而伏羲對自然規律的獨特理解,也常讓岩磊有茅塞頓開之感。
在玄頑子的默許下,岩磊索性在華胥部落附近暫住下來。白日裏,他陪著伏羲遊曆山水,觀察星象;夜晚,兩人常坐在篝火旁,暢談至深夜。
“你看那片星空。”岩磊指著北方,“那些星辰的位置,千年不變。先民們就是靠著它們辨別方向、確定時節。”
伏羲仰望著璀璨的星河,眼中倒映著星光:“它們為何千年不變?又為何恰好能指引方向?”
這些問題,岩磊並不直接回答,而是說:“我也一直在思考。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尋找答案。”
他們一起追蹤日月運行的軌跡,記錄星辰位置的變化;一起觀察草木枯榮,探究四季更替的規律;一起研究水流風向,試圖理解天地間無形的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玄頑子偶爾會出現,總是“恰好”在他們遇到瓶頸時給予點撥。他的話語從來不是答案,而是打開新思路的鑰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觀察,不僅要看表象,還要思考其背後的聯係。”
“萬物皆在變化,但變化中自有不變之理。”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在伏羲心中埋下了智慧的種子。他開始嚐試將觀察到的現象聯係起來,尋找其中的規律。結繩記事的方法也被他不斷完善,從最初記錄具體事件,逐漸發展到嚐試記錄更抽象的概念。
媧皇宮中,女媧娘娘靜觀著這一切。看到兄長在玄頑子的引導下日漸成長,與岩磊的友誼也讓他變得更加開朗睿智,她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玄頑子這種不直接幹預、而是通過引導和創造環境來培養的方式,讓她深感讚同。
數月後,當岩磊準備繼續他的遊曆時,伏羲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會獨自觀星的少年。他的眼中多了份從容,言談間開始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智慧。
“我要繼續往北走了。”岩磊拍了拍伏羲的肩膀,“期待下次相見時,你能解開更多天地奧秘。”
伏羲鄭重行禮:“多謝岩磊兄這些時日的指點。”
“指點談不上。”岩磊爽朗一笑,“與你論道,我也獲益良多。記住玄丘道長的話:萬物有常,唯變不變。”
望著岩磊遠去的背影,伏羲站在山巔,任由山風鼓動他的衣袍。他的手中握著一根新編的繩結,上麵記錄著這數月來的觀察和思考。
天地依舊浩瀚,星空依然神秘,但他不再感到迷茫。玄丘道長的點撥,岩磊兄的陪伴,讓他明白了探尋真理的道路——從觀察開始,以思考為徑,用實踐驗證。
他低頭看著手中的繩結,忽然心有所動。既然繩結可以記錄事件,那麽是否也能用它來表示更抽象的概念?比如陰陽的變化,比如方位的區分,比如……
這個念頭一旦生出,便在他心中紮根生長。他知道,這又將是一段漫長的探索之路。但這一次,他不再孤單,也不再迷茫。
遠在混沌道場中的玄頑子,感知到伏羲心境的蛻變,滿意地品了一口悟道茶。授藝的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的路,該由伏羲自己走了。
而伏羲站在山巔的身影,在夕陽的映照下,已然有了幾分未來天皇的氣度。他手中的那根繩結,在晚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偉大文明即將開啟的序章。
喜歡洪荒,我不當人子請大家收藏:()洪荒,我不當人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