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五穀初馴 地皇顯德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歲月如薑水,潺潺流淌,不舍晝夜。轉眼間,神農已從垂髫童子成長為一名英挺少年。多年的野外探索與木石先生的悉心指點,使他積累了遠超常人的草木知識。他的眼眸依舊清澈,卻更添深邃,那是智慧與觀察沉澱後的光芒。
烈山部落在他的影響下,對周邊植物的利用已遠勝從前。族人學會了用特定的草藥處理常見的外傷與微恙,也辨識了更多可食用的野菜野果,豐富了食物來源。然而,部落乃至整個人族,依然未能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漁獵所得不穩,采集之物隨季節變化,農田種植也不穩定,一旦遭遇天災或獵物稀少,饑荒的陰影便會籠罩部落。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神農的心。他見過族人因食物短缺而麵黃肌瘦,見過幼兒因饑餓而啼哭不止。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滋生——他必須為人族找到一種更穩定、更可靠的食物來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在洪荒大地上自生自滅的野生植物。與以往單純辨識其藥性或短期可食性不同,這一次,他開始了更係統、更具開創性的觀察。
他長時間徘徊在薑水兩岸的沃野,觀察哪些區域的野草長得尤其茂盛,哪些植株的籽實格外飽滿。他注意到,在一些被洪水衝刷後又沉澱下肥沃淤泥的河灘地,幾種禾本科植物的長勢遠勝他處。它們結出的細小籽實,雖然采集費力,但數量龐大,且能長時間儲存。
“木石先生,”神農指著那片茂盛的野生禾草,對身旁的岩磊說道,“您看這些‘野禾’,年複一年在此生長,若我們能像圈養野獸那般,將它們‘圈’起來,專門照料,讓它們隻在固定的地方生長,結出更多的籽實,是不是就能讓族人免於饑餓之憂?”
岩磊眼中精光一閃,心中暗讚:“地皇之思,已由‘利用’轉向‘創造’,由‘順應’轉向‘改造’,此乃文明之大躍進也!”他不動聲色,引導道:“此念大善。然,如何‘圈’之?又如何使其多結籽實?”
神農陷入沉思。他嚐試著模仿自然,選擇了一小片靠近水源的平坦土地,帶領幾個支持他的年輕族人,用石刀、木棍費力地清除掉原有的雜草,小心翼翼地保留那些籽實飽滿的野禾植株。他們模仿雨水和河流,從薑水引來細細的水流灌溉。
這個過程艱辛而笨拙,引來的水不是太多淹了幼苗,就是太少幹旱了土地;清除的雜草沒過幾天又頑強地長了出來;甚至還有一些鳥雀和小獸來啄食他們辛苦保留的籽實。
挫折接踵而至,一同勞作的年輕人開始氣餒,部落裏也傳出了一些風言風語。
“神農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好好的獵不打,整天鼓搗那些野草?”
“就是,費那麽大力氣,能長出多少東西?還不夠塞牙縫的!”
烈山氏聽到這些議論,心中也有些動搖,但他想起伏羲天皇的囑托和神農降世時的異象,還是選擇了支持兒子,頂住了部落內部的壓力。
岩磊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並未直接出手幫助,隻是在神農沮喪時,以“木石先生”的身份,講述一些看似無關,卻蘊含哲理的自然現象,譬如:“你看那大樹,為何能參天?因其根深紮沃土。你看那流水,為何能穿石?因其持之以恒。”
神農是個極有悟性的孩子,他從這些話中汲取了力量,也開始反思方法。他仔細觀察土地的狀況,發現被翻動過、混合了腐爛草葉的土地,野禾長得更好。於是他改進了工具,用更堅硬的木頭製作了類似耒耜的農具,更有效地鬆土。他帶領族人收集草木灰和動物糞便,嚐試著撒在土地裏。他紮起草人,懸掛貝殼,用以驚走鳥雀。
更重要的是,他並非隻盯著一種野禾。通過多年的觀察,他初步篩選出了五種最具潛力、特性各異的野生作物。一種喜水,籽實潔白,煮熟後香甜軟糯,他稱之為“稻”;一種耐旱,籽實金黃,顆粒較小,他稱之為“黍”;一種稈高穗大,籽實飽滿,他稱之為“稷”;一種籽實帶殼,需碾磨去殼方能食用,他稱之為“麥”;還有一種豆莢飽滿,可食其籽,他稱之為“菽”。
這便是在後世流傳萬古的“五穀”雛形。
過程絕非一帆風順。不同的作物對水土要求不同,神農不得不劃分出不同的區域進行嚐試。有的作物種下後顆粒無收,有的則被病蟲害侵襲。但神農毫不氣餒,他詳細記錄每一次成功與失敗,比較不同地塊、不同照料方式下的結果。
春去秋來,不知經曆了多少個寒暑。神農的雙手磨出了厚繭,皮膚被曬得黝黑,但他眼中的光芒卻越來越亮。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那幾片被“圈”起來的土地上,稻、黍、稷、麥、菽的長勢一年好過一年,結出的籽實也越來越飽滿,產量遠遠超過了野外自然生長的狀態。
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豐收季節來臨,烈山部落的族人看著那一片片金燦燦、沉甸甸的穀穗,看著神農帶領大家收獲堆成小山的穀物時,所有的懷疑和非議都煙消雲散,化作了震天的歡呼與由衷的敬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成功了!神農成功了!”
“這麽多糧食!足夠我們吃很久,還能儲存起來!”
“神農!神農!神農!”
人們歡呼著神農的名字,將他高高舉起。烈山氏看著兒子,眼中充滿了自豪的淚水。這意味著,從今往後,烈山部落,乃至所有效仿此法的人族部落,將很大程度上擺脫饑餓的威脅!
岩磊站在歡慶的人群之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地皇的第一項不世功績——馴化五穀,開創農耕,已然初步達成。他悄然將這一消息通過神念傳給了遠在混沌道場的玄頑子。
玄頑子接到傳訊,撫掌大笑:“好!好小子!果然沒讓我失望!這一步踏出,人族根基方算真正穩固!從此,洪荒大地,處處可見炊煙,時時可聞稻香矣!”
係統:宿主,你笑得後槽牙都看見了!不過話說回來,這神農確實厲害,硬是靠著自己摸索,把農業搞出來了。你這聖父,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玄頑子心情極佳,難得沒有回懟,反而得意道:“表示?當然要表示!待他功德圓滿之時,自有他的好處。現在嘛,讓他繼續折騰,我看他下一步,就該把目光從‘食’放到‘病’上了。那‘嚐百草’的戲肉,怕是快要開始了。”
係統的預感沒有錯。在初步成功馴化五穀,解決了基本食物來源後,神農的目光,果然投向了另一項困擾人族已久的難題——疾病。
他親眼見過族人因誤食毒物而痛苦死去,見過孩童因一場風寒而夭折,見過壯年因莫名的腫痛而纏綿病榻。醫藥知識的匱乏,使得人族在麵對疾病時,往往隻能祈求鬼神,或是依靠一些效果不明的巫術。
“五穀可解饑饉,然疾病仍如影隨形。”神農對岩磊說道,眉頭緊鎖,“先生教我辨識草木藥性,多為外用或小疾。世間草木萬千,必有能內服而治大病者。我欲……親往深山,係統探求草木之藥理,為人族尋一條醫病之路!”
岩磊看著神農堅定的眼神,心中既感欣慰,又不禁生出擔憂。他深知“嚐百草”之路,遠比馴化五穀更為凶險,那是真正要用生命去冒險的征程。
但他也明白,這是地皇的使命,無可回避。
“你……可想清楚了?”岩磊沉聲問道,“草木之性,幽微難測。有的外敷為藥,內服則為毒;有的少量可治病,過量則奪命。此路,九死一生。”
神農目光澄澈,毫無畏懼:“族人疾苦,我心難安。若能以我一人之險,換得萬民安康,神農……萬死不辭!”
少年的聲音並不高昂,卻帶著一股撼動人心的決絕與仁德。
岩磊凝視他良久,終於緩緩點頭:“既如此,我便陪你走這一遭。但需謹記,遇不明之物,不可輕嚐,需先觀其形,嗅其氣,以鳥獸驗之,最後……方可以微末之量,親身試之。”
神農鄭重行禮:“神農謹記先生教誨!”
就在烈山部落為五穀豐收而歡慶,神農為嚐百草而立誌的同時,遠在陳都的伏羲,也心有所感。他望向薑水方向,隻見那裏的人道氣運愈發蓬勃,一股厚德載物、生生不息的地皇氣韻已然成型,與他的天皇氣運交相輝映。
“神農……你做得很好。”伏羲輕聲自語,嘴角含笑,“五穀既馴,農耕始興。接下來,該是醫藥之道了。前路艱險,望你……一路平安。”
他抬手,一道蘊含八卦生滅之理的神念悄然發出,並非幹預,而是如同一個兄長,送上了一份遙遠的祝福與護持。
地皇的第二段傳奇征程,即將在洪荒的萬千山澤間,正式拉開序幕。那將是一條用勇氣、仁心和智慧鋪就的,充滿了未知與凶險,卻也必將光耀萬古的道路。
喜歡洪荒,我不當人子請大家收藏:()洪荒,我不當人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