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聖翼紀元
字數:3117 加入書籤
遠征艦隊在深空航行,追蹤著Ω波動的蛛絲馬跡,而遠在後方,與姬軒轅完成機械共生的“新神域”基地,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著,成為聯軍最穩固的後盾與智慧核心。在這片由戰爭陰雲催生出的、短暫而寶貴的和平發展期裏,各文明都在竭力消化技術融合與血脈升華的成果,並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文明底蘊。
其中,以速度和精密能量操控著稱的羽民國,迎來了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聖翼紀元的開啟!
早在聯軍組建初期,羽民國那獨特的光翼技術和光速艦艇就已在情報傳遞、快速突襲等方麵展現出巨大價值。然而,受限於技術壁壘和能量消耗,這種能力始終局限於少數精英和特種艦隊,無法普及,更難以支撐起一個跨越光年的、穩定的交通與通訊網絡。
陳默的完整伏羲傳承,如同點亮黑暗的燈塔,為羽民國指明了突破的方向。傳承中關於“斡旋造化”對能量本質的深刻理解,關於“移星換鬥”對宏觀尺度力場的精妙掌控,尤其是其中蘊含的、對“光”作為信息與能量雙重載體更深層次的法則詮釋,極大地啟發了羽民國的科學家和頂尖的飛羽衛們。
在風熾羽的親自主持下,一個宏大的計劃被提出並迅速得到聯軍高層批準——構建一個以“新神域”為核心,覆蓋周邊一千光年半徑星域的、穩定高效的 “聖光星軌網絡” !這不僅僅是一個交通網,更是一個集超光速通訊、深空探測、能量中轉乃至戰略預警於一體的綜合性基礎設施!
計劃的核心,在於兩項關鍵技術的突破:
其一,是大型化、永久化的“光能共鳴星門”的建造技術。傳統的羽民光速航行需要飛羽衛或特殊艦船作為載體,消耗巨大且不穩定。受陳默“斡旋造化”啟發,羽民工程師們找到了一種利用特定頻率的聖陽之力,結合從機械天庭殘骸中解析出的空間穩定符文,在虛空中構造永久性“光能諧振腔”的方法。這種諧振腔本身不產生推力,而是作為一個“管道”或“滑軌”,極大降低光速航行通過時的能量耗散和時空擾動,使得常規艦船在加裝特定接口後,也能穩定地進行光速巡航!
其二,是超遠程、實時化的“光量子糾纏通訊陣列”的布設。基於對“光”的信息本質更深的理解,以及姬軒轅那龐大計算力提供的加密和信號中繼支持,羽民國成功將原本實驗室級別的量子通訊技術,與聖光星軌網絡相結合。通過在關鍵節點部署大型光量子發生器與接收器,實現了跨越千光年距離的、近乎無延遲的保密通訊!這徹底解決了深空遠征中信息傳遞滯後的問題。
建造過程,是一場融合了智慧、汗水與奇跡的宏大工程。
風熾羽常常親自巡視重要的節點建設。她懸浮於新落成的星門前,背後那對經過升華、愈發璀璨奪目的白金光翼與星門的光芒交相輝映。她能感受到,這座星門不僅僅是一個建築,更像是一個活著的、呼吸著的能量生命,與整個羽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報告陛下!‘晨曦之翼’星門集群,第117號節點調試完成,穩定性達到99.998!”一名飛羽衛將領激動地匯報。
風熾羽微微頷首,目光仿佛穿透了星門,看到了那由無數光點連接而成的、越來越清晰的網絡脈絡。“很好。通知測試艦,準備進行首次千光年級跨星門通航測試。”
命令下達,一艘早已準備就緒的、並非羽民特色的軒轅族運輸艦,緩緩駛向那座新落成的星門。艦首加裝的、如同羽翼般的金色接口亮起,與星門的光芒產生共鳴。
嗡——!
星門中心的流光驟然加速旋轉,形成一個穩定的光渦。運輸艦沒有絲毫猶豫,平穩地滑入光渦之中,艦影瞬間被拉伸、模糊,下一刻,便從“新神域”另一端近千光年外的對應星門中流暢地駛出!
【首次跨千光年通航測試成功!】
【航程:987光年!耗時:71標準秒!包含加速減速過程)】
【艦體結構完好!能量消耗:僅為傳統跳躍模式的28!】
【通訊連接穩定!信息延遲:小於0.001秒!】
成功了!
消息傳回,整個羽民國,乃至整個聯軍都為之沸騰!這標誌著,聖光星軌網絡的第一階段——覆蓋半徑一千光年的骨幹網絡,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聖翼紀元,名副其實地到來了!
這座網絡的戰略意義無比巨大:
機動性:聯軍艦隊的調動和物資輸送效率提升了數十倍,真正實現了“朝發夕至”於宇宙尺度而言)。
通訊:遠征艦隊與“新神域”之間的聯係再無延遲,情報共享、戰略協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探測:網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深空探測陣列,其覆蓋範圍內的任何大規模能量波動和空間異常都難逃監控。
經濟與文化:各文明之間的交流變得空前便捷,知識、技術、資源的流通加速,文明融合進入快車道。
風熾羽站在“新神域”最高的觀測塔上,俯瞰著下方那座如同藝術品般的主星門,以及遠方星海中若隱若現的其他光點。她知道,這不僅僅是羽民族的榮耀,更是整個文明聯盟在對抗終極黑暗的道路上,紮下的一根堅實的支柱。
聖翼已然展翅,光軌縱橫星海。
而遠征軍的前方,那片異常空間結構的神秘麵紗,也即將在這日益完善的後勤與信息支援下,被緩緩揭開。
喜歡量子天劫:山海歸零者請大家收藏:()量子天劫:山海歸零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