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蘇大家,當代書聖,書蘭亭序。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老教授教了大半輩子書法,研究了大半輩子書法,見過很多有書法天賦的天才。
但是他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天才,如此年紀輕輕,就有書法大師造詣的。
書法造詣的提升,是需要時間累積的,需要反複的練習。
往往一個書法大師的巔峰期,都是在中老年。
比如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他創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時候,年紀已經是年過半百,51歲的才寫下蘭亭序。
大部分書法大師,也都是差不多,他們的巔峰期,都是50歲左右。
這個年紀已經曆經世事,書法能力融會貫通,且還沒有那麽高,身體精神還跟得上。
但是像蘇陽這種20出頭的年輕人,寫出來的書法,造詣境界,就堪比那些50歲的巔峰書法家。
這太過罕見,老教授從來沒見過。
“我研究了大半輩子書法,從未見過如此驚才豔豔的年輕人!”
“叫你一聲,蘇大家,絲毫不為過!”
麵對老教授的誇獎,蘇陽也是立馬謙虛起來。
“老先生,這可使不得。”
“我的書法境界也就剛入門而已,和真正的大師比起來,還相差甚遠……”
蘇陽謙虛的態度,讓老教授更為讚歎。
“恃才而不傲物!好好好!”
“蘇大家,我們在等待裝裱的空閑時間,可否交流一下書法心得?”
“我的車上,隨時帶著筆墨紙硯,方便書法交流。”
老教授提出要交流,蘇陽也爽快的答應了。
反正要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小小展示一下。
“那就和老先生以墨會友!”
老教授開心的跑去車上,拿來了筆墨紙硯。
裝裱店裏,一張大桌子上。
老教授,蘇陽,店裏的其他顧客,還有店員,一些路過的路人,都圍了過來。
對於附庸風雅的書法,大家雖然不懂,但是都喜歡看,喜歡吃瓜。
“這個年輕人的書法,居然比魔都大學的書法教授還好?這麽厲害嗎?”
“有沒有可能,這個書法不是他寫的,是別的大師寫的,他自己署名了而已。”
“對啊,這麽年輕的小夥子,書法比研究了幾十年的書法家好,這也太魔幻了。”
“這不是要書法交流了,是不是大家,有沒有造詣,寫了就知道了。”
旁邊人的議論,蘇陽絲毫不在意。
正如,蘇陽寫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老教授將墨研好了以後,拿起毛筆,準備先露一手。
“蘇大家!”
“我就先獻醜一下,寫一幅字,希望蘇大家能指點一二。”
老教授拿著毛筆,開始在宣紙上書寫。
他書寫的是一個經典的行書作品,【黃州寒食帖】
這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所作,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是很多書法家經常練習的作品。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老教授筆墨揮舞間,寫下了60字的黃州寒食帖。
蘇陽擁有書法大師技能,可以看出來,老教授的書法造詣,還是不錯的。
圍觀的吃瓜群眾,看到老教授的書法,紛紛稱讚起來。
“這字寫的不錯,不愧是魔都大學的書法教授啊。”
“雖然認不出來這寫的啥,不過感覺字挺瀟灑的。”
“我知道寫的啥,這個是唐宋八大家,蘇東坡先生的一首詩,蘇坡東,你們總知道吧。”
“哦,原來是蘇東坡啊,這個我當然知道,蘇東坡的書法,也是非常厲害的,拍賣會賣不少錢呢。”
老教授寫好了書法以後,讓蘇陽指點。
“蘇大家,我寫好了,還請不吝賜教,點評一二。”
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蘇陽,期待蘇陽能給出怎樣的點評。
書法點評,這也是一個技術活,如果沒點東西,一開口就露餡了。
不過蘇陽是誰?
蘇陽是擁有係統的男人。
全職高手,全能之神!
“老先生,這黃州寒食帖,書法起伏跌宕、飛動駿健,用筆中鋒與側鋒兼用,線條流暢自然又不乏頓挫之力,起筆時沉穩中帶著壓抑,行筆間如疾風驟雨,肆意灑脫,收筆處又似意猶未盡,飽含滄桑。順應惆悵、蒼涼的心情走筆。”
前半段,蘇陽對老教授一陣誇獎。
說出的各種專業術語,也是隻有書法造詣很高的大師才能說出來的。
老教授點了點頭,開懷大笑,知道蘇陽是有真才實學的。
旁邊的吃瓜群眾,也是紛紛點頭。
“我去!這年輕人太厲害了!我雖然一句聽不懂他說的啥,但是感覺很有學問的樣子。”
“這是專業的書法點評術語,說明他是有真東西的。”
“厲害,就這一段,我照著範文讀,我都讀不出來。”
蘇陽誇讚完了老教授,隨後畫風一轉,開始批判起來。
“老教授的書法,將天下第三行書的筆法,情感,意境,都很好的表現了出來。”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因為有點刻意造勢,疏離了蘇東坡先生想傳達的回歸自然本真之態……”
“我認為書法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
蘇陽開始了一通深奧的書法批判,表達大師級的書法理解。
老教授此時像一個學生一般,認真的聽著蘇陽講解,頻頻點頭。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好好好!”
“蘇大家!我受教了!蘇大家的書法境界!我佩服!”
“還請蘇大家留下筆墨!”
說教完了以後,該輪到蘇陽表演了。
“老先生,那我就獻醜了!”
“老先生既然醉心於行書,那我就挑戰一下書聖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老教授聽到蘇陽要寫蘭亭序,他立馬激動起來。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好好好!”
“能見到如此大作,是我一生之幸!”
“蘇大家,我給你研墨!”
蘇陽站在桌子前,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後拿著毛筆,閉著眼睛找了一下狀態。
5秒鍾過後,蘇陽睜開眼睛,整個人氣勢一變。
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行雲流水,揮灑自如,筆鋒如謫仙般飄逸灑脫……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蘇陽一氣嗬成,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躍然紙上。
最後,寫上了年月,還有自己的署名。
老教授,看到蘇陽的蘭亭序,他看呆了。
“這簡直就是神跡!蘇大家的蘭亭序簡直太美了!這才是天下第一行書啊!”
吃瓜群眾們,看到蘇陽的蘭亭序,也覺得一眼看上去很美。
“臥槽!這蘭亭序太瀟灑飄逸了!真的好看!”
“老教授,快給我們講解一下,這蘭亭序在書法界,算什麽水平?”
老教授開始興奮的講解起來。
“蘇大家的蘭亭序用筆方圓兼濟,中鋒立骨、側鋒取妍,提按轉折如呼吸般自然。比如“之”字的捺畫,或輕盈飄逸如“舞袖”,或厚重穩健似“墜石”,皆無重複……”
“整幅作品行氣如行雲流水,字距、行距鬆緊有致……”
“最難得的是其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氣韻,沒有狂放的張揚,也沒有拘謹的刻板,而是將文人的閑適、豁達與對生命的思考,融入筆墨間……”
“蘇大家,可為當代書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