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老種破局與檢測暗鎖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A+A-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老秦帶來的鬆針,就覺得不對勁 —— 鬆針邊緣發脆,捏在手裏簌簌掉渣,湊近聞還有股淡淡的刺鼻味。“檢測說有‘生長抑製劑’殘留,熬出來的染料固色差,洗一次就掉色。” 老秦蹲在地上,把鬆針倒在塑料布上,黃褐色的葉子鋪了一地,“啟星的人剛才找到我,說 3 倍價賣他們的‘合格鬆針’,不然就沒人給咱們供貨了!”
    展廳裏的空氣像結了冰。王大姐拿著國土局的 “暫緩施工” 通知,手指捏得通知邊緣發皺:“他們說缺‘生態評估補充報告’,要等 1 個月,咱們的自建園要是開不了工,明年連種子都沒得種!” 運營小張抱著退貨單,眼淚滴在 “歐洲訂單” 幾個字上:“50 套全退了,消費者說‘脆化開裂’,啟星還發通稿說咱們‘用劣質原料坑人’!”
    林薇剛要說話,聯盟群裏的消息跳了出來。河北竹編發消息:“暫時不跟大家共享原料了,啟星幫我們做 ECO 檢測,先顧著自己活下來”;安徽染坊直接退群,朋友圈配了張 “啟星合作簽約” 的照片,文案寫著 “跟著正規軍,才不會走彎路”。
    “正規軍?他們是要斷咱們的活路!” 林薇攥緊手機,轉身衝進休息室 —— 婆婆正坐在小板凳上,擦著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上刻著 “1956”。“媽,您這是……”
    “你爺爺當年在山區插隊,帶回來的老鬆種子。” 婆婆打開盒子,裏麵墊著張泛黃的《人民日報》(1957 年的),種子裝在牛皮紙袋裏,顆粒飽滿,“這種子耐得住旱、抗得住蟲,當年山裏的鬆樹,全靠它活下來。剛才我問了老鄰居,他們說現在種,明年就能采鬆針!”
    林薇看著種子,突然想起小時候聽婆婆說 “爺爺用這種子種出的鬆針,熬的染料染布,洗十次都不掉色”。她一把抓過種子袋:“媽,咱們現在就種!後山不讓施工,咱們就找老鄰居借地!”
    半小時後,基地門口擠滿了人 —— 婆婆的老鄰居、深山的農戶,甚至小鄭的舅舅,都扛著舊農具來幫忙。78 歲的趙爺爺扛著鋤頭,鋤頭刃磨得發亮:“我種了一輩子地,老種子我懂,保準能種活!” 小糯米也跟著跑,手裏拿著個小鏟子,在翻好的土裏挖小坑,嘴裏念叨著 “鬆針快長大,媽媽要熬染料”。
    與此同時,張遠在廚房的餐桌上,擺開了一堆 “實驗器材”—— 白醋、小蘇打、兒童水彩筆、筷子。“咱們沒有專業檢測設備,就用家裏的東西測!” 他往發酵液裏滴了滴白醋,用筷子攪拌,“合格的發酵液 PH 值 4.24.5,對應淺橙色,小糯米,你看哪個水彩筆顏色像?”
    小糯米趴在桌上,把水彩筆擺成一排,指著一支淺橙色的筆:“爸爸,這個!跟媽媽熬的染料顏色一樣!” 張遠立刻把 “PH 值 + 顏色對比” 記在紙上,又聞了聞發酵液:“合格的有鬆針焦糖香,沒發酵夠的是生澀味,咱們把這個也寫進檢測手冊!”
    兩天後,5 畝鬆苗種在了老鄰居的地裏,綠油油的芽尖從土裏冒出來;張遠的 “簡易檢測手冊” 畫好了,圖文並茂,連 “怎麽聞氣味” 都標了 “湊近輕輕聞,別吸太猛”;小糯米的 “三感官防偽卡片” 也做好了,卡片上畫著小太陽,背麵寫著 “軟、香、有‘米’字,就是正品”。
    漢斯的視頻電話打進來時,歐洲零售商正在看 “檢測手冊 + 防偽卡片” 演示。小糯米對著鏡頭,拿起一塊發酵好的布繩:“叔叔阿姨,你們聞,這個有焦糖香,是好的!” 零售商們湊到鏡頭前,笑著點頭,當場恢複了 300 套訂單,還追加了 150 套 “兒童防偽款”。
    更讓人驚喜的是,啟星農業的小趙突然找到基地,手裏攥著一疊文件:“我是負責噴灑抑製劑的,看到農戶們哭,我實在受不了。這是啟星買抑製劑的合同,還有噴灑記錄,你們拿去告他們!” 他還帶來了解藥配方:“用草木灰泡水澆鬆針,能解藥性殘留!”
    基地的鬆苗長得越來越高,檢測手冊被國家級非遺中心推薦為 “行業標準”,聯盟裏退出的品牌也紛紛申請回歸 —— 河北竹編說 “啟星的檢測要收 5000 塊一次,根本不是幫咱們”。展廳裏又恢複了熱鬧,婆婆在教新學員認老種子,小糯米在教大家聞發酵液,張遠在調試 “種子生長監測係統”。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歐洲的訂單確認消息,漢斯的緊急電話就來了:“ECO 檢測被啟星收購了!他們剛發聲明,說‘不認可非合作品牌的檢測報告’,零售商又暫停訂單了,說‘要麽用 ECO 檢測,要麽就不合作’!”
    林薇剛掛電話,王大姐就跑進來,手裏拿著棵發黃的鬆苗:“咱們種的鬆苗不對勁!葉片發黃,長得慢,農技人員說‘種子裏混了生長延緩劑’,可能是啟星搞的鬼!”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東南亞鬆針進口商的協議”:“他們要壟斷東南亞的鬆針出口,不讓賣給咱們!以後咱們連進口原料都沒得用了!”
    林薇站在鬆苗地裏,看著小糯米貼在苗上的 “小太陽” 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生態戰來了 —— 從國內種子到海外檢測,從原料種植到全球供應,他們想徹底掐斷非遺手作的生態鏈。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聯盟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全球原料和檢測,咱們就聯合建‘全球非遺原料庫’、推‘國際通用檢測標準’!明天早上 8 點,基地開全球突圍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ECO 檢測” 的車駛過,車窗裏有人舉著相機,對著基地的鬆苗地拍照。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舊鋤頭(木柄上還留著小糯米縫補的布條),指尖觸到鬆苗的嫩芽 —— 隻要老種子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家人和盟友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聯係了給基地提供草木灰的農戶,要他們在草木灰裏加 “微量鹽堿”,這樣鬆苗就算澆了解藥,也會慢慢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