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石榴固色與渠道暗戰

字數:3240   加入書籤

A+A-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歐洲客戶寄回的褪色布繩,淺白色的染料就蹭在她手背上 —— 原本深褐的布繩,現在泛著不均勻的黃白斑,邊緣還卷著毛,像被水泡了半年。“300 套全這樣!” 客戶的怒吼從聽筒裏炸出來,背景音裏有孩子的哭聲,“我女兒的小熊被染成了黃色,桌布洗了三次還是髒的!消協已經起訴,35 萬歐元賠償,你們必須給!”
    展廳裏的空氣像結了冰。運營小張舉著手機,TikTok 的負麵視頻循環播放:有消費者把褪色的筐子泡在水裏,水瞬間變成黃褐色;有老人對著鏡頭哭,說 “攢了三個月的錢,買了個‘一次性筐子’”。啟星的通稿就貼在視頻下麵:“中國非遺手作技術落後,靠添加枯萎劑蒙混過關,消費者需警惕”,評論區全是 “再也不買中國手作” 的留言。
    “錢!賠償要 35 萬,咱們賬戶隻剩 3 萬!” 王大姐抱著農戶合作名單,手指捏得名單邊緣發皺,“10 戶農戶被啟星威脅,說‘跟咱們合作就拆大棚’,老秦藏的 50 斤槐樹葉,夠熬 80 套都懸!”
    林薇剛要說話,聯盟群裏的消息跳了出來。山東染坊發了張 “啟星手作事業部” 的工牌照片:“以後跟著正規軍幹,不用再擔驚受怕”;陝西竹編發來私信,附了張 “基地農戶名單”:“啟星說幫咱們承擔檢測費,把這個發過去就行……”
    “正規軍?他們是要斷咱們的活路!” 婆婆突然從裏屋衝出來,懷裏抱著個舊木盒,盒蓋刻著 “1958”,上麵沾著暗紅的石榴皮汁,“你爺爺 1958 年遇到過一模一樣的褪色!用石榴皮 + 艾草熬固色劑,泡一泡就好!這裏有他的筆記,你們看!”
    林薇趕緊接過木盒,盒沿的毛刺劃破了她的手指,滲出血珠。裏麵的筆記紙頁脆得要碎,用毛筆寫著:“褪色染料布繩,以霜降後石榴皮五斤、陳年艾草三斤,加水熬煮兩時辰,取汁浸泡布繩一日,固色可複八成”,落款日期是 “1958 年 10 月 23 日”,旁邊畫著黑陶缸熬煮的示意圖,缸的樣子和婆婆現在用的一模一樣。
    半小時後,基地門口擠滿了人 —— 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被啟星威脅的農戶,都背著石榴皮來幫忙。“林總,啟星的話咱不聽!” 農戶老秦放下半袋石榴皮,手裏還攥著張 “啟星違約單”,“他們說預定槐樹葉,結果不簽合同,咱不賣給他們!”
    婆婆站在黑陶缸旁,指揮大家往缸裏加石榴皮:“按筆記來,文火熬,別糊了!” 她的手背被陶缸燙出紅泡,卻顧不上揉,小糯米蹲在旁邊幫她添柴,柴火濺出的火星燒到婆婆的圍裙,燙出個小洞,孩子趕緊找了張石榴葉剪紙貼上:“奶奶,這樣就不疼啦!”
    與此同時,張遠帶著 “枯萎劑檢測卡” 往山區趕。車陷在泥路裏,他扛著檢測卡走了 3 裏地,鞋子沾滿泥巴。“這卡遇枯萎劑顯紫色,你們收槐樹葉時測一測!” 他把檢測卡遞給農戶,還拿出小糯米畫的 “種植日曆漫畫”,“清明育苗,夏至施肥,按這個來,槐樹葉長得好!”
    三天後,好消息接連傳來 ——120 套未完全褪色的訂單,經固色劑浸泡後,檢測顯示 “耐洗次數從 5 次提升至 15 次”,歐洲客戶撤了一半投訴;5 省 200 畝槐樹林落地,老槐樹種苗長出新芽;歐盟海關迫於 “聯盟申訴 + 漢斯遊說”,將檢測費降至 150 歐元 / 批,取消穩定性檢測;陝西竹編帶著 “啟星違約錄音” 回歸,還聯合 10 家品牌在 CraftBox 平台發起 “非遺手作維權”,要求平台恢複上架。
    基地的展廳裏,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 婆婆在教歐洲零售商熬固色劑,小糯米舉著 “雙纖維剪紙”,教大家 “燒一燒聞兩種香”;張遠在調試 “種苗生長監測係統”,屏幕上是 5 省槐樹林的實時畫麵;老秦被學員圍著,聽他講 “怎麽跟啟星鬥智鬥勇”。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舊木盒上,反射出溫潤的光。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歐洲新訂單的確認消息,漢斯的緊急電話就炸了:“CraftBox 被啟星收購了!他們把咱們的產品全下架,還置頂褪色視頻,標注‘中國手作質量警示’!15 家合作店的線上訂單全沒了!”
    運營小張拿著仿品檢測報告跑進來,臉色慘白:“啟星出了第三代合成染料!加了槐樹葉 + 石榴皮粉末,還能過咱們的檢測卡!8 家店誤收,消費者說‘連防偽都不管用了’!”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原料供應商的合**議”:“他們要壟斷老槐樹種苗!以後非合作品牌,連種苗都買不到!”
    林薇站在石榴皮堆旁,看著小糯米貼在上麵的 “雙纖維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渠道絞殺來了 —— 從線上平台到種苗供應,從合成染料升級到渠道壟斷,他們想徹底掐斷老手藝的全球銷路。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非遺原料安全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渠道 + 種苗,咱們就聯合建‘非遺手作獨立平台’、自己育苗!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渠道突圍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CraftBox”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滿了啟星的仿品筐子,車身上貼著 “正品手作”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黑陶缸(缸裏還剩半缸固色劑,帶著石榴香),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纖維 —— 隻要老手藝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聯係了基地負責種苗培育的學員小田(剛畢業的大學生,急需償還助學貸款),承諾 “雙倍工資 + 解決貸款”,要他偷出 “老槐樹種苗的育苗秘方”,而小田培育的首批種苗,下周就要運往 5 省農戶的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