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青蒿護種與檢測暗戰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轉基因棗木苗的枝幹,細弱的枝條就 “哢嚓” 斷在掌心 —— 原本粗壯的傳統棗木苗,現在細得像縫衣針,葉片發黃卷曲,根部沾著的泥土裏,還能看到淡白色的菌絲(轉基因基因導致的異常分泌物)。“10% 的苗都這樣了!” 高校研究員舉著檢測報告,紙上的 “轉基因基因片段陽性” 紅得刺眼,“30 天內不清除,剩下的 90% 傳統苗都會被汙染,到時候咱們的棗木基因就全完了!”
基地外的吵鬧聲震得窗戶發顫。200 戶農戶舉著 “還我 100 萬苗源損失” 的牌子,老秦站在最前麵,手裏攥著枯萎的傳統棗木苗,葉片一捏就碎:“啟星的轉基因苗毀了咱們的苗圃!再沒合格苗,咱們的陶窯就永遠開不了了,今年的收成全完了!”
林薇剛要說話,法院執行人員的封條 “啪” 地貼在燃料加工設備上:“根據啟星申請,現查封你方所有燃料加工設備,凍結全部賬戶!” 運營小張抱著歐盟海關的檢測通知,眼淚掉在 “5000 歐元 / 批” 的數字上:“8 家歐洲品牌又斷合作了,賬戶被凍,連配解藥的青蒿都買不了,咱們真的沒轍了……”
“苗源!咱們連苗源都沒了!” 王大姐背著半袋病弱苗衝進來,苗葉上的蟲洞密密麻麻,根部還在滲黃色的膿水:“15 個縣市就找到這點,種不活!土耳其、摩洛哥的合作方也停供了,全球燃料聯盟要散了!” 電腦屏幕上,啟星的 “仿傳統基因苗” 廣告刷屏 ——“抗汙染、易種植,全球認證,免費供應”,下麵的評論全是 “傳統棗木不行了,趕緊換轉基因苗”。
聯盟群裏的消息更讓人心沉。山西染坊發了張 “啟星轉基因苗協議” 的照片,配文 “跟著啟星,至少有苗種”;河北竹編、安徽剪紙等 5 家品牌跟著轉發,還在行業群發了 “基地傳統棗木基因序列” 的文檔,啟星的人立刻評論:“傳統基因早晚被淘汰,咱們的仿傳統基因才是未來”。
“沒未來?這是咱們老祖宗傳了近百年的棗木基因,怎麽就沒未來了!” 婆婆突然從老棗木育苗箱裏翻出個泛黃的本子,箱子上刻著 “1923”,木縫裏還沾著褐色的棗木汁液,“你爺爺 1923 年在山區,沒苗源就靠野生棗種育苗!筆記裏寫著‘野生棗種雪水浸種、沙藏 60 天,能育出抗雜菌的好苗’,還能防轉基因汙染!”
林薇趕緊接過筆記,紙頁脆得一碰就掉渣,用毛筆寫著:“霜降後采野生棗種,選顆粒飽滿者,雪水浸種 3 天(每日換水),河沙藏 60 天(每層種鋪 2 厘米沙),播種後用青蒿汁灌根,可抑製雜基因表達,苗存活率超 90%”,落款日期是 “1923 年 10 月 18 日”,旁邊畫著 “雪水浸種桶、沙藏坑” 的示意圖,連 “沙藏坑要選背風向陽處” 都標得清清楚楚。
半小時後,基地的山路上擠滿了人 —— 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之前堵門的農戶,都扛著籃子上山采野生棗種。“林總,之前是我糊塗,對不住!” 老秦放下半籃棗種,手裏還攥著張 “啟星轉基因苗檢測報告”,“我用你婆婆的青蒿汁試了,轉基因苗顯淡黃色,傳統苗顯深綠色,這就是證據!咱們一起護基因、救苗源!”
婆婆站在雪水桶旁,指揮大家浸棗種:“按筆記來,每天換雪水,別讓種籽爛了!” 她的掌心被棗刺紮出血,小糯米趕緊找創可貼幫她貼上,還在創可貼畫了個小棗木苗:“奶奶,棗木寶寶會保護你”。老人笑著把孩子抱起來,一起蹲在雪水桶旁,雪水濺得兩人褲腳全是濕痕,孩子卻笑著說 “雪水寶寶在幫棗種洗澡”。
就在這時,一輛白色轎車停在基地門口,啟星棗木苗基地的技術員阿傑從車上下來,手裏抱著個 U 盤:“林總,我是阿傑!這是啟星轉基因種子的基因序列,還有青蒿汁解藥配方!” 他的手裏攥著個老育苗箱碎片,上麵刻著 “守真” 二字,“我祖父當年教你婆婆育苗,他說‘守真就是守手作人的根’,我不能幫著啟星斷根!”
張遠立刻用基因序列研發檢測試紙,屏幕上顯示 “遇轉基因基因顯紅色” 的結果時,他激動得拍桌子:“成了!1.5 元一張,農戶都能用!” 他趕緊幫著熬製青蒿汁解藥,電腦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20 個,罐底沾著沒衝開的粉末,他的眼睛紅得像布滿血絲,卻一刻也不敢停。
小糯米的 “槐樹葉繩防偽” 也派上了用場。她把繩子係在傳統棗木苗根部,笑著說 “大家看,纏繩的是真寶寶,不纏的是假的!” 農戶們圍著苗圃,看到傳統苗的根係慢慢纏繞繩子,轉基因苗的根係卻躲開繩子,都歡呼起來:“咱們的真苗有救了!” 她的 “棗木認親小視頻” 在海外爆火,# 小糯米的基因小課堂 話題登上 15 國熱搜,10 億網友留言 “支持傳統基因,拒絕轉基因”。
三天後,好消息接連傳來 ——20 畝未汙染的傳統棗木苗經青蒿汁灌根,轉基因基因表達被抑製,葉片重新轉綠;500 斤野生棗種沙藏成功,發芽率達 92%;法院因 “阿傑提供啟星偽造專利證據”,駁回強製執行申請,歐盟海關降低檢測費至 500 歐元 / 批,8 家歐洲品牌重新恢複合作;山西染坊、河北竹編等 6 家品牌發現 “轉基因苗 3 個月枯死”,憤怒撕毀協議,帶著 “啟星威脅錄音” 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全球傳統棗木基因庫”,5 家海外合作方捐贈野生棗種,重建苗源供應鏈。
基地的棗木苗圃旁,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教農戶雪水浸種、沙藏棗種,小糯米舉著 “基因檢測試紙”,教大家 “認紅(轉基因)綠(傳統)”;張遠在調試 “全球基因溯源係統”,屏幕上是海外合作方的野生棗種培育畫麵;漢斯通過視頻連線,向歐洲品牌展示傳統棗木柴燒的陶甕,笑著說 “這就是傳統基因的生命力”;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用青蒿汁護種、用槐樹葉繩辨苗”。陽光透過棗木苗的枝葉灑下來,落在剛沙藏的棗種上,青蒿的清香混著棗木味,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 “全球傳統棗木基因庫” 的認證通知,王大姐就跑進來,臉色慘白:“啟星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傳統燃料基因檢測機構!說明年起,非合作品牌不給檢測認證,隻能用他們的轉基因燃料!咱們的海外合作方要沒認證,產品就出不了口了!”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啟星在海外申請‘傳統棗木基因專利’!把你婆婆的育苗技術改了名,要收專利費!15 家歐洲小陶窯已經收到侵權警告了!”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野生棗木保護區的合**議”:“他們要偷挖百年野生棗木,編輯超仿傳統基因苗,還在保護區放轉基因花粉,汙染野生基因庫!”
林薇站在野生棗種沙藏坑旁,看著小糯米貼在坑邊的 “槐樹葉繩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檢測 野生基因絞殺來了 —— 從檢測壟斷到野生基因汙染,從基因專利到苗源圍剿,他們想徹底掐斷傳統手作的基因根脈。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傳統棗木基因庫”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檢測、偷野生基因、搶專利,咱們就聯合建檢測機構、護野生棗木、告專利無效!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野生基因守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基因檢測”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滿了轉基因燃料檢測設備,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基因認證”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 1925 年棗種篩選竹篩(沾著棗泥,帶著爺爺的溫度),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槐樹葉繩 —— 隻要傳統基因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基地的 “全球基因庫” 捐贈的野生棗種裏,混入了 “基因沉默劑”,這批種子播種後,會在發芽後 “沉默傳統基因”,導致培育出的棗木苗看似傳統,實則木質疏鬆,無法作為燃料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