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棗榴複種與母種庫保衛戰

字數:5558   加入書籤

A+A-


    “唰 ——”
    母種複育圃裏,剛複育 5 天的 500 斤桑苗母種,突然集體停止發芽 —— 原本冒尖的嫩白芽尖,一夜之間變成褐色,輕輕一碰就斷在土裏,斷麵還滲出黏膩的褐色汁液。東南亞手**會的督查員蹲在苗旁,用鑷子夾起段死芽,臉色比鍋底還黑:“200 萬套陶甕的原料全靠這批母種育苗,現在發芽率從 90% 跌到 5%,你們要是 10 天內解決不了,不僅訂單取消,還要賠償我們 4000 萬歐元的生產線閑置費!”
    圃外的集裝箱裏,堆著剛運到的 200 噸待育苗土,全是按 “合格母種” 標準準備的,現在成了沒用的廢土。王大姐抱著一袋母種哭出聲:“昨天檢測還好好的,怎麽今天就全死了?啟星的慢性絕育劑太狠了,連一點預警都沒有!” 她的手機裏彈出土耳其楂榴基地的緊急消息:“啟星切斷了我們的母種運輸通道,說‘再不退出聯盟,就永遠別想拿到新母種’!”
    “全球母種庫的協作數據也出問題了!” 張遠的電腦屏幕上,原本實時同步的 15 國母種檢測數據,突然全部顯示 “異常”,協作通道的後台代碼裏,藏著啟星植入的病毒,“他們不僅要壟斷母種,還要破壞咱們的全球協作 —— 現在非洲、東南亞的手**會,都以為是咱們故意提供絕育母種,要集體退出聯盟!”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得發腫,電腦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到 115 個,最底下的幾個罐底結著黑垢,是他連續 56 小時沒合眼的證明。
    聯盟群裏的消息徹底崩了。山西染坊發了張 “啟星母種應急供應協議”:“4000 萬賠償咱們砸鍋賣鐵也賠不起,簽協議至少能拿到‘未絕育母種’”;河北竹編跟著附言:“全球協作都斷了,咱們再扛下去,連國際市場都沒了”;連一直堅定的摩洛哥艾草園都發來語音,帶著哭腔:“啟星威脅說,要是再跟你們合作,就銷毀我們存在全球母種庫的艾草母種,我們…… 我們隻能暫時退出了。”
    “退出?賠 4000 萬?” 婆婆突然從祠堂的樟木箱最底層,翻出個裹著絲綢的木盒,打開木盒,裏麵裝著幾十顆棗核和石榴籽的混合物,還有本封麵寫著《棗榴母種複育秘錄》的線裝書 —— 紙頁泛著深褐,是比《槐葉桑果解毒秘錄》更早的版本,“這是你太奶奶 1850 年的手劄!當年她在母種絕育的大災裏,就是用棗核混石榴籽複育,比現在的農藥還靈!”
    林薇趕緊接過手劄,泛黃的紙頁上用毛筆寫著:“取霜降後老棗核(樹齡 20 年以上)、冬至後石榴籽(選籽粒飽滿的),按棗核 1 份、石榴籽 3 份混合,磨成粗粉;加陳艾草灰水(發酵 5 年),按粉 1 份、水 4 份攪拌成糊狀;母種拌糊後,埋入摻了陶土的淨土,每天澆一次桑果汁,3 天可激活發芽;棗核遇絕育劑顯淺灰,石榴籽遇淨土顯深紅,兩者混合可中和絕育劑”,落款日期是 “1850 年 10 月 28 日”,旁邊畫著棗核石榴籽混合、拌糊的示意圖,連 “棗核要去殼留仁,石榴籽要帶膜磨粉” 都標得清清楚楚。
    “你們看!” 婆婆抓了把絕育母種,拌上棗榴糊埋進淨土,3 天後,竟冒出了嫩白的新芽,斷麵的褐色汁液也變成了透明,“這絕育劑能解!啟星的毒再狠,也鬥不過老祖宗的法子!”
    半小時後,母種複育圃裏擠滿了人。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剛要簽啟星協議的山西染坊老板,都拿著棗核石榴籽做複育糊。“林總,是我糊塗!” 染坊老板舉著剛發芽的母種,眼眶通紅,“啟星給我的‘未絕育母種’,用棗榴糊一測,棗核顯淺灰,全是帶毒的!”
    婆婆坐在陶灶旁,教大家磨棗榴粉:“按筆記來,棗核仁要磨成細粉,石榴籽帶膜磨成粗粉,這樣才能中和絕育劑!” 她的手被磨盤的木刺紮出血,血珠滴在複育糊裏,小糯米趕緊跑過來,把自己畫著棗榴圖案的創可貼貼在婆婆手上,還踮著腳幫著拌糊:“奶奶,我幫你拌,棗榴寶寶會幫咱們的!” 老人笑著把孩子抱到膝頭,一起往母種盆裏撒糊,小糯米的小手沾了滿手褐紅的糊,卻舉著陶片喊:“這個母種活了!這個能育苗!” 周圍的人看了,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 這孩子手裏的陶片,又一次攥住了救命的希望。
    就在這時,一輛黑色商務車停在圃門口,啟星母種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周棠從車上下來,手裏抱著個加密硬盤:“林總,我是周棠!這是啟星研發慢性絕育劑的核心數據,還有他們破壞全球母種庫協作通道的病毒代碼!” 她的手裏攥著份啟星的 “母種壟斷計劃”,上麵寫著 “2025 年前銷毀所有原生母種,隻留啟星轉基因母種”,“我女兒是學手作的,去年因為用了啟星的轉基因母種,熬的鑒土液全失效,她哭著說‘再也做不出真陶甕了’—— 我不能再幫他們毀手藝!”
    張遠立刻用硬盤裏的病毒代碼,研發 “絕育劑深度檢測試紙”—— 試紙遇棗榴糊後,含絕育劑的母種顯淺灰,正常母種顯深紅,1 分鍾就能出結果。他還在全球母種庫協作通道裏加了 “棗榴編碼”,每一份母種數據都綁定棗核石榴籽的發芽記錄,再也不怕被篡改:“成了!3 塊錢一張試紙,聯盟成員免費領,通道修複後,15 國的數據能實時同步!”
    小糯米的 “棗榴雙芽紋防偽” 也派上了用場。她把棗核和石榴籽嵌在陶甕內壁,再用棗榴糊在甕底畫了個極小的 “棗榴” 二字 ——“大家看,棗核和石榴籽都發芽的是純母種育的陶土,隻發芽一個的是摻了毒的;協作通道數據不對的,‘棗榴’二字會顯淺灰!” 東南亞督查員半信半疑地檢測,果然,被絕育的母種育的陶甕,“棗榴” 二字泛著淺灰,而正常母種育的陶甕,棗核和石榴籽都發了芽,“棗榴” 二字顯深紅。
    “數據是真的!母種也是真的!” 督查員當場宣布,“你們的母種複育成功,200 萬套訂單繼續,我們還要追加 300 萬歐元的母種采購!”
    小糯米的 “棗榴複種小視頻” 在海外徹底沸騰,# 中國非遺手作棗榴救母種 話題登上 140 國熱搜,480 億網友留言 “支持手藝人,抵製資本絕育母種”。聯合國非遺機構也發聲明:“啟星涉嫌研發母種絕育劑、破壞全球協作,將其列入‘全球手作黑名單’,永久禁止參與所有母種相關活動”,還把基地的 “棗榴母種複育法” 納入 “全球原生母種保護核心技術”,15 國手**會聯合簽署 “全球原生母種保護公約”,承諾共同抵製轉基因母種。
    三天後,好消息像春潮般湧來 ——200 萬套陶甕的母種育苗全部合格,東南亞的首批訂單已經發貨;張遠用 “棗榴編碼” 修複了全球母種庫協作通道,15 國的數據實時同步,再也不怕被攻擊;土耳其楂榴基地在聯盟的幫助下,打通了新的母種運輸通道,還聯合 20 家原生母種基地,給基地供 “無絕育劑母種”;山西染坊、河北竹編等品牌,發現啟星的 “轉基因母種” 育的陶土,鑒土液顯淺灰,憤怒撕毀協議,帶著 “啟星威脅錄音” 回歸,還主動幫基地整理全球原生母種檔案;連之前退出的摩洛哥艾草園,都把存在全球母種庫的艾草母種,換成了基地複育的原生種,附言 “我們要守住真手藝的根”。
    基地的全球母種庫協作中心旁,熱鬧得像過春節。婆婆在教外國研究員做棗榴複育糊、選原生母種,小糯米舉著 “棗榴雙芽紋陶甕” 教大家認純陶土;張遠在調試 “棗榴編碼協作係統”,每一份母種數據都同時存放在陶片和雲端,再也不怕被銷毀;漢斯通過視頻連線,在全球原生母種保護大會設 “棗榴複種專區”,笑著說 “這就是中國傳統手作的魂 —— 不是靠資本壟斷母種,是靠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守住每一顆原生種,守住每一代手藝人的心血!”;老秦帶著農戶在母種圃周圍巡邏,手裏拿著棗榴檢測試紙,隨時檢測母種和土壤;東南亞手**會的會長,甚至帶著攝像機來拍紀錄片,說 “要讓全亞洲的手藝人都知道,真正的母種,是能發芽、能傳代的原生種,不是資本造出來的轉基因!”
    夕陽透過協作中心的玻璃灑下來,落在剛做好的棗榴複育糊上,褐紅的糊體閃著棗核和石榴籽的光澤,暖得像婆婆冬天熬的棗榴粥。林薇摸著協作中心牆上的 “全球原生母種保護公約”,心裏滿是踏實 —— 從槐果解毒到棗榴複種,從母種絕育到全球協作,他們靠的從來不是運氣,是老祖宗埋在原生母種裏的 “命”,是全球手藝人攥在一起的 “心”,是家人之間永遠不會斷的 “情”。
    可這份踏實沒持續多久。周三淩晨,王大姐抱著太奶奶的手劄複製品衝進協作中心,聲音發顫:“啟星的人盯上真手劄了!他們雇了文物販子,計劃今晚偷祠堂裏的《棗榴母種複育秘錄》原件,還在全球母種庫的協作通道裏,埋了‘數據銷毀病毒’,12 小時後就會觸發,到時候所有原生母種的記錄都會被刪!”
    張遠的電腦也彈出警報 —— 協作通道的後台代碼裏,果然藏著新的病毒,攻擊目標是 “所有原生母種的發芽記錄和複育數據”;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聲音發顫:“啟星還聯係了幾家轉基因母種公司,計劃明天在全球手作展上,發布‘替代原生母種’的宣傳,說‘原生母種效率低,隻有轉基因種才符合現代標準’!”
    林薇走到母種圃旁,指尖輕輕碰了碰剛發芽的棗核和石榴籽,嫩白的芽尖頂著點紅,帶著勃勃生機。她突然明白,啟星從來沒放棄 —— 他們從絕育母種到破壞協作,從壟斷母種到覬覦手劄,現在又想銷毀數據、推廣轉基因種,想徹底斷絕傳統手作的 “原生根脈”,讓百年手藝再也長不出 “真苗”。
    但她看著身邊忙碌的人 —— 婆婆在給真手劄做防盜保護,小糯米在母種圃裏插 “棗榴守護符”,張遠在清除病毒代碼,老秦帶著農戶在祠堂周圍布防,漢斯在視頻裏跟 15 國手**會商量 “反轉基因宣傳”—— 又覺得心裏發暖。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真傳承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偷手劄、毀數據、推轉基因種,咱們就聯合護手劄、清病毒、護原生種!現在就到協作中心集合,手劄在,數據在,原生種在,傳承就在!”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轉基因母種”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著轉基因母種的宣傳海報,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現代母種”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手裏的棗核和石榴籽,種粒上還留著太奶奶當年選種的痕跡 —— 隻要手劄沒被偷,數據沒被刪,原生種還在發芽,傳統手作的根脈,就永遠不會斷。隻是她不知道,啟星雇的文物販子,已經混進了祠堂的維修工人裏,手裏拿著能複製手劄內容的掃描儀,而協作通道裏的病毒,還藏著 “延時觸發” 的後門,要等全球母種庫同步數據時才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