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複盤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A+A-


    聯采礦業風波平息後的第三天,陽山縣政府大會議室裏座無虛席。長條會議桌兩側,坐著全縣各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以及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空氣中彌漫著嚴肅的氣息——這是李澤嵐任職以來主持的第一次全縣性政府工作會議,距離他以代縣長身份平息小江鎮衝突不過短短一周,不少幹部還帶著對這位“京城來的代縣長”的好奇與審視。
    李澤嵐坐在主位,麵前攤著一份厚厚的文件,封麵寫著《陽山縣礦山企業監管漏洞複盤及整改方案》。他沒有急於開口,目光緩緩掃過全場,最後落在幾位副縣長身上:“先請各位副縣長,結合分管領域,說說小江鎮這次事件暴露的問題。從分管自然資源和礦場監管的王副縣長開始吧。”
    王副縣長身子微微一正,拿起麵前的發言稿,語氣有些局促:“這次聯采礦業的問題,暴露出我們在礦山企業審批和後續監管上存在嚴重漏洞。企業征地補償款拖欠近一個月,我們沒有及時發現;環保設備未按協議安裝,日常巡查也流於形式;村民多次投訴,部門間相互推諉,沒有形成監管合力……這是我的失職,後續我會牽頭整改,建立每月聯合巡查機製,確保不再出現類似問題。”
    “流於形式”四個字,讓李澤嵐眉頭微蹙,他放下手中的筆,追問道:“具體怎麽流於形式?巡查記錄拿給我看看。”
    王副縣長愣了一下,略顯尷尬地說:“之前的巡查記錄……多是企業自行上報,我們現場核查不夠深入。”
    “自行上報就是‘監管’?”李澤嵐語氣加重了幾分,“企業是利益主體,靠他們自覺遵守協議,本身就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後續巡查,必須由自然資源局、環保局、鄉鎮政府三方聯合到場,對照協議逐項核查,形成書麵報告,簽字存檔,出了問題,簽字人共同擔責。”
    接著,分管信訪和民生的劉副縣長發言,他的態度更為誠懇:“這次事件中,村民重複投訴6次卻未得到有效解決,反映出我們的信訪渠道不暢通,問題處置效率低下。鄉鎮信訪辦對村民訴求‘隻登記、不跟蹤’,縣級部門缺乏督辦機製,導致小矛盾拖成大衝突。後續我會推動‘民情議事室’全覆蓋,要求每個村每周召開訴求協調會,縣級層麵建立信訪督辦台賬,逾期未解決的,直接問責相關負責人。”
    李澤嵐微微點頭,在筆記本上寫下“信訪督辦台賬”幾個字,又看向分管公安和應急管理的張副縣長:“張副縣長,說說現場處置的問題。村民攜帶汽油彈、鐮刀等危險器械圍堵工地,前期預警為何缺失?民警和幹部受傷後,為何無法及時撤離?”
    張副縣長臉色有些凝重:“前期預警方麵,小江鎮派出所雖然接到了企業關於村民恐嚇勒索的報警,但對事態升級預判不足,沒有及時向上級匯報;現場處置時,由於缺乏應急預案,警力調配不及時,加上村民用樹枝、汽油和碎玻璃封堵出口,導致傷者無法及時撤離。後續我們會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鄉鎮派出所與縣公安局的聯動,確保半小時內完成警力增援,同時配備破拆、急救設備,避免出現‘困守’局麵。”
    幾位副縣長發言完畢,李澤嵐合上文件,語氣嚴肅:“剛才各位都提到了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小江鎮的衝突,不是偶然,是長期以來監管缺位、作風漂浮、漠視群眾訴求導致的必然結果。從今天起,全縣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基層治理整改月’活動,重點抓好三件事。”
    他豎起手指,逐一說道:“第一,全麵排查全縣礦山、工廠等重點企業,尤其是涉及土地流轉和民生利益的項目,對照協議核查補償款發放、環保措施落實、用工承諾履行情況,發現問題的,限一周內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關停。這項工作由王副縣長牽頭,自然資源局、環保局配合。”
    “第二,推動‘民情議事室’在全縣23個行政村全覆蓋,劉副縣長負責製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議事流程、訴求處置時限和問責機製,要求各鄉鎮在15天內完成建設,我會隨機抽查,發現‘擺樣子’的,嚴肅處理鄉鎮主要負責人。”
    “第三,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張副縣長牽頭,聯合各鄉鎮製定針對征地糾紛、企業矛盾等常見衝突的處置流程,組織全縣鄉鎮幹部和民警開展應急演練,確保遇到問題能快速響應、妥善處置。”
    說到這裏,李澤嵐話鋒一轉,目光落在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身上:“接下來的一個月,我的工作重點會放在鄉鎮調研上。我會逐個鄉鎮走訪,不僅要看企業、看項目,更要去村裏的‘民情議事室’,聽村民說心裏話;要去田間地頭,了解大家的生產生活困難。每個鄉鎮,我會留出半天時間,專門召開村民座談會,你們不用提前安排,不用‘篩選’村民,我要聽最真實的聲音。”
    這話一出,會場裏有些騷動。以往上級領導下鄉調研,多是鄉鎮提前踩點、安排“示範村”“示範戶”,像李澤嵐這樣要求“聽最真實的聲音”的,並不多見。不少鄉鎮幹部臉上露出了難色,尤其是小江鎮黨委書記張建軍,更是坐立不安——他擔心李澤嵐再揪出其他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澤嵐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補充道:“我調研不是為了挑刺,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們要是藏著掖著,問題隻會越積越多,最後還是要出大事。與其等到矛盾爆發,不如現在主動整改。調研結束後,每個鄉鎮要提交一份問題清單和整改方案,由各位副縣長根據分管領域審核把關,我親自督辦。”
    會議進行到尾聲,李澤嵐看向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周明:“周主任,把我的調研行程表發給各鄉鎮,除了必要的工作匯報,不要搞迎來送往,更不能影響村民正常生產生活。中午就在鄉鎮食堂吃工作餐,標準不能超過20元人,誰要是鋪張浪費,別怪我不給麵子。”
    散會後,各鄉鎮幹部紛紛走出會議室,議論聲此起彼伏。小江鎮黨委書記張建軍主動留下來,走到李澤嵐麵前,語氣誠懇:“李縣長,這次小江鎮的事,給縣裏添了麻煩,也讓我認識到了工作中的不足。您調研的時候,要是發現我們鎮還有其他問題,盡管批評,我們一定全力整改。”
    李澤嵐看著他,臉上露出一絲緩和的神色:“知道不足就好,整改不是一句空話,要落到實處。你們鎮的‘民情議事室’建得最早,要做出樣子,讓其他鄉鎮學習。後續礦場的補償款發放、崗位招聘、環保設備運行,也要持續跟進,不能再出任何紕漏。”
    “您放心,我們已經安排了專人盯著聯采礦業,每天都會去工地和村裏了解情況,確保所有承諾都兌現。”張建軍連忙保證。
    這時,王副縣長也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份文件:“李縣長,這是我剛整理的全縣礦山企業名單,共有12家,其中5家涉及土地流轉,我已經安排人明天開始逐一排查,爭取一周內完成初步核查。”
    李澤嵐接過名單,翻了幾頁,滿意地點頭:“好,排查時要仔細,尤其是補償款發放記錄,要和村民的銀行流水核對,不能隻看企業提供的憑證。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會議結束後周明把李澤嵐的調研行程表就發到了各鄉鎮。表格上清晰地寫著每個鄉鎮的調研時間、地點和內容:第一天去小江鎮,上午查看聯采礦業整改情況,下午召開村民座談會;第二天去大塘鎮,重點了解農業合作社運營和農戶增收問題;第三天去嶺背鎮,調研生態旅遊項目進展……行程緊湊,沒有任何“空閑”時間。
    周明看著行程表,有些擔心地說:“李縣長,一個月跑遍12個鄉鎮,每天都安排得這麽滿,您身體能吃得消嗎?要不要適當調整一下,留些休息時間?”
    李澤嵐笑著擺擺手:“沒事,我在部委的時候,經常下基層調研,早就習慣了。現在剛到陽山,不盡快摸清情況,怎麽能做好工作?基層是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裏,隻有腳踩在泥土裏,才能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麽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