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歲月5
字數:8047 加入書籤
縣委大院的信訪接待室就傳來了此起彼伏的喧鬧聲。李澤嵐剛走進辦公樓,就看見秘書小張抱著一摞文件,神色慌張地從樓梯口跑過來,額頭上還沾著細汗:“李書記,惠民佳苑的業主來了二十多人,堵在信訪接待室門口,說要反映物業亂收費的問題,情緒特別激動,有幾位老人還差點跟保安起衝突,信訪局的王局長正陪著笑臉安撫,快攔不住了。”
“惠民佳苑?”李澤嵐停下腳步,眉頭瞬間皺了起來。他對這個小區有印象——那是張北近年重點打造的安置小區,剛完成最後一批業主入住沒多久,住的大多是從偏遠鄉鎮進城置業的農戶,還有老城區拆遷的居民,總共12棟樓,680戶人家,不少人是掏空了半輩子積蓄才在這裏安了家。“先別慌,讓信訪局的同誌把人請到一樓的大接待廳,給每個人倒杯溫水,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別讓他們在門口站著受涼。”他一邊說,一邊轉身回辦公室,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隨手抓起放在桌角的筆記本——上麵還夾著上次信訪局提交的“民生訴求簡報表”,惠民佳苑的物業問題被簡單提了一句,當時標注的是“待跟進”,沒料到矛盾會這麽快激化。想起市委書記趙振邦調研時說的“基層治理最忌‘空轉’,小事拖成大事,民心就涼了”,李澤嵐的腳步不由得加快了些,連水杯都忘了拿。
大接待廳裏,空氣裏彌漫著一股焦慮的氣息。幾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坐在長椅上,手裏緊緊攥著卷邊的繳費單,嘴裏還在不停念叨著“這日子沒法過了”;幾位中年業主則圍著信訪局長王磊,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委屈,有人手裏還拿著手機,屏幕上是小區裏汙水橫流的照片。看到李澤嵐走進來,原本嘈雜的大廳瞬間安靜了下來,隨即又有幾位業主湧了上來,腳步急促,聲音裏帶著壓抑不住的委屈:“李書記,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啊!這物業太欺負人了,我們莊稼人進城過日子,省吃儉用的,哪禁得住他們這麽亂收費!”
人群中,一位穿著藍色工裝、袖口還沾著機油的中年男人往前站了站,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臉上帶著幾分拘謹,卻還是鼓起勇氣開口:“李書記,我叫陳紹安,是惠民佳苑3號樓的業主,也是大家推的代表。您看,這是我們的物業費繳費單。”他遞過來一張被反複折疊、邊緣已經磨損的紙張,上麵用打印體和手寫體密密麻麻地列著各項費用,“當初買房的時候,我們跟物業簽的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物業費是1.53元一平米,包含電梯維護、公共照明、化糞池清理這些公共服務,屬於‘包幹製’。結果從年初開始,物業突然說要單獨收電梯維保費,每年360塊錢一戶;上個月又加了‘公共照明費’,每月20塊;前幾天收物業費的時候,還額外收了‘垃圾清運加急費’,說‘現在人工貴,不加錢就清理不及時’。我們跟他們理論,他們就拿‘合同裏沒寫清楚’當借口,還說‘不想交就別住這兒’!”
陳紹安越說越激動,又點開手機裏的相冊,翻出一連串照片:第一張是小區單元樓前的化糞池,黑色的汙水漫過路麵,還漂浮著塑料袋、菜葉等垃圾,旁邊的垃圾桶已經溢出來,幾隻蒼蠅在上麵盤旋;第二張是電梯裏的場景,內壁上貼著好幾張廣告,卻沒有任何維護記錄公示;第三張是小區的停車場,密密麻麻停著車,卻看不到任何收費公示牌。“李書記,您再看這個——我們小區地下加地上一共628個公共車位,物業隻在門口公示了115個車位的租金收入,說‘這些是對外出租的,剩下的是業主自用車位,沒有收入’。可實際上,剩下的500多個車位裏,有300多個都租給了附近商場的員工,每天都有外來車輛進進出出,我們業主自己的車有時候都沒地方停!我們問物業這些租金去哪兒了,他們要麽說‘用於小區設施維修’,要麽就說‘這是公司機密,不能對外公開’,連個明細都不給我們看!”
李澤嵐接過繳費單和手機,走到大廳的長椅旁蹲下來,一邊仔細翻看每一項收費記錄,一邊讓陳紹安把入住後的遭遇慢慢說清楚。原來惠民佳苑全部入住以來,業主們就沒少跟物業打交道——冬天供暖不達標,室溫隻有16度,物業說是“管道老化”,修了半個月也沒修好;春天小區綠化澆水不及時,剛種的樹苗死了一半,物業說是“天氣太旱”;到了夏天,化糞池堵塞、電梯頻繁故障的問題又冒了出來。業主們早就想組建業委會,可兩次籌備都失敗了:第一次是入住初期,業主們剛報名,物業就挨家挨戶敲門,說“業委會沒用,還會跟物業鬧矛盾”,不少老人被說動,退出了籌備組;第二次是幾個月前,籌備組好不容易收集了一半業主的簽名,物業又突然說“部分業主的簽名是代簽的,不符合規定”,硬是把籌備工作擱置了。
“我們大多是從農村來的,以前在村裏住,有事兒找村支書就行,進城了才知道,連個說理的地方都難。”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娘擦了擦眼角,聲音帶著哽咽,“我兒子在外地打工,我帶著孫子在這兒住,每個月就靠兒子寄的兩千塊錢過日子。物業多收的這些費用,夠我跟孫子半個月的生活費了。前幾天我去找物業理論,他們的人還跟我說‘沒錢就別住小區’,您說這叫什麽話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澤嵐站起身,走到大廳中央,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業主,語氣堅定而誠懇:“大家的訴求我都聽明白了,總結下來就是三件事:第一,物業費要嚴格按合同執行,違規收取的費用必須全額退還;第二,小區公共車位的收益要徹底清算,每一筆錢的去向都要公示,不能有任何貓膩;第三,盡快幫大家把業委會建起來,以後小區的事,大家自己當家作主,不用再看物業的臉色。”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這些事看著是‘小事’,但關係到大家每天的日子能不能舒心,關係到大家對‘進城安家’的期待能不能實現。我今天在這裏給大家表個態,一周之內,一定給你們一個初步答複;半個月之內,把違規收費的錢退到大家手裏;一個月之內,幫你們把業委會的籌備工作推進到投票階段。絕不會讓大家的訴求石沉大海,更不會讓大家寒心。”
說完,他讓信訪局的工作人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登記表,上麵列著“業主姓名、房號、聯係方式、具體訴求、涉及金額”等欄目,親自走到每位業主麵前,看著他們填寫,遇到視力不好的老人,還幫著念表格內容。“大家把聯係方式寫清楚,後續有進展,我們會第一時間跟你們溝通;要是還有沒說到的訴求,也可以隨時打民生熱線,報上你們的房號,接線員會優先處理。”
送走業主們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李澤嵐沒顧上吃午飯,直接在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讓辦公室通知民政、住建、紀委、街道辦、市場監管局的負責人,半小時內必須到齊。會議室裏,空調還沒來得及打開,悶熱的空氣裏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李澤嵐把業主提供的繳費單、照片和登記表攤在會議桌上,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桌麵:“惠民佳苑的問題,表麵上是物業亂收費、服務缺位,本質上是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裏’的梗阻。這些業主大多是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的居民,他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進城,我們要是連他們的居住問題都解決不好,不僅會寒了民心,更會影響咱們張北‘城鄉融合發展’的推進——以後誰還願意相信咱們的政策,願意來縣城發展?”
他當場宣布成立“惠民佳苑問題專項工作組”,由自己任組長,陳明任副組長,明確各部門的職責:
住建局:負責核查富邦物業公司的資質和收費標準,對照《物業服務合同》和《張北縣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梳理違規收費項目,計算應退還的金額;同時對小區的公共設施進行全麵排查,包括電梯、化糞池、排汙管道、路燈等,出具整改方案和時間表。
民政局:派2名業務骨幹駐點惠民佳苑所在的新華街道辦,全程指導業委會組建工作,從業主報名、資格審核、候選人選舉到投票流程,都要嚴格按照《物業管理條例》執行,避免物業幹預;同時製作通俗易懂的《業委會組建指南》,發放到每位業主手中。
紀委監委:成立專項核查組,介入調查小區公共車位、廣告位等公共收益的去向,調取富邦物業公司近三年的財務賬目和銀行流水,重點核查是否存在挪用、侵占業主收益的情況,一旦發現違紀違法問題,嚴肅查處。
新華街道辦:負責搭建溝通平台,每周組織一次業主代表、物業公司、社區居委會的三方會談,及時通報問題解決進展;同時安排社區工作人員逐戶回訪,核實業主反映的問題,確保沒有遺漏。
市場監管局:對富邦物業公司的收費行為進行監督,若發現存在價格欺詐、強製收費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我給大家定個規矩:從今天開始,每天下午五點,各部門要向工作組提交工作進展報告;每周五下午召開推進會,誰要是推諉扯皮、延誤進度,我第一個找他問責。”李澤嵐看著在場的負責人,語氣嚴肅,“咱們要學鄰縣滸溪社區的‘三單管理’模式,把‘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進度清單’都列清楚,每解決一個問題,就銷一個號,絕不能讓問題‘懸在空中’。”
散會後,李澤嵐帶著住建局局長王浩直奔惠民佳苑小區。車子剛拐進小區所在的街道,就看到路邊停著好幾輛外來車輛,幾位穿著商場製服的工作人員正往小區裏走。“這些應該就是租小區車位的商場員工。”王浩指著那些人,語氣帶著不滿,“按規定,小區公共車位優先滿足業主需求,對外出租必須經過業主同意,還要公示租金收入,他們這明顯是違規操作。”
走進小區大門,眼前的景象比業主們描述的還要糟糕:靠近3號樓的路麵上,黑色的汙水從化糞池井口溢出來,順著地勢流到路邊的綠化帶裏,散發著刺鼻的臭味;幾棟樓的電梯口貼著“維修中”的通知,卻看不到維修人員的身影;小區的綠化帶裏,散落著垃圾和枯萎的樹苗,原本應該是休閑區的地方,堆著物業公司的廢舊家具。幾位業主看到李澤嵐,趕緊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李書記,您可來了!剛才物業的人還說‘你們找書記也沒用’,您可得給我們評評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澤嵐走到化糞池邊,蹲下來查看情況,發現井口的蓋子已經損壞,汙水正不斷往外滲。“為什麽不及時維修?”他問跟在後麵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對方支支吾吾地說:“我們已經報給公司了,還在等審批……”“審批要等多久?”李澤嵐追問。對方低下頭,小聲說:“不知道,可能得一周吧。”
“不行,今天必須清理幹淨。”李澤嵐站起身,拿出手機給富邦物業公司的總經理張衛國打了電話,語氣不容置疑,“張經理,我是李澤嵐。惠民佳苑的化糞池已經溢了半個月,你們還在等審批?現在立刻派清理隊過來,下午五點之前必須把汙水清理幹淨,把井口修好;另外,小區的電梯今天之內必須恢複運行,要是業主晚上回家沒電梯用,你這個經理也別當了。”
電話那頭的張衛國連聲答應:“李書記,我馬上安排,保證按時完成!”
掛了電話,李澤嵐又跟著業主們去看了地下停車場。停車場裏,不少車位上停著外來車輛,擋風玻璃上貼著“商場專用”的紙條。“這些車位都是我們業主的公共財產,憑什麽讓外人用?”一位業主氣憤地說,“我們自己的車有時候停在路邊,還會被交警貼罰單,物業卻不管不顧。”李澤嵐讓王浩拿出手機,對著這些車輛和“商場專用”的紙條拍了照:“這些都是證據,後續紀委核查的時候會用到。”
當天下午,專項工作組就進駐了惠民佳苑。住建局的工作人員分成兩組,一組逐戶核對收費記錄,一組對公共設施進行排查;民政局的駐點人員在社區活動室設了“業委會籌備谘詢點”,剛擺好桌子,就有不少業主圍過來谘詢;紀委的工作人員則直接去了富邦物業公司的辦公室,調取財務賬目。
接下來的幾天,工作組的進展每天都在更新:
第一天,住建局就梳理出物業的三項違規收費:電梯維保費、公共照明費、垃圾清運加急費,涉及金額12.6萬元,涉及業主623戶;同時排查出小區的5部電梯中有3部存在故障,20個化糞池中有8個需要清理。
第二天,紀委的工作人員發現,富邦物業公司近三年的公共收益累計198萬元,其中僅有30萬元用於小區維護,剩下的168萬元被挪用,部分資金轉到了張衛國的私人賬戶,還有部分用於給公司員工發福利。
第三天,民政局的駐點人員已經收集到58位業主的業委會籌備報名,還組織了第一次籌備組會議,選舉出5位籌備組組長,負責後續的候選人推薦工作。
一周後,惠民佳苑小區門口立起了一塊兩米多高的“陽光公示牆”,用紅色和黑色的字體清晰地列出了三項內容:
1. 違規收費整改清單:詳細列出了電梯維保費、公共照明費等違規項目的退還金額和時間表,明確“將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退還到業主的繳費賬戶”;
2. 公共收益清算進展:公示了近三年公共收益的收支明細,以及紀委對挪用資金的追回情況,“目前已追回120萬元,剩餘48萬元將在近期追回,全部存入業主公共賬戶”;
3. 業委會籌備動態:公布了籌備組的成員名單、聯係方式,以及候選人推薦的時間和方式,“近期接受候選人報名,後續舉行業主投票”。
公示牆前,每天都有不少業主駐足查看。一位老大娘拿著手機,對著公示牆上的退款時間表拍了照:“我兒子在外地,我得給他看看,讓他也放心。沒想到咱們書記真能說到做到,這錢真能退回來。”
退款到賬那天,不少業主收到了銀行的退款短信。陳紹安收到短信後,第一時間給李澤嵐打了電話,聲音裏滿是激動:“李書記,錢退回來了!360塊的電梯維保費,一分不少!太謝謝您了!”
李澤嵐笑著說:“這是你們應得的,不用謝我。後續業委會選舉的時候,記得積極參與,以後小區的事就靠你們自己當家作主了。”
當天下午,李澤嵐再次來到惠民佳苑,看到小區的變化不由得欣慰:化糞池已經清理幹淨,井口蓋了新的蓋子;電梯恢複了運行,內壁上的廣告被換成了業委會籌備的公示;停車場裏的外來車輛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業主專用車位”的標識;小區的綠化帶裏,新種的樹苗已經栽好,幾位業主正自發地給樹苗澆水。
“李書記,您看,咱們小區現在多幹淨!”陳紹安陪著李澤嵐在小區裏散步,語氣裏滿是自豪,“以前我們總覺得,老百姓遇到事沒人管,現在才知道,隻要找對了人,真能解決問題。”他指著不遠處的社區活動室,“民政局的同誌還在給我們培訓呢,教我們怎麽看物業的財務報表,怎麽用法律武器維權,以後再也不怕被物業糊弄了。”
李澤嵐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活動室的窗戶裏亮著燈,隱約能聽到裏麵傳來的講解聲。“這就對了。”他點點頭,“成立業委會隻是第一步,關鍵是要讓大家學會自己管理小區。後續有什麽困難,隨時找社區,找街道辦,縣委永遠是你們的後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說著,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走過來,笑著對李澤嵐說:“李書記,謝謝您啊!以前我下班回來,小區裏又髒又亂,孩子都不敢在樓下玩。現在好了,路麵幹淨了,電梯也安全了,晚上帶孩子出來散步都踏實多了。”孩子在媽媽懷裏咿呀學語,伸出小手指著遠處的滑梯,眼裏滿是歡喜。
離開小區時,夕陽正緩緩落下,給惠民佳苑的樓房鍍上了一層暖黃的光暈。幾位老人坐在小區的長椅上聊天,孩子們在廣場上追逐嬉戲,笑聲順著風飄得很遠。李澤嵐看著這一幕,心裏泛起一陣暖意——基層治理從來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把化糞池清幹淨,把物業費算明白,把業主的訴求回應好,可這些“小事”,恰恰是老百姓最在乎的事。
回到縣委,組織部長李偉拿著一份幹部培訓材料走進來:“李書記,市委黨校的鄉村振興專題班馬上就要開課了,這是咱們選的20名年輕幹部的名單,我把惠民佳苑的案例整理成了教學素材,還請了民政局的同誌給他們講業委會組建的流程,讓他們多學學怎麽處理基層矛盾。”
李澤嵐接過材料,翻了翻,裏麵不僅有案例介紹,還有工作組的分工表、進展時間表,甚至還有業主的反饋記錄。“做得很細致。”他點點頭,“讓這些年輕幹部好好學學,明白基層工作不是坐在辦公室裏看報表,而是要走到老百姓中間,聽他們的訴求,幫他們解決難題。惠民佳苑的事雖然小,但裏麵藏著基層治理的大道理——隻要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想起紀委剛送來的核查報告,富邦物業的張衛國因挪用資金已被立案調查,物業公司也被列入了失信名單,正在啟動更換流程。而民政局那邊傳來消息,惠民佳苑的業委會候選人報名已經結束,共選出了15位候選人,都是熱心腸、有能力的業主,其中還有兩位是退休的老幹部,懂政策、會管理,籌備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
傍晚,李澤嵐接到了趙振邦的電話。電話裏,趙振邦的聲音透著讚許:“澤嵐,惠民佳苑的事我已經聽說了,市委辦還專門整理了你們的經驗材料,準備在全市推廣。你們的做法很好,既解決了具體問題,又建立了長效機製,還教會了老百姓自己維權,這才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
“都是在市委的指導下推進的。”李澤嵐謙虛地說,“後續我們還會對全縣的安置小區進行排查,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