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水下取證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京城來客帶來的震動,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麅子屯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接下來的兩天,屯子裏外都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緊張與忙碌。縣裏派來的公安人員加強了巡邏,尤其是碼頭區域,閑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李主任親自坐鎮屯委會,協調著各項準備工作。
郭春海則帶著“蛟龍號”的全體船員,對船隻進行了出海以來最徹底的一次檢修和維護。柴油機、絞盤、空壓機、潛水設備、通訊係統……每一個部件都反複檢查測試,確保萬無一失。老崔幾乎長在了機艙裏,連他那顆標誌性的金牙都仿佛蒙上了一層油汙,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格帕欠和二愣子則帶著人仔細清理、保養潛水服和配套裝備,檢查每一寸“臍帶”和信號繩,氣氛嚴肅得如同大戰前的準備。
與此同時,陳教授和他的助手也沒閑著。他們在臨時征用的屯委會辦公室裏,鋪開了大幅的海圖和水下地形草圖,與郭春海、格帕欠反複核對沉船的具體坐標、深度、周邊海流情況以及他們之前探查到的船體結構細節。陳教授的問題極其專業和細致,從海底底質到能見度範圍,從可能遇到的海洋生物到水下作業的最佳時間窗口,事無巨細,一一詢問記錄。
“郭船長,根據你們的描述,船體木質腐朽嚴重,結構很不穩定。”陳教授推了推厚厚的眼鏡,語氣凝重,“這次水下取證,我們的首要原則是安全,其次是盡量不破壞遺址原貌。我們的目標是獲取足以確認沉船年代、性質和價值的關鍵證據,而不是進行大規模發掘。”
郭春海點頭表示明白:“教授,您放心,我們一定嚴格按照您的指示操作。”
第三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海麵上還籠罩著一層薄霧。一支特殊的船隊悄然駛離了綏芬河碼頭。打頭的正是“蛟龍號”,船上除了原班船員,還搭載著陳教授和他的助手。緊隨其後的,是一艘海軍派出的中型巡邏艇,上麵有數名經驗豐富的海軍潛水員和必要的警戒、支援設備。張參謀長坐鎮巡邏艇指揮。
海風凜冽,吹得人臉頰生疼。但兩艘船上的人都精神抖擻,目光堅定。郭春海親自操控著“蛟龍號”的舵輪,按照記憶和導航設備,朝著那片隱藏著秘密的海域駛去。陳教授則顯得有些興奮和焦急,不停地在駕駛室和甲板之間踱步,時而舉起望遠鏡眺望海麵。
經過幾個小時的航行,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海域終於出現在眼前。海水呈現出深邃的墨藍色,與周圍的海域色調明顯不同,仿佛在昭示著下方的不同尋常。
“就是這裏了。”郭春海下令停車,拋錨。巡邏艇也在不遠處下錨警戒,張參謀長通過無線電與郭春海保持著聯係。
“開始吧!”陳教授深吸一口氣,對郭春海說道。
甲板上,氣氛瞬間緊張起來。這次的水下作業,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它不僅僅是為了漁獲,更是為了揭開一段塵封的曆史。
首先下水的是海軍的兩名潛水員。他們裝備精良,動作規範,主要負責對沉船遺址周邊進行安全巡查,確認沒有異常情況,並設立警戒浮標。他們下水後不久,便通過水下通訊係統報告:“周邊安全,未發現可疑人員或設備。遺址位置確認,與提供坐標一致。”
收到安全確認後,真正的取證工作即將開始。這次下水的是格帕欠和一名叫做王海軍的海軍潛水員搭檔。陳教授反複叮囑他們:“你們的任務,是進入之前發現的船體裂縫內部,尋找帶有明確年代信息的器物,比如帶有紀年款的瓷器、銅錢,或者船上的銘牌、日誌如果還有殘留的話)。同時,用攜帶的水下相機,對船體內部結構進行盡可能詳細的拍攝。記住,動作一定要輕,絕不能破壞船體結構!”
“明白!”格帕欠和王海軍異口同聲。他們互相檢查了彼此的裝備,尤其是通訊設備和攝像設備。
在眾人的注視下,兩個身影沿著舷梯緩緩沒入冰冷的海水中。郭春海在駕駛室,緊盯著水下攝像機傳回的模糊畫麵和通訊器。陳教授則守在旁邊,拿著筆記本,準備隨時記錄。
“深度六十米……能見度大概三到四米……”格帕欠的聲音透過雜音傳來。
“發現定位杆……正在靠近船體裂縫……”
“裂縫比我們上次看的時候,好像又大了一點……泥沙有輕微流動……”
聽著匯報,陳教授的眉頭緊鎖,顯然對遺址的保存狀況頗為擔憂。
格帕欠和王海軍小心翼翼地遊到那道巨大的裂縫邊緣。裂縫內部幽暗深邃,如同巨獸張開的嘴巴。他們調整好頭盔上的燈光,一前一後,謹慎地遊了進去。
駕駛室裏的屏幕畫麵頓時變得昏暗搖晃起來,隻能看到燈光照射範圍內的事物。腐朽的船板,扭曲的龍骨,散落的、被海生物覆蓋的雜物……時間在這裏仿佛凝固了,又仿佛在加速摧殘著一切。
“發現大量瓷器碎片……堆積在一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邊有一些完整的器物!像是罐子……被泥沙半埋著……”
“小心頭頂,有斷裂的梁木……”
格帕欠和王海軍一邊搜索,一邊通過通話器低聲交流著情況。他們的動作極其輕柔,生怕引起任何坍塌。王海軍主要負責警戒和協助,格帕欠則憑借之前探查的經驗,重點搜尋可能存放重要物品的艙室區域。
突然,格帕欠的燈光定格在了一處被壓艙石和破碎木板掩埋的角落。那裏似乎有一個不同於周圍散碎瓷器的、相對完整的輪廓。
“這裏有發現!”格帕欠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像是一個箱子……木頭的,已經快爛完了,但裏麵好像有東西!”
陳教授在船上立刻坐直了身體,對著話筒喊道:“小心清理!注意觀察!”
格帕欠示意王海軍穩住周圍環境,自己則用戴著手套的手,極其小心地拂開覆蓋在上麵的腐朽木屑和泥沙。隨著清理,一個黑褐色的、表麵布滿腐蝕孔洞的金屬件顯露了出來,旁邊還散落著幾枚同樣鏽蝕嚴重的圓形方孔銅錢。
“有一個鏽死的金屬箱角……還有銅錢!”格帕欠報告道,他嚐試著想將銅錢拾起,但輕輕一碰,那銅錢就幾乎要碎裂開來,隻能勉強看清上麵模糊的“xx通寶”字樣。
“銅錢!太好了!盡量看清上麵的字!”陳教授激動地喊道。
格帕欠湊近了,用燈光仔細照射,艱難地辨認著:“好像……是‘嘉靖通寶’!”
“嘉靖!明代嘉靖年間!”陳教授幾乎要歡呼起來,這與他之前對瓷器的判斷完全吻合!這為沉船的斷代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證據!
“再看看箱子附近!有沒有其他東西?比如文書?印章?”陳教授急切地追問。
格帕欠和王海軍又在周圍仔細搜尋了一番,可惜,除了那個鏽蝕殆盡的金屬箱角和散落的嘉靖通寶,並未發現紙張或皮革等易腐材質的物品留存。
“沒有發現文書類物品。”格帕欠遺憾地報告。
陳教授雖然有些失望,但嘉靖通寶的發現已經讓他非常滿意。“好!很好!現在,對船體內部結構進行拍攝,重點是龍骨連接處、船板構造和那個裂縫的內部情況!”
格帕欠和王海軍立刻行動起來,舉起水下相機,對著關鍵部位進行多角度拍攝。閃光燈在水下一次次亮起,記錄下這艘沉睡數百年的古船內部最真實的樣貌。
就在這時,王海軍突然發出警告:“注意!右後方有泥沙鬆動!小心塌陷!”
格帕欠反應極快,立刻停止拍攝,和王海軍一起迅速但有序地向裂縫出口撤退。幾乎在他們退出裂縫的下一秒,一小塊原本就搖搖欲墜的船板夾雜著泥沙,“轟”地一聲塌落下來,揚起了大片的渾濁。
駕駛室裏,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人員安全!已退出裂縫!”格帕欠及時報告。
陳教授長長舒了一口氣,連聲道:“安全就好!安全就好!”
取證工作基本完成。格帕欠和王海軍按照程序,開始緩慢上浮,進行必要的減壓。他們帶回來的,不僅是腦海中的記憶,還有相機裏珍貴的影像,以及那幾枚勉強保存下來的嘉靖通寶被小心地放在特製的樣品袋裏)。
當格帕欠和王海軍安全回到甲板,卸下裝備,將那裝著嘉靖通寶的樣品袋交給陳教授時,老教授的手都在顫抖。他捧著那幾枚鏽跡斑斑的銅錢,如同捧著絕世珍寶,眼眶甚至有些濕潤。
“找到了……終於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嘉靖沉船……這是一艘明代嘉靖年間的商船啊!”他喃喃自語,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孫副館長和張參謀長通過無線電得知了取證成功的消息,也紛紛表示祝賀。張參謀長特別表揚了海軍和“蛟龍號”潛水員的出色表現和協作精神。
郭春海看著疲憊卻滿臉成就感的格帕欠,看著激動不已的陳教授,心中也充滿了欣慰。這次水下取證,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獲取了關鍵證據,更重要的是,證明了他們這支“雜牌軍”與專業隊伍協作的能力,為後續可能更複雜的考古發掘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蛟龍號”和巡邏艇開始返航。夕陽的餘暉灑在海麵上,泛起金色的粼光。來時帶著緊張與未知,歸時帶著收獲與希望。那艘沉睡的嘉靖商船,它的麵紗已經被揭開了一角,更多的秘密,還在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守護。而郭春海和他的“蛟龍號”,已然成為這把開啟曆史之門的鑰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歡重生83:帶兄弟趕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3:帶兄弟趕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