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南北派對決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A+A-


    陳凡站在參賽候場區,聽見外麵響起掌聲,王浩已經登台。
    透過幕布縫隙,他看見王浩捧著佛像,中山裝的盤扣一絲不苟,腕間的和田籽料在射燈下泛著暖光。
    “他很從容。”葉敏遞來溫水說道:
    “或許他真有底氣。”
    “他的底氣,來自北派的規矩。”陳凡喝了口水說:
    “可文物不會說謊。”
    紹憶欣幫他整理領結說:
    “凡哥,你記得嗎?小時候你蹲在爺爺的古董店,看他用放大鏡看瓷器,一看就是半天。
    那時候你說:‘爺爺,這些花紋好像會說話’。”
    陳凡笑了。
    記憶裏,爺爺的老花鏡蒙著茶漬,卻能把永樂青花的蘇麻離青料看得分明:
    “文物會說話,就看你能不能聽懂。”
    幕布外傳來主持人的聲音:“接下來,有請南派代表陳凡登場!”
    陳凡深吸一口氣,邁步上台。
    聚光燈打在身上,他看見評委席上的李老朝他點頭。
    台下的葉敏和紹憶欣攥著拳頭,王浩站在對麵,目光如炬。
    王浩率先開口,聲音渾厚:
    “這尊佛像,是我二十年前從普濟寺收的。胎體為唐代白胎,鎏金用傳統磨金法,螺髻以生漆貼金,典型的盛唐密宗造像。”
    評委們湊近觀察,有人小聲讚歎:“胎質確實像唐代的。”
    陳凡上前,目光落在佛像右手上。
    他的神瞳悄然啟動,微觀視野裏,指尖的磨損痕跡清晰可見:
    不是千年供奉的自然包漿,而是用800目砂紙反複打磨的劃痕。
    “王老師,”陳凡的聲音平穩,“這尊佛像不是唐代的。”
    全場寂靜。
    王浩挑眉:“哦?陳先生有何高見?”
    “有三處破綻。”陳凡指向佛像的手勢:
    “第一,唐代密宗佛像的‘無畏印’,拇指與中指需相扣成環;
    這尊的中指翹起,是宋代禪宗‘說法印’的特征。”
    台下有人倒吸冷氣。
    李老湊近看,點頭:“確有差異。”
    “第二,”陳凡轉向佛像衣紋:
    “唐代佛像衣紋是‘曹衣出水’,線條貼體流暢;
    這尊的衣紋翻卷如波浪,是宋代‘吳帶當風’的技法。”
    “第三,”他指向佛像腳踝的金層:
    “唐代磨金法鎏金層薄而勻,這尊的金層厚達0.05毫米,邊緣有電動工具刮擦的痕跡,用光譜儀檢測,還能查出現代鍍金材料的成分。”
    王浩的臉沉了下來:“陳先生,你這是雞蛋裏挑骨頭!”
    “還有更關鍵的。”陳凡從工具箱取出便攜式光譜儀,對準佛像螺髻:
    “唐代佛像的螺髻用生漆貼金箔,胎體是漆胎;
    這尊的螺髻是樹脂澆築,裏麵嵌了現代玻璃纖維。”
    光譜儀的紅光閃爍,數據投在屏幕上,果然檢測出樹脂和玻璃纖維成分。
    “不可能!”王浩衝上前,指尖幾乎要碰到佛像:
    “我找專家看過,怎麽會……”
    “您看這個。”陳凡展開普濟寺老知客僧的信箋複印件:
    “民國時期,有匠人在普濟寺附近設坊,專門仿製唐代佛像賣給香客;
    您二十年前收的,很可能就是那時候的東西。”
    王浩的手顫抖著撫過信箋,突然笑了:
    “好個陳凡!我教了三十年眼學,今天被你用‘顯微鏡’贏了。”
    他轉向評委:“我認輸。”
    掌聲如潮。
    李老上台為陳凡頒獎,獎杯上的“鑒寶之王”四個字閃著金光。
    他握著陳凡的手:“小陳,你讓我看到了眼學的未來,傳統要守,科技也要用。”
    王浩走過來,拍了拍陳凡的肩:“我輸了,但不冤。這尊佛像,確實該回博物館。”
    他轉身對媒體說,“今天這場對決,不是輸給一個人,是輸給‘較真’二字。文物鑒定,容不得半點馬虎。”
    葉敏和紹憶欣衝上來,把鮮花塞進陳凡懷裏。
    葉敏紅著眼眶:“凡哥,你做到了!”
    陳凡望著台下的觀眾,又看向王浩:“不是我贏了,是真相贏了。”
    頒獎儀式結束後,陳凡獨自走到那尊佛像前,輕輕拂去底座的灰塵。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佛像臉上,鎏金層泛著溫暖的光。
    雖是仿品,卻也承載著幾代人對文物的熱愛。
    喜歡都市超級鑒寶神瞳請大家收藏:()都市超級鑒寶神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