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變數!

字數:8824   加入書籤

A+A-


    廿裏亭據點一公裏外的一處山坳。
    到了這兒,部隊就要兵分兩路了。
    ——二營一連,秘密穿插至廿裏亭據點與縣城之間的蜿蜒山路上。在選定的七個阻擊點,分散部署。阻攔縣城的援軍,以及廿裏亭據點的潰軍。
    ——其餘部隊,攻擊據點,把據點裏的鬼子和偽軍驅趕出來。
    注意!總體戰術是擊潰驅趕!不是把小鬼子包圍在據點裏麵一網打盡、全部殲滅!
    進攻的發起時間,定在了小鬼子午飯前。
    或許有人會納悶,為何要在白天發動這場戰鬥呢?咱八路軍擅長的不是近戰夜戰嗎?
    這個,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一方麵,空中威脅沒有了。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整個晉西北幾乎看不到鬼子飛機的影子,它們全都被調去支援武漢戰場了,沒了空中威脅,八路軍作戰的顧慮就少了一大半。
    另一方麵,獨立團今非昔比了。
    小鬼子裝備精良,彈藥充足,射程遠且精準。八路軍則是槍支老舊,彈藥不足,很多還是複裝彈,所以隻能選擇夜戰和近戰。
    可是,現在的獨立團,戰士們槍械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小七那可是神槍手,800米外的移動靶都能百發百中。如此高超的射擊技藝,不在白天發揮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山坳裏,戰士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啃著幹糧恢複體力,一邊聚精會神地聽小七最後一次講解作戰部署。
    小七的歪把子機槍組,與王承柱帶的四門迫擊炮,一同在懸崖頂的那塊巨石上,居高臨下。待戰鬥打響,小七開槍壓製敵人。
    山崖上的部隊通過50條繩索索降到崖底。索降部隊分為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王喜奎及50名神槍手。到達崖底後,迅速占領狙擊點,與小七相互配合,對敵人展開壓製。
    第二梯隊,魏大勇段鵬及100人手槍手。人人雙槍,清一色的鏡麵匣子。
    第三梯隊,王根生及60名投彈手。配合手槍兵攻擊據點,摧毀防禦工事。
    第四梯隊,黃連財及一營一連、警衛一排和偵察一排的剩餘人員。也就是小七挑選前三個梯隊之後剩下的人員。首先,沿著圍牆清理敵人的碉堡。然後,尋機與前麵的梯隊裏應外合,一舉突破敵人的防線,讓整個戰場呈現出四麵開花的態勢……
    ……
    對了,還有自行跟了上來的三營一連,這可讓小七犯了愁——沒有他們的任務啊。
    ——讓他們跟著大部隊突進去吧,他們此前根本沒有練習過索降,臨時抱佛腳現練肯定來不及。
    ——讓他們跟著二營一連去打阻擊吧,小七挑選的那七個阻擊點位置相當刁鑽,地形複雜,以二營一連現有的兵力部署都已經非常富裕。
    ——可要是讓他們幹站在一旁無所事事,那肯定也不行,對戰士的心理也是一種傷害。
    思來想去,小七小手一揮,打佯攻!等戰鬥打響了,隨便放兩槍,意思意思就行。
    小七本以為這隻是個權宜之計,隨便一安排,不會對整個戰局產生太大影響。
    然而,誰也沒想到,正是這個看似隨意的安排,竟成了整個戰場最大的變數,差點讓小七精心謀劃的部署功虧一簣,讓這場戰鬥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
    ……
    日頭漸漸攀升,很快便來到了中午十一點半左右。
    此時,廿裏亭據點裏升騰起嫋嫋炊煙,鬼子和偽軍們三三兩兩,從營房、碉堡裏踱步而出,有的伸著懶腰,有的相互交談,準備享用午餐。
    忽然,燃燒彈、毒氣彈和煙霧彈連續不斷的飛進了據點,轟然炸開。
    燃燒彈落點處,屋頂的茅草瞬間被點燃,熊熊大火肆意蔓延,火光衝天;
    以辣椒為主製成的毒氣彈爆開後,辛辣刺鼻的氣味迅速彌漫開來,鬼子和偽軍們被嗆得劇烈咳嗽,涕淚橫飛,狼狽不堪;
    煙霧彈則釋放出滾滾濃煙,整個據點瞬間被白色煙霧籠罩,能見度極低。
    鬼子和偽軍們頓時暈頭轉向,找不著北,瞬間炸了營,亂作一團。
    就在炮彈射出的同一瞬間,小七扣動扳機,手中的歪把子機槍發出“噠噠噠噠噠……”的怒吼,一連串子彈如奪命流星般射向敵人。
    為了讓小七能最大的發揮火力,她的機槍組堪稱豪華頂配。
    ——趙鐵柱,這位與小七配合默契的戰友,此刻趴在地上,雙手穩穩地握著槍身,肩膀緊緊頂住槍托,腦袋使勁向下低,好給小七留出瞄準的空間。
    ——三名技術嫻熟的裝彈手,嚴陣以待,連續不斷地加裝子彈。
    ——兩名強壯的彈藥手,以及沉甸甸的彈藥箱,確保彈藥充足。
    ——兩挺嶄新的備用歪把子,確保火力輸出不間斷。
    小七興奮得小臉通紅。
    以往戰鬥中,哪有這般眾多的鬼子盡情痛擊?隻要小七樂意,一發子彈就是一個小鬼子,可是打不了幾發,小鬼子就沒了,要麽死了,要麽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是現在,小鬼子像個沒頭蒼蠅,在據點裏麵亂竄,能打的目標簡直不要太多。
    與此同時,戰士們沿著那50條繩索,一個接一個地迅速索降。不到五分鍾,所有人便全部順利抵達崖底,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之中。
    戰鬥的前半場,局勢進展得無比順暢,如同水銀瀉地般自然流暢,幾乎與小七事先構想的一模一樣。
    獨立團的戰士們攻勢淩厲,勢如破竹。
    北部的炮樓率先被攻克,緊接著中部的炮樓也宣告淪陷。北部區域和中部區域的大部分地方,都已遍布獨立團戰士們的身影。戰士們迅速搶占炮樓、碉堡和房屋等有利地形,擲彈筒、迫擊炮和機槍紛紛就位,火力全開。
    圍牆外的碉堡也迅速被突破,戰士們勇猛攻擊一路推進,已經越過了據點的中間線了。
    鬼子和偽軍們在獨立團戰士們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正在被從北向南驅趕著……
    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如果不出意外,這場戰鬥真的會像小七謀劃的那樣,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便順利結束。
    仗打到此時,小七的機槍組已經失去了發揮作用的空間。
    小七百無聊賴,隻能站在山崖上眺望戰場。
    忽然,她感到一陣肚子疼,糟糕,是要上茅廁。
    平日裏,小七總以美麗漂亮的大姑娘自居,有著自己的小矜持和小講究,自然絕不可能在這荒山野地裏隨意脫下小褲褲,隨地大小便。
    於是,她趕忙讓趙鐵柱背著自己到山下老鄉家裏找茅廁。
    趙鐵柱二話不說,背起小七就跑。
    剩下的裝彈手和彈藥手麵麵相覷,得,咱是一個組的,還是收拾收拾,跟著小七走吧。
    小七突然離開,王承柱驚得目瞪口呆!哎呀呀,小七可是這場戰鬥的策劃者、發起者,還是最高指揮官啊!
    就留下一句上茅廁就跑了?
    怎麽能如此沒個正形呢?
    王承柱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把七團副上茅廁的情況通知下去,讓下麵的部隊,按照既定策略打。
    在小七看來,這場戰鬥已然勝券在握,大局已定,她在不在戰場,結果都不會有太大差別。占領鬼子據點、消滅敵人,僅僅隻是時間問題。
    ——但她萬萬沒有意識到,自己手下的部隊來源複雜,一營的,二營的,三營的,團直屬隊的。人員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戰鬥習慣和指揮體係。
    她憑借著自身的威望,將所有人捏合在一起。她這一離開,部隊可就又是一盤散沙了。
    即便有人能夠及時敏銳的發現問題,卻難以下達有效的應對命令!
    果不其然,就在小七離開後不久,那個足以改變整個戰局走向的最大變數,悄然出現了……
    ……
    在深入剖析這場戰鬥裏那個足以扭轉乾坤的最大變數之前,很有必要先把廿裏亭據點內敵人的兵力構成以及複雜的內部情況詳細梳理一番。
    起初外界以為據點裏的鬼子僅有兩個中隊,偽軍不過一個營、區區200人,可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
    據點內的鬼子足足有四個中隊,而偽軍更是達到了一個滿編團,人數超過1000人。
    這一巨大的兵力變動,知曉內情的隻有小七一人。
    在小七敏銳的戰略眼光裏,鬼子人數增多非但不是棘手難題,反倒對自己的作戰謀劃更為有利。
    原來,原本駐紮於此的兩個鬼子中隊,其中一個被抽調去支援南方戰場。
    後來鬼子為收縮兵力,將周邊小型炮樓據點的鬼子都集中到了廿裏亭據點,這才使得這裏的鬼子兵力擴充到四個中隊。
    但如此一來,人員構成變得異常複雜。
    不僅四個中隊之間互不統屬,各自為戰,新增的三個中隊內部,小隊之間也是號令不一,相互扯皮,內耗不斷。
    偽軍這邊同樣混亂不堪,新加入的800人來源更加繁雜,盡管被鬼子強行整編為一個滿編團,可戰鬥力並未得到有效提升,內部勾心鬥角,不是你給我使絆子,就是我給你下套,亂成了一鍋粥。
    原本那150號鬼子和200號偽軍作為主軍,對據點周邊環境了如指掌,戰術運用也靈活多變;
    而新來的450號鬼子和800號偽軍作為客軍,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連補充彈藥的地方都可能找不到。
    再加上主軍與客軍之間矛盾重重,客軍與客軍之間摩擦不斷,整個據點內的敵人看似兵力強大,實則一盤散沙。
    基於這樣的局勢,小七才製定了驅趕而非殲滅的戰略方針。
    接下來,便要著重講講這個足以改變整個戰場走向的最大變數了。
    其實,這個大變數是由多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變數層層疊加、相互影響而形成的。
    第一個小變數,恰恰是小七自己。
    還記得小七早前在河邊玩耍時,百無聊賴地擺弄沙子,竟無意間拚湊出了廿裏亭據點的沙盤雛形,作為連3d模型都了如手掌的小七來說,擺個大致的沙盤自然不在話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精心擺出沙盤,反複推演優化戰鬥方案。
    這一行為本身並沒有任何過錯,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她隻是想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更充分的準備。
    第二個變數,出在小七最親密的戰友趙鐵柱身上。
    趙鐵柱一心渴望痛擊鬼子,當他無意間看到小七擺出的廿裏亭據點沙盤時,內心瞬間被點燃。
    作為在這片土地上戰鬥許久的戰士,他對像釘子一樣插進獨立團轄區的廿裏亭據點再熟悉不過。
    他立刻明白了小七要攻打這個據點,激動得熱血沸騰,當下便下定決心,哪怕犧牲自己,也要為打下據點出一份力。
    在奔赴戰場前,在“犧牲”前,他想著去看看自己曾經的老部隊,這一行為純粹出自對戰友的牽掛和對戰鬥的熱忱,也並無過錯。
    第三個變數,來自老謀深算的三營長王全寶。
    王全寶何等精明,他察覺到趙鐵柱神色異樣,憑借多年的戰鬥經驗和敏銳直覺,猜測小七可能要有大動作。
    出於發展壯大三營的目的,他暗中盯著小七,想著一旦有戰鬥,就派出部隊跟著撈點好處,擴充三營的實力。
    在弱肉強食的戰爭年代,為了自己部隊的生存和發展,他的這種想法和做法似乎也無可厚非。
    而這所有變數的實際推動者,是三營一連連長遊義壽。
    正所謂“龍找龍,蝦找蝦,烏龜找王八”,能成為老狐狸王全寶的心腹愛將,人送外號“有一手”的遊義壽自然不是簡單角色。
    為了能在戰鬥中多撈取戰功和物資,遊義壽將一連從原先的四個排擴充為六個排,並且抽調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
    武器裝備方麵,他更是在全營裏精挑細選,使得一連兵強馬壯,彈藥充足,戰鬥力絲毫不遜色於擁有七個排的二營一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刺激因素,那便是吃飯。
    俗話說“吃飯大於天”,在戰爭年代,食物的優劣和多寡也能極大地影響戰士們的情緒。
    上午在山坳裏,小七部署戰鬥任務時,戰士們紛紛掏出幹糧補充體力,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這一掏幹糧,差距便顯露無遺。
    跟著小七訓練多日的老部隊吃的是雪白雪白的大白麵饅頭,每人三個,還有巴掌大小、一指厚的豬肉片子,每人三片;
    可三營一連的戰士吃的卻是三合麵窩窩頭,而且每人隻有兩個。
    這鮮明的對比,讓三營一連的戰士們心裏很不是滋味。
    若是其他部隊,或許會相互勻一勻,讓大家吃得差不多。
    但這是李雲龍的部隊,奉行的是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湯都撈不著喝,根本不存在勻一勻這種事。
    更氣人的是,老部隊的戰士還故意湊到三營一連戰士麵前,一邊吃一邊吧唧嘴,甚至還把夾在饅頭裏的豬肉片子拿出來,一臉嫌棄地說什麽太肥了,膩得慌。
    就這!就這!你說,氣人不氣人!啊,氣人不氣人!!
    這一係列舉動,徹底激怒了三營一連的200號戰士,他們一個個氣得火冒三丈。
    就這樣,在諸多因素的交織作用下,整個戰場最大的變數悄然登場。
    就在小七離開戰場不久,三營一連的戰鬥打響了。
    廿裏亭據點設有三個門,分別位於東南西三個方向。
    遊義壽大手一揮,下達命令!三個門都給老子進攻,佯攻?老子的字典裏就沒有佯攻這倆字!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一連戰士們,此刻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徹底爆發。讓你們吃饅頭,讓你們吃肉,讓你們在我們麵前顯擺,今天就讓你們看看,老子不比你們差!
    此時,據點裏的鬼子已經傷亡100多人,偽軍也傷亡了300多人。
    後續加入的三個鬼子中隊正準備轉進,原來駐紮的那個中隊也已喪失抵抗意誌,偽軍更是早早做好了逃跑的打算。
    然而,三營一連這突如其來的猛烈進攻,徹底打亂了原本的戰局。
    據點裏的鬼子偽軍瞬間沒了退路,原本一盤散沙的鬼子被迫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進行抵抗。
    那些一心想著逃跑的偽軍也被打懵了,他們心想——哎呀?之前說好的默契配合呢?老子槍都朝天放了,你們卻來真的?這明擺著不讓我們活啊!哼,你不讓我活,你也別想好過,拚了吧!
    刹那間,整個戰場發生了驚天大逆轉。
    原本勝券在握的獨立團,立即陷入了艱難的苦戰......
    喜歡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請大家收藏:()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