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馬飛飛麾下第六名劍客章漢烈
字數:5005 加入書籤
原文再續。
章漢烈是山西大同煤窯裏摔打出來的鐵骨漢子,虎背熊腰,肩寬背厚,往那兒一站就像半截黑鐵塔。他聲若洪鍾,吼一嗓子能震得礦井巷道嗡嗡響,在井下當了十年把頭,管著百餘名礦工的生死,向來以講義氣、敢擔當出名。礦上的弟兄們都信他,說跟著章把頭,就算埋在煤堆裏也能有活路——他從不會丟下任何一個人。
民國二十五年冬,大同下了場罕見的暴雪,寒風卷著雪粒刮得礦區睜不開眼。井下深處突然傳來轟鳴,煤層塌方了,厚重的煤石與斷木瞬間堵死礦道,三十餘名礦工困在裏頭,生死未卜。消息傳回地麵,幾名工頭看著搖搖欲墜的巷道口,臉色慘白,都勸章漢烈放棄:“章哥,塌方麵積太大,挖進去也是白送命,咱沒法子了!”
“沒法子?”章漢烈猛地轉身,雙目圓睜,布滿赤紅血絲,一聲怒吼讓眾人耳膜發顫,“人還在裏頭喘氣!我章漢烈要是走了,對得起跟著我下井的弟兄嗎?”話音未落,他扯掉棉襖,露出黝黑結實的臂膀,不顧阻攔,赤手就撲向滾落的煤石。
煤石棱角鋒利,一抓就劃開掌心,鮮血滲出來,混著煤末結成黑紅色的痂。他像沒知覺似的,雙手一寸寸、一塊塊扒開堆積物。指甲崩裂,露出白生生的指骨,他咬著牙繼續挖;手掌磨得血肉模糊,骨頭都快露出來,他往臉上抹把汗血混合的濁液,吼著號子給自己鼓勁。
從正午挖到深夜,暴雪沒停,他的動作也沒停。礦上的弟兄們被他打動,紛紛抄起工具跟著挖,可章漢烈始終衝在最前麵,雙手早已不成樣子,血肉與煤石、凍土粘在一起,每動一下都鑽心疼。次日黎明援兵趕到時,所有人都驚呆了:章漢烈半跪在塌方處,渾身被汗水和血水浸透,身後是條勉強能過人的通道,而他的雙手,十指盡碎,雙掌血肉模糊,骨頭碴子混著肉泥,再也握不住任何東西。
最後一名礦工被救出來,抱著他的腿痛哭,章漢烈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牙,聲音沙啞:“沒事了……都出來就好。”
山西礦主聽聞此事,又驚又敬,感念他的忠義,專程托人尋訪能工巧匠,為他打造了一副玄鐵鐵掌。這鐵掌是抗日奇俠馬飛飛麾下巧匠“天工”耗費三月心血所鑄——掌麵有防滑紋路,關節處設著精密機關,可開可合,力道千鈞;與肌膚連接處,墊著天工特製的絕緣矽膠,防火防高溫、防水防電,貼合著毫無不適感。
戴上鐵掌那天,章漢烈站在礦場高台,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鐵掌緊握,發出“哢哢”的金屬脆響。他仰天長嘯,聲震四野:“我手雖廢,心未死!往後,誰敢欺我同胞,害我鄉親,我便以這鐵掌碎其頭顱,挫其筋骨!”
沒過多久,七七事變爆發,日寇鐵蹄踏破華北,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章漢烈所在的村莊未能幸免,鬼子闖進村子,將全村老幼驅入祠堂,點燃了柴草。烈火中,孩童哭嚎、老人哀求、婦女哭喊不絕於耳,章漢烈躲在遠處山林,眼睜睜看著家園化為灰燼,雙眼赤紅,牙齒咬得咯咯響,鐵掌攥得青筋暴起。
當夜,章漢烈孤身闖向日寇據點。鐵掌劈砍處,木柵欄斷裂紛飛;指尖劃過間,鬼子的鋼槍應聲彎折。他在據點裏橫衝直撞,日軍根本不是對手,鐵掌落下,輕則骨斷筋折,重則腦漿迸裂。一夜之間,十二名鬼子盡數倒在他鐵掌之下,個個開膛破肚,鮮血濺滿牆壁。臨走前,他用鬼子的血寫下一行字:“殺我百姓者,皆畜牲,當屠之!”
此事震動晉北,日寇懸賞千金取他首級,可賞金獵人望著據點裏的慘狀,再聞章漢烈凶名,無一人敢近前。章漢烈成了獨行抗倭義士,轉戰晉北各地,哪裏有鬼子作惡,哪裏就有他的身影,鐵掌之下,從無活口。
他深知一己之力難撼日寇鐵蹄,後來聽聞馬飛飛聚眾抗日,專殺倭寇、救民水火,便毅然放下一切,千裏追尋。彼時馬飛飛正在東太平洋島嶼建立根據地,章漢烈找到營地時,恰逢天降大雪,他二話不說,跪在營地門外雪地裏,鐵掌按在地上,一動不動。
雪越下越大,沒過膝蓋,又沒過腰腹,寒風刮在臉上生疼,他卻始終挺直脊梁,雙目如炬,望著營地方向。整整三日,他粒米未進、滴水未沾,雪水順著發梢滴落,在身前結起薄冰。馬飛飛聽聞此事,親自走出營地,見他滿身風雪卻眼神堅毅,鐵掌上還沾著未幹的血跡,知是真豪傑。
“你所求何事?”馬飛飛沉聲問。
章漢烈抬起頭,聲音因寒冷饑餓有些沙啞,卻字字鏗鏘:“求馬先生賜我寶劍,我願追隨左右,誓死抗敵,不滅倭寇,誓不罷休!”
馬飛飛點點頭,轉身讓人取出一柄赤紅長劍。此劍長三尺七寸,通體赤紅,隱隱透著灼熱氣息,是采太行山底地火精鐵,經烈陽炙烤七日,再由天工反複鍛打千餘次而成,名曰“鑄陽”。
“此劍出爐時通體滾燙,尋常人觸之即傷,”馬飛飛將劍遞到他麵前,“唯有心懷烈火、誌在驅寇者,方能駕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章漢烈伸出鐵掌握住劍柄,滾燙的劍身觸到玄鐵,竟無絲毫灼痛,反而有一股暖流順著鐵掌蔓延全身。劍身微微震顫,發出嗡嗡共鳴,仿佛有火焰升騰,映得他臉龐通紅。
“此劍隻合交你。”馬飛飛目光灼灼,“它要焚的,是倭寇邪佞;要護的,是華夏黎民。”
章漢烈雙手握劍,雙膝跪地,重重一叩:“我章漢烈,今日拜入馬先生麾下,以火焚邪,以命護人!此生不退,此誌不渝!”言罷,他仰天長嘯,聲音穿透風雪,直上雲霄。
自此,章漢烈成了馬飛飛麾下第六名劍客,持鑄陽劍,隨馬飛飛行走江湖,專挑鬼子重兵據點下手。他作戰勇猛,悍不畏死,每次衝鋒都衝在最前麵,鐵掌開路,赤劍如龍,玄鐵鐵掌能擋子彈、碎鋼槍,鑄陽劍所過之處,日寇盔甲如紙,血肉橫飛。久而久之,日寇聞其名便膽戰心驚,稱他為“火煞神”,聽聞“火煞神”來了,無不望風而逃。
一次,馬飛飛計劃夜襲縣城西郊的日軍軍火庫。這座軍火庫戒備森嚴,外圍設三層電網,高處有探照燈徹夜掃射,庫房內駐守著一個中隊的日軍。章漢烈主動請纓,願孤身潛入焚燒軍火。
當夜,章漢烈借著夜色掩護,摸至軍火庫外圍。他瞅準探照燈轉動間隙,縱身躍起,鐵掌猛地拍向電網支架,“哢嚓”一聲,支架斷裂,三層電網瞬間癱瘓。緊接著,他身形一晃避開巡邏日軍,鐵掌再發力,擊碎高處探照燈,庫房外頓時陷入黑暗。
趁亂之際,他躍入庫房,日軍紛紛端槍射擊,子彈打在鐵掌上,隻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傷不了他分毫。章漢烈怒喝一聲,鑄陽劍橫掃而出,烈焰裹挾劍氣,瞬間將幾名日軍斬為兩段。他一路衝殺至炸藥區,長劍一揮,火星濺落在炸藥箱上,“轟”的一聲巨響,百箱炸藥同時引爆,火光衝天,映紅半座縣城。
日軍指揮官倉皇逃出庫房,朝著城外河畔奔去。章漢烈邁開大步追趕,鐵掌高高舉起,對著指揮官頭顱狠狠拍下,顱骨碎裂,腦漿四濺。
他踩著鬼子的屍體,望著火光中的軍火庫,雙目赤紅,怒吼道:“你們屠我百姓,燒我家園,今日,我便屠你如殺豬宰羊!”
他向來不接受俘虜,凡遇鬼子,必斬盡殺絕。有人勸他留活口換情報,他搖頭冷笑:“這些畜牲不配為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留著也是禍害,何談俘虜?”
馬飛飛曾問他:“每次作戰你都衝在最前麵,不懼生死?”
章漢烈撫摸著鑄陽劍,劍身依舊滾燙,他咧嘴一笑,麵容樸實:“我這雙手早就廢了,這條命本是撿回來的。若能憑著鐵掌赤劍,燒盡天下倭寇,護得同胞平安,就算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願。”
他是馬飛飛最鋒利的劍,也是最忠誠的臂膀。每逢惡戰,局勢膠著時,馬飛飛隻需一聲令下:“漢烈,開路!”他便如烈火奔騰,手持鑄陽劍,鐵掌開路,所向披靡,硬生生為隊伍殺出一條血路。
整個二戰期間,章漢烈憑著一雙鐵掌、一柄赤劍,手刃日寇三百餘人,焚燒敵據點十七座,炸毀軍列九列,救出勞工兩千餘人。他的鐵掌上布滿刀痕彈孔,有的是拚殺時留下的,有的是擋子彈造成的,玄鐵雖堅,卻也刻滿了戰火的痕跡;鑄陽劍因斬殺過多敵人,卷了三回刃,經天工三次重鑄,依舊鋒利如初,滾燙如昔。
後來,章漢烈隨馬飛飛遠赴海外,駐守火烈島抗日根據地。這座島孤懸海外,怪石嶙峋,草木稀少,卻戰略位置重要,是盟軍抗擊日寇的關鍵據點。日軍數次調集重兵猛攻,飛機轟炸,軍艦炮擊,島上陣地數次易手,戰況慘烈至極。
最艱難時,守軍傷亡過半,彈藥所剩無幾,日軍衝鋒一波接著一波,眼看就要攻破主峰陣地。這時,章漢烈手持鑄陽劍,站在陣地最前沿,鐵掌緊握劍柄,劍身烈焰升騰,映著他滿身硝煙與血跡。
“弟兄們,守住陣地!守住這座島!身後就是同胞家國,絕不能讓鬼子前進一步!”他聲若洪鍾,吼聲響徹全島。
守軍將士見他身先士卒,士氣大振,紛紛端起武器跟著衝鋒。章漢烈鐵掌拍飛日軍手榴彈,鑄陽劍斬殺衝鋒鬼子,所到之處,日軍紛紛倒地。經過三天三夜激戰,他們終於打退日軍進攻,守住了火烈島。
戰後,章漢烈獨自站在火烈島山頂,鐵掌高舉赤劍,劍身依舊滾燙,映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如一團不滅的火焰,照亮整座島嶼。海風吹拂著他的衣衫,帶著鹹濕氣息,他望著遠方海平麵,眼中滿是堅毅與憧憬。
“兄弟們,”他低聲說,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滿是欣慰,“咱們,守住了。”
歲月流轉,戰爭硝煙散盡,火烈島恢複了平靜。後來有人說,夜裏走過當年的火烈島舊址,尤其是風大的夜晚,能聽見鐵掌敲擊岩壁的聲音,清脆堅定,還伴著低沉的歌聲,一遍遍回響在山穀間:“大刀向日本鬼子頭上砍去……”
那是章漢烈,還在守護著這片用鮮血和生命扞衛過的土地,還在唱著那首振奮人心的《大刀進行曲》,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熱血抗敵的歲月。
——那團鐵骨與烈火鑄就的信念,永遠不滅。
【未完待續】
喜歡馬飛飛傳奇請大家收藏:()馬飛飛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