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君之罪也莫須有!
字數:6919 加入書籤
漢朝
“可惜了!英雄壯誌難酬。”劉邦搖晃著酒盞。
一旁的呂雉也難以置信,宋朝朝廷的迷之操作。
若是說功高震主,擔心嶽飛噬主,或者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問題。
也可等到收複舊都之後啊。
“舊都就在眼前,宋朝選擇了班師回朝,莫非另有深意?”呂雉眯縫著眼睛,費盡腦汁尋思著能當上皇帝的一定不是蠢貨,宋朝皇帝這麽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本宮再繼續看看到底什麽個情況。
劉徹眼巴巴著看著嶽飛第四次北伐巨大的戰功,“好!這嶽飛是個絕世猛將啊!”
他忍不住為宋朝的百姓慶幸,在國朝傾覆之時,有嶽飛這樣的人存在。
緊接著,天幕中宋廷的禦令讓原本大好的形勢極速扭轉,劉徹目睹了全程,看得目瞪口呆。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宋朝皇帝豈不知自己是在幹涉軍國大事?”
一個不好,王朝傾覆也是有可能的。
衛青也是看的迷糊,秦始皇當年給王翦八十萬大軍,出征在外一年,一點進展都沒有幹預過王翦。
嶽飛不過帶兵十萬,連戰連捷的情況下,居然被中樞幹涉了?
“宋人此次北伐就沒有確定的目標嗎?”衛青思忖著說道。
劉徹想了想,覺得也是,雖然嶽飛第四次北伐戰果巨大,但宋朝剛經曆喪亂不久,也可能國力尚未恢複。
臨危受命的皇帝,肯定有點本事的。
“應是考慮到沒有充足國力接收失地,可能第五次北伐就是全麵光複了。”劉徹自信說道。
天幕中百姓哭著不讓走的場景,讓未央宮中的漢朝君臣十分動容。
可為了大局,暫時苦一苦百姓,也是能忍的。
「回到臨安之後
我主動辭官回鄉,想要和家人安度晚年
皇帝安慰說:未有息戈之期
次年正月,金人見我軍真的走了,於是卷土重來
在臨安賦閑的我再次臨危受命
我以為,這是第五次北伐的開始
殊不知,這將是我最後一次帶兵」
天幕中
臨安的繁華與高官貴族的奢靡生活一一展現,好一副江南才子佳人,秀麗山河的畫麵。
另一處,中原土地上,被金人鞭撻的百姓流離失所,生不如死。
戰場上,將士們拚力廝殺,血撒大地。
「三月,金人眼見無力滅宋,選擇再次議和
四月,我和韓世忠、張俊被調離軍隊
五月,張俊向來與我有隙,但家國仇恨麵前,我從未計較過他
可他卻讓我幫忙分散韓世忠的軍隊,並且密奏朝廷陷害韓世忠
我斷然拒絕了他
並向朝廷上書解釋韓世忠的無辜
韓世忠乃是西軍嫡統出生,為國戍邊幾十年
種家捐軀獻國後,韓世忠就是西軍的代表
他性子潑辣凶悍,向來惹文官不喜
可我知道,他是和我一樣人」
「八月,張俊和他背後的人忍不住對我動手了
我被解除了樞密院官職
我再次要求回鄉頤養晚年,被拒絕
九月,我被捕下獄,受誣告謀反
十月,我被誣告私蓄兵力,暗逆朝廷
十月下旬,我已接連被多批人審訊
直到天子近臣親自逼供
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結局
“對天盟誓,吾無負於國家。
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損陷忠臣。
吾到冥府,與汝等麵對不休!”
對麵的中書舍人動容了,他還是說道:
“此乃上意,君之罪,莫須有!”」
“噗!”趙匡胤一口老血噴出,整個人踉蹌著倒在了地上。
一旁正紮著針的太醫:????
皇上,官家,聖人,你別演我啊?
延慶宮又亂成了一團......
片刻後,再次醒來的趙匡胤有氣無力,他指著天幕,對天長歎。
“有此子孫,我趙匡胤愧為宋祖啊!”
十二道金牌急召嶽飛回京,大宋救金國於水火之中,差點以為這漢人的朝廷是給金人開著的。
雖然很離譜,但現實告訴趙匡胤,天幕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心中不止是充斥著可惜,還有為大宋唾手可得,即將可得,馬上完成的千秋大業就此消散的悲歎!
「韓世忠來看我了
也就隻有他能來看我了
我勸他走
不想最後一個為民為天下的將帥也搭進去
我聽聞他在外麵咆哮了樞相
大宋文比武高,他韓潑皮向來膽大,也就他能做出這種事兒了
“相公,莫須有何以服天下?”」
「當我在刑供上寫上“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後
他們再也忍不下去了
朝廷的特旨也批得很快」
「八歲求學時,我喜歡上了蜀漢丞相諸葛亮
我喜歡杜甫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為武侯感到可惜,我也以武侯為榜樣鞭笞自己學習刻苦
十六歲第一次出鄉,母親為我刻下“盡忠報國”,讓我展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十歲見證國破山河碎,流民遍地走
三十五歲,北伐在即,我去襄陽祭祀了番諸葛亮
二十年過去了,丞相,你未竟的北伐由我來完成吧
三十八歲,究畢生之功光複中原
克定江山,重整山河在即
三十九歲
故鄉的黃土終究沒能再次捧起
直搗黃龍府也成了一句空話
母親說,鵬舉,盡忠報國
不止是為大宋
也是為天下人」
嶽飛的一生軍功隨著天幕的暗淡,文字浮現而上,一點點的向下劃過。
低沉的嗓音仍在淺淺的敘說著
「十二月二十九日
下雪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真好
可惜
我是看不到紹興十二年的新春了」
天幕的畫麵回到最初
煙雨江南裏,大雪傾盆而下,郊外的風波亭,嶽飛衣衫單薄被押往“刑場”。
他們不敢在白天行刑,更不敢在公共場所行刑。
大宋自建國以來,也就陳東被處死了。
士大夫是要被優待的,綁架皇帝的寇莽子也沒事,忤逆文人的狄青也沒事。
不過,建炎和紹興倒是特殊的。
大宋唯一被賜死的士人武人誕生了。
隨著嶽飛被行刑,畫外的誦讀音,和畫中畫出現:
「一詞壓兩宋——
滿江紅
怒發衝冠,
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宋帝該死!宋朝的這群奸臣昏君都該死啊!氣死俺老張了!”
張飛仰天一聲怒歎,憤恨的一拳砸向地麵,堂下的眾人也戚戚與共。
如果說,公事堂的季漢眾人心懷憤怒,倒是沒有多少。
雖然天幕未曾大肆筆墨的寫宋帝如何如何,可隻言片語中,他們也知道了這宋帝無可救藥,宋朝無可救藥。
整個大宋爛到骨子裏了。
說句大不敬的話,宋帝還不如桓靈二帝呐!
可惜!這是眾人心中唯一充斥著的情感。
他們為不肯亡天下的宋人、宋軍感到可惜,光複天下的偉業崩斷而可惜。
他們為嶽飛在郾城穎昌朱仙鎮一路連戰連捷的軍功而可惜,為那些奉獻給光複大業的人而可惜。
也是在為大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無數趨之若鶩,縱然為異國奴十二年的淪陷區義士百姓而可惜!
嗚呼!白白身死,白白受苦,天下仍腥臊所存。
諸葛亮悲憫的歎息:
“百姓苦等王師多年,春夏不語,故土為異虜竊有,終見到右衽年月,急詔回京,王業敗斷,南北衷腸誰人可訴?社稷危困何時能脫?”
一向嘻嘻哈哈的龐統、簡雍等人臉上也沒了笑意。
他們不知道諸葛亮後來的事,但嶽飛身上的英雄氣和矢誌北伐、光複中原的理想,也是他們所求的,同仇敵愾,感同身受不過於此。
“嶽飛本能中興,完成王業,那皇帝也能因此像我朝世祖皇帝一般,名垂青史,可為何......”
劉備到現在也看不懂宋廷為何要這樣做。
其實不止是他,一眾人也摸不著頭腦。
三國時期
季漢章武元年
成都漢宮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