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靖康

字數:5521   加入書籤

A+A-


    「公元1125年,北宋徽宗宣和七年,滅完遼朝的金國馬不停蹄的分東西兩路大軍進攻宋朝,意圖一舉一統諸夏。」
    遼朝人:......
    停一下!
    感情看了半天南人的戲,最後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蕭燕燕:“金人?到底是什麽部族,這仇我大遼先記下了!”
    「宋徽宗趙佶眼見形勢不對,立即傳位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靖康元年,欽宗與金國議和。
    約定:五百萬兩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尊稱金帝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把金軍送過黃河。
    八月金人再次南下,欽宗與金國再次議和。
    首先,徽宗父子二帝麵向北而跪,以盡臣禮,當眾宣讀降表。
    後,金人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
    宋廷搜刮全城百姓家計,以博金人之悅。
    金人一再索求,宋廷一再屈辱退讓。
    金軍又索要騾馬,開封府用重典獎勵揭發,得七千餘匹上供。
    金軍依舊圍城不退,再次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
    宋廷以嬪妃、宮女、城中少女等相抵,不少少女不堪受辱,死者甚眾。
    金人再次索求金銀珠寶。
    宋廷舉行滿朝募捐和全城搜刮,所得金銀珠寶上供金軍。
    金人以宋廷不誠,要求欽宗父子為質,宋朝皇帝乖乖上門做人質,金人因此揚言一日不齊,一日不還宋帝。
    宋廷極盡搜刮,再得金16萬兩、銀200萬兩、衣緞100萬匹。
    此時,汴京百姓無以為食,將城中樹葉、貓犬吃盡後,就割餓殍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餓死、病死者不計其數。
    境況之慘,非史書難以描繪。
    金人仍不罷休,宋廷以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成樂器以至百戲所用服裝道具,乃至工匠、醫生、樂工等相抵。
    又瘋狂劫掠城中適齡女子,上供於金人。
    然而,當開封府再也搜刮不出一點油水時,金人暴露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滅宋,是他們的根本方針。
    靖康恥,降臨了。」
    當天幕再次播放出靖康年間,宋廷種種荒唐舉措、汴京城的淒慘狀況時。
    原以為知道了一遍的各時空古人,自信有了抗壓能力了。
    可他們再次見到靖康恥重現眼前,仍然難以抑製內心的怒火。
    秦朝
    嬴政攥緊了拳頭,心中的怒火無以平息。
    異族,異族人何以強大到欺淩到我華夏身上了?
    塞外的匈奴人崛起了,他們很強,但嬴政隻是防著,此前並未正視過匈奴人的存在。
    他的目光一直放在國內。
    現在,不一樣了。
    嬴政的聲音古井無波,卻隱隱包含著一股強壓的怒氣,“蒙恬,朕要讓你伐滅匈奴人,為大秦的四邊清理所有胡虜,你能不能做到。”
    蒙恬上前拱拜,嘴角揚起殺氣道:“臣定不負陛下信賴,為大秦的四邊做好清理工作。”
    嬴政的目光睥睨而下,“朕不想再看到有一個異族人生活在大秦的旁邊。”
    東漢末年
    一向以天下英雄自比的曹操承受了許久天下人的謾罵,梟雄,奸臣數不勝數,他都習慣了。
    養氣功夫極佳的他今日屬實怒了。
    孤也曾是一位大漢忠良啊!
    就算孤不是大漢的忠良了,可孤仍是一個地道的漢人!
    曹操抿著嘴,極難的發出話:“宋之弱,非國力之弱啊!”
    大唐
    李世民一時有些茫然,華夏的天子何曾這般的軟骨頭了?
    雖然天下人恥於司馬晉,可人家也沒這樣對異族慫過手腳。
    “自古以來,亡國之苦為最。”李世民說道。
    晉史裏寫著的“饒把火”,“不羨羊”這種時人的記載,本以為是華夏最蒼白和無力的一段時期了。
    不少人痛罵司馬家逆臣上位,果真本性不改,隻知道花天酒地爭權奪利,才導致了邊關鬆弛,讓胡人崛起。
    可宋朝的出現,震驚了唐人的下巴。
    居然有能和晉朝掰手腕的朝代嗎?
    房玄齡直白道:“靖康之恥,其醜態,更甚於亡國!”
    “明朝的亡國之君盡顯錚錚大國風範,可這宋朝......”
    ......如此不堪!
    杜如晦心中暗道。
    “四百年大漢尚有獻帝的光榮結局,就連曹魏也有曹髦留下的體麵。自古以來,從未有宋亡國之恥!”
    貞觀群臣,此時真的明白了。
    為什麽會有紹宋這樣的故事存在了。
    宋朝
    大宋的後代出了這麽大的笑話,趙二豈有坐在府中偷笑的道理。
    於是乎,趙光義提溜著短跑冠軍的速度,匆匆趕到了大內,和兄長一起觀看天幕。
    此時的趙大依靠在軟榻上,渾身無力。
    他但凡一抬眼,就看見了靖康時宋廷的各種醜態。
    鬧心啊!
    “朕的玖兒呢?朕的玖兒怎麽還不出現?”趙大魔怔的喚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幕在不斷的演繹敘述著,殿裏的內侍官們也手不停的記錄著。
    趙光義抬眼看見兄長的狀態,關切的說道:“兄長,可還在憂心我大宋的後世子孫不肖嗎?”
    大哥啊,天幕的出現就是在告訴你,你的子孫不行啊!
    你趕緊有點眼力勁好不好,傳位給聖明的晉王殿下!
    趙匡胤沒有言語,心中亂糟糟的很。
    明朝
    朱標心中好像被點亮了什麽,想起天幕上曾言的“大宋放棄了自己的北方百姓”。
    忽然開口道:“爹,從宋高宗決意南逃的那一刻,大明的南北榜案仿佛已經注定了。”
    朱元璋的眉頭緊鎖,一切的困惑仿佛被撫平了。
    他想起了明軍收複燕雲的時候,燕趙百姓麵上紋青,那是奴隸的烙印。
    田野荒涼,百裏無雞鳴。
    人人不知何為漢。
    他們目光愚鈍,早就無一點漢人模樣了。
    就連有識之人,讀書人,也個個對南人恨之入骨。
    李善長悠悠道:“上位,史書記載,當初蒙元伐宋時,北人出力最多最狠!”
    就像蒙元北伐時,忽...劉必烈最有韜略一樣...
    話已至此,奉天殿的群臣沉默了。
    說到底,大明開國迎來的大問題,其實都是大宋的禍,他們在給大宋的遺留擦屁股。
    至於為什麽不提蒙元。
    要不是黃河問題再不治理就真的要亡天下了,他們都懶得管。
    更不會管南北分裂的事兒了。
    天子拋棄了他的臣民,大宋放棄了北人。
    當建炎南渡發生的時候,當朱仙鎮撤軍的時候,北人的心就已經死了。
    覺得自己摸清了這些彎彎繞繞的朱元璋反而大笑,他看向殿內麵露疑惑的群臣。
    朗朗說道:“咱得國之正,數遍青史無出左右。”
    群臣點頭,這是後世人認證的,上位說的對!
    “咱驅除蒙元,恢複漢家衣冠,這是咱的功績!”
    群臣再頷首,上位牛比!
    “咱身為漢家天子,豈能不顧漢家天下南北分裂?”
    “咱大明,必不能坐視漢家河山南北不睦!”
    朱元璋越說越激烈,他目光炯炯,看向朱標,“標兒,一代人完不成的事情,那就兩代、三代...大明的子子孫孫要以此為己任。”
    說著還有些不放心的老朱心思一動。
    “對了,咱要把這條寫到《皇明祖訓》裏!”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