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爭當皇帝
字數:6661 加入書籤
朱允炆聽到這話嚇得嚎啕大哭,想要繼續賣人設:“皇爺爺,允炆自幼長在您的身邊,允炆的為人您是最了解的啊!”
“允炆曾給您說過,如果允炆登基,會用仁義和禮法去對待叔叔們!”
朱元璋依舊紋絲不動,隻有手指在有節奏的扣敲著桌麵。
「奉天靖難為什麽是朱棣一生的坎兒靖難之役永樂大帝的獨白」
“難道看夠了聖人書就不會造反了嗎?”朱高煦懶洋洋的躺在軟榻上。
“嗬嗬嗬,笑話!”
“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想到齊景公那當官,可人家有晏嬰啊。”
“後來又想到楚王那當官,卻有人說他壞話,一生淒淒惶惶,如喪家之犬。”
“再說孟夫子...”
朱高煦走到椅子前倚下,咧嘴一笑,“永樂大典裏包括經史子集,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它教會了人什麽道理嗎?”
藍袍的官員回答道:“包羅萬象。”
朱高煦嗤笑一聲,不屑道:“所以說你是腐儒啊!”
春秋時期
被點到名字的孔夫子臉上略有尷尬,他確實是一生都鬱鬱不得誌啊。
“孟夫子這是我儒家的後輩嗎?”孔子說道: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如此般的道理,可憐夫子我竟然不能悟出,受教了啊!”
孔子站起身來,正如他常言的達者為師,而孟夫子的話就讓他感到了其人的才華,於是他便向著天幕的方向虛空行禮。
秦朝
嬴政看得意滿離了,這後世的王爺沒想到居然不是一個庸才,說的這般有道理。
聖人輩出的年代,為何諸子百家的聖人不去投靠周天子呢?
你們不是要輔佐君王實現理想,治世開太平嗎?
周天子可是活得好好的,也沒見諸子百家有人去主動投靠。
嬴政冷哼一聲,“虛偽。”
唐朝,韓愈被朱高煦的一番話說的一怔,隨後苦笑著搖了搖頭:
“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 當時尚存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狐疑的看著二兒子,你小子整天在我麵前裝瘋賣傻的,沒想到還心藏宇宙之機啊。
朱高煦被老頭子看得發毛。
“漢王爺,你說說,你悟到了什麽道理啊?”朱棣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漢王爺:......
不敢說,真的不敢說。
我怕說了之後,今天出不了這個門了。
朱高煦心底怨念,這天幕能不能閉嘴啊,別提我的事兒了行嗎,老三是個傻孩子,你提他啊,人家挨打又不記仇。
天幕上,青年於謙登時急了,他湊上前去,要聽一下漢王朱高煦,這個大明盛傳的粗人有什麽高見。
“這個問題我六歲時,我爹問我,我便知道。”
“三皇五帝到如今,史書浩如煙海,說的隻有四個字。”
“爭當皇帝!”
漢朝
“妙哉!妙哉!”
劉邦撫掌大笑,他越琢磨越覺得朱高煦這一番話淺顯而又直白,直截了當的講清楚了天下的大道理。
“當浮一大白啊!”
劉邦端起酒瓶又給自己滿上。
永樂年間
朱高煦摸著後腦勺,衝著老爺子嘿嘿傻笑。
朱棣還他一笑,朱高煦繼續跟著笑。
“笑!還笑!”
“沒想到咱家的漢王爺有這種能力啊,你說說,你爹之前怎麽就沒發現你這本事呢?”
“你這話,可是讓你爹聽了都受益匪淺啊。”
“那可不,也不看看...”朱高煦得意的笑道。
太帶派了老鐵!
這話居然是我說的?
不管了,反正就是我說的。
朱高煦驕傲的勁全展現在了臉上,站起來的模樣就像鬥勝的大公雞昂首挺胸的,隨即就看到了老爺子坐在上麵,敲這個二郎腿,依舊皮笑肉不笑的看著他。
“咚!”
朱高煦滑跪,“爹,都是您教的好!”
“兒子的本事都是跟您學的。”
朱棣眉頭一挑,“你最好學了該學的。”
清朝
康熙狐疑的看了一眼張廷玉,朱高煦這話他好像不記得有記載啊。
“衡臣啊!你是上書房最有文化的人了,朱高煦這話你可曾記得?”
“回主子,奴才以為這話是後人編篡的,漢庶人朱高煦根據明實錄記載,此人向來勇悍無賴,且跋扈狡黠,絕不是天幕演繹的這般說話哲理。”
玄燁微微頷首,看來是漢人的子孫給這位漢庶人美化了不少。
【“我感覺朱高煦造反,可能單純就是因為想造反而造反。誰家好人造反之後寫信告知了滿朝文武啊?
而且還打出靖難的旗號,甚至造反後一座城池都沒打,就等著朱瞻基去招降他。
朱瞻基也是脾氣真好,陪著叔叔胡鬧。
八月造反,九月受降貶為庶人。
朱瞻基對待皇叔也算仁至義盡了,沒有殺他。
但是朱高煦在朱瞻基來看他的時候,竟然使用掃堂腿把朱瞻基絆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頭上。
結果漢王爺幹了啥?
他舉著缸到處跑,還一邊挑釁:就這?就這啊?
好家夥,朱瞻基忍無可忍,直接惱了,下令用火燒死了朱高煦。”
追評:“朱高煦可能就是單純的不服,想著他爹能靖難當皇帝,憑什麽老大就一定是太子,覺得自己也能當皇帝。
但是他清楚自己沒有老大治國的本事,心裏就是有一股氣,也看不慣比他小的朱瞻基,單純就是心裏不爽罷了!”】
永樂年間
朱棣是真的怒了,他從沒有這般生氣過。
就連他在靖難時候遭受的屈辱,還是世人的風言風語傳入他的耳朵時,他都沒有聽到朱高煦居然造反的消息這般動怒。
此時一家子幾口人整整齊齊的都在殿中,隻是沒有一個人敢抬頭。
就連平時頗得聖心的好聖孫,也低垂著腦袋。天老爺啊,這事兒不怪我吧?
未來的我可是屢次放過自家二叔,造反這樣的事都沒殺了他,難道還不夠念情?
“愚蠢!朕怎麽會有你這麽蠢的兒子!”朱棣隨手抄起一個瓷器,對著朱高煦便是砸去。
瞬間鮮血便從朱高煦的頭上流下。
“老二,你還記不記你跟我保證過什麽?”
“老三,老大,咱們一家子當初發的誓,你們是不是忘了!”
朱高熾忙扣一個響頭,渾身的肥肉大顫,“兒臣銘記於心,一刻都不敢忘!”
朱高燧也一臉的正然,低著頭道:“等大哥當了皇帝,我們都要聽大哥的,不能造反。”
“老二,你忘了?”
朱高煦渾身顫抖,他也沒想到自己一個渾人居然到了那把年紀了,還能這麽渾。
朱棣走下台去,一腳踹在漢王爺身上,“我看你腦子是讓狗吃了!”
他仍不覺得解氣,又是一個掃堂腿過去,將金豆豆一下踹出幾米遠。
朱棣麵赤地喘著粗氣,“你是要氣死你爹啊!”
洪武年間
發生在朱高煦身上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朱棣身上。
隻不過朱棣更委屈,這孩子我都沒見過,關我啥事啊?
“爹,你不是說不打我了嗎?”
剛才還說永樂皇帝幹的好,我是你的好寶寶呢,轉眼間怎麽又踹上了。
朱高煦!!!
你小子出生後就等著你爹的父愛吧!
徐達默默的侍立在一旁,兩隻衣袖搭接在一起,雙手十指交攏,一副不關我事偷偷吃瓜的模樣。
打,打得好!必須狠狠地打。
正所謂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不順眼。
老丈人看外孫,越看越親。
徐達心裏忍不住讚歎:我外孫就是有本事啊!這樣的話讓上位想一輩子都說不出來。
就是腦子好像有點不太靈光,一會渾一會清的,居然能想到造反這麽爛的 點子。
「“朱允炆,我大哥的兒子。”
“大哥死了,二哥三哥也死了,爹沒讓我繼位,我心裏雖然不爽,但也認了。”
“誰讓這是我爹的選擇呢?”
“但是,朱允炆,這個小王八蛋!”
“他一上位就削藩!聽信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些人的話,要對自己的親叔叔動手!”
“我爹死後,這小王八蛋先是不準諸藩王進京見老子最後一麵,又是連喪期都沒過,便開始對著諸王揮起了屠刀。”」
漢朝
漢景帝劉啟終於滿意的笑了,臉上掛著一抹滿足的笑容。
想起來了,朕都想起來了。
這才對味嘛!
削藩?沒人比我更了解。
我,劉啟,對削藩,起碼有七種方法!!!
武帝時期
劉徹十分無語,朱允炆這拙劣的削藩手段讓他感到汗顏,懷疑對方是不是沒學過帝王手段。
就算你真沒學,以史為鑒總會吧?
再不濟,朕開創的“推恩令”,這個你總會吧?
漢武帝心裏偷摸著嘀咕:咋跟我爹一個樣呢。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