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精神點別丟份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這一刻,殿內的其他皇子眼見到朱棣一身滄桑的模樣,眼眶也不禁有些濕潤。
大家都是一塊長大的孩子,平時也會慪點氣。
相反因為大位早定,哥幾個還真沒大矛盾。
這會見到上了年紀的朱棣,心底的觸動很大。
永樂聽到老爹的話,心說,我其實還胖了呢。
這會的永樂帝和朱元璋間還隔著一個馬皇後,就這錯著縫隙裏,他抬眼又對上了老爹,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爹。”
永樂低著頭囁喏喊道。
到底還是兒子怕爹,朱棣自己也心裏慪著,一把歲數了看見老爹還讓忍不住先哆嗦。
朱元璋沉著一張臉,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棣。
鬢角間花白的頭發,滄桑的麵容,像是老樹皮一樣的雙手。
看到這個比他年齡還要大的兒子,他心底不知什麽滋味。
男人前半生都在想著如何逃離父母的掌控,後半生卻在拚命想著怎麽得到父親的認可。
朱元璋冷哼一聲,一腳踢到永樂身上,“放著壽命不要,來咱這找揍是不?”
“臭小子,一把年紀了,也不讓你爹省心。”
“怎麽,這麽急著見你爹,等著我恭喜你了?”
朱元璋沉著的臉,自己說著說著已經掛上了笑意。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
看著朱棣成為雄主的時候,望子成龍變為了現實,老父的心底自然十分寬慰。
永樂皇帝看著死強的朱元璋對他打罵,反而咧嘴笑了。
爹的力道還是這麽足啊。
“爹,我能有幾分本事啊,不都是您教的好。”
“兒子跟你還差的遠呢,您要不再教幾手?”
“臭小子,還是這麽皮癢。”朱元璋收住又想來上一腳的欲望,正視著眼前的兒子。
“爹,其實我跟老大他們商量的是死後給我太宗的......”
永樂嘿嘿一笑。
“行了,別耍嘴皮子了,你那三腳貓功夫在你爹眼前還不夠格。”朱元璋整理了下態度,隨後語氣嚴肅。
“永樂皇帝。”
朱棣猛一哆嗦,“爹,兒臣在。”
朱元璋心底很滿意永樂這個皇帝,抬頭便看到天幕上正放著他們奉天殿裏的場景。
“永樂一朝還有後世大明各朝,都聽好了。”
“朱棣,這個皇帝咱認了。”
“咱的這個位置就是洪武三十五年傳給他的,你們都記好了。”
“誰有意見,就來孝陵給咱嘮嘮。”
朱元璋到底還是陪著永樂“胡鬧”了一場。
與此同時,永樂時期的不少官員心底發怵,他們中也有不少人是經曆過洪武朝的。
朱元璋嚴肅的麵容和話語一出,仿佛永樂的一場大夢結束,他們又回到了遺書上朝的日子。
行了,太祖爺,您都這麽說了,我們還能不認嗎?
都不用您拿著《大誥》給我們講道理,您一開口,永樂爺身上的法理性再無任何能攻擊的地方了。
嘉靖皇帝心虛的低下了頭,不敢直視天幕上的老朱,他總感覺太祖爺好像在點他一樣。
“爹,你...”
永樂哆嗦著嘴唇,難以置信老爹居然說出這番話來。
朱元璋一腳踢在朱棣身上,“行了行了,一把年紀了,白頭發比你爹都多。”
“這醜樣子,咱看著都心煩。”
“天幕上的畫麵,咱在洪武也能看見,你這皇帝馬馬虎虎吧,嗯...沒丟份。”
永樂看著老爹都快壓不住的嘴角,真誠的笑了。
“咱再給你說一句。”
“少打些仗,對百姓好點,這天下經不起你折騰。”
到底是孩子大了,不好管,朱元璋隻是柔聲的說出這些話,也不想太強製朱棣。
朱棣咧嘴一笑,“爹,你放心吧,我北征蒙古都是挑著他們牛羊繁衍的時候打的。”
你跑了就沒牲畜了,你不跑就得老老實實挨打。
洪武群臣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了一眼永樂帝,又瞥了瞥站在朱標身旁的燕王。
焉壞...
老朱的手攀上永樂的臉頰,撫著溝壑,“大了,也老了,但總算有個頂門戶的樣兒了。”
“好了,從哪來回哪去吧。”
朱棣心中剛暖上,“爹.....”
“滾吧,還想留著吃飯啊?”
永樂心中不舍,但也知道永樂朝還有一堆的事離不了他。
他再次回身對著馬皇後深深一拜,又不舍的看了老朱一眼。
“娘,你要多注意身體啊,洪武十五年八月的時候,你一病不起,最後藥石罔顧去世的。”
“大哥,我對不住你,篡了侄子的位兒。”
朱標上前用力的抱了抱永樂,“哥不怪你,是哥沒教好孩子,對不住你的。”
“精神點,別丟份。”
隨後,朱標臉上欣慰的看著朱棣,用力的點了點頭,“吾弟當為堯舜!”
朱棣也拍了拍大哥的肩膀,“大哥,你是洪武二十五年考察遷都的時候,在西安染病去世的。”
“還有,雄英也是洪武十五年出的事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永樂又扭頭看向小一版的自己,心裏隻覺得奇怪,“做個大明的征北大將軍,替咱爹咱大哥守好這大明江山。”
永樂又將目光投向諸皇子的地方,當他看向秦王和晉王的時候,欲言又止,還沒有開口說話,流光出現。
一個恍然間,永樂皇帝消失了。
與此同時,朱棣最後留下的幾句話在洪武朝掀起了一陣雞飛狗跳。
“咱的大孫,咱的兒子,咱的妹子啊!”
朱元璋差點崩潰,連忙呼道:“快傳太醫!”
必須號召全國名醫給咱的親人診治,有功的封侯,沒功的封喉。
晉王爺朱棡覺得老四最後看自己的那一眼很奇怪,想說卻沒說,弄得他心底直癢。
奉天殿上的一眾大臣,聽完了朱棣的話,心中的擔憂並不比老朱的少。
那焦急的態度,比他們老娘死了還要急迫。
老娘沒了,是沒了她一個,馬皇後要是沒了,老子一族可能也都無了。
唐朝
李世民十分欣賞的看完兩帝會麵,“永樂皇帝和朕很像啊!”
順位繼承這一塊兒。
當看到永樂真的見到了老父後,放下心結的釋然模樣,李世民也忍不住為他高興:
“好樣的!沒給咱太宗文皇帝丟份!”
趙飛舒展了下有點發酸的胳膊,手機裏推送的視頻刷得根本停不下來。
看的越久,推薦的就越吸引他。
再看一個我就睡。
「史上最強嫁妝!帝國雙璧大漢王朝」
西漢時期
呂雉皺著眉頭,臉上有些不悅,“哪個昏庸的子孫幹出來得好事?”
“就算是帝王家的女兒出嫁,也不能這般奢侈。”
劉邦微微一愣,笑道:“誰說一定是漢家的公主了?就不能是嫁進漢家的女兒?”
反正不是乃公幹得好事,乃公可沒那麽多錢陪嫁。
如今的大漢初立,國內並不富裕,未央宮的修建都得從隔壁鹹陽拆東補西呢。
那些邦周遺傳下來的大家族,不少都比他們漢室富裕。
——
今晚去看大鷹京比賽了,祿冠贏了加更,綠隊贏了也加更!)
太宗嚐曰:“李靖、李積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貞觀政要》
蓋唐虞三代以來,若漢之高帝、世祖,唐之文皇,宋之太祖,其寬仁大度、聰明文武、閎遠之規、乾剛之用,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鮮儷焉。——《明太宗文皇帝實錄》
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裏,強弱之形易製。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裏,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又說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並兼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上又從其計。——史記
講的是,主父偃給漢武帝說,地方豪強太猖狂了,讓他們繼續發展,漢室的威嚴何在,陛下的陵寢剛修好,關中多窮啊,讓全國三百萬家產以上的都遷徙過來,這樣關中就富饒了。
於是,五陵年少的典故由此而來,代表富豪子弟。)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