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漠北之戰

字數:6687   加入書籤

A+A-


    「元狩二年的論功行賞裏,劉徹在長安開心的接受了渾邪王的受降,並將其冊封為漯陰侯,食邑一萬戶。
    直到老死,渾邪王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不過,他受降後的小日子過得很紅潤,相比於渾邪王的舒適生活,反悔的休屠王不但丟掉了性命,失去了部眾,就連他的家人也跟著受到了牽連。
    他的小王子被貶為了漢朝的養馬官。
    而這位養馬官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武帝托孤四臣之一的金日磾。
    被現代網友戲稱為sr級別的文臣的金日磾,也被網友們加入了衛子夫的嫁妝之中。」
    與此同時
    觀看天幕的先秦觀眾們再次麻了。
    漢帝這到底是什麽運氣,娶一個老婆送一連串的名臣嗎?
    春秋時期
    楚莊王長長的一聲哀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
    寡人覓名臣這麽多年,才尋得一個孫叔敖。
    “寡人要不也試一下全國選美?”
    漢朝
    正在喂馬的金日磾微微側頭,有些懵的看著天幕。
    啊?托孤大臣,我嗎?
    我一個匈奴人居然也能成為漢朝重臣?
    金日磾不禁想起了他的阿耶,休屠王。
    “阿耶,渾邪王現在三妻四妾日子過得舒舒坦坦,也不用在草原上吃風沙了。”
    “您當時怎麽就不明白呢?”
    當金日磾被俘虜到了漢朝之後,他才知道漢人說的“開桂”是什麽意思了。
    漢朝的天空上下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光幕,他們匈奴就沒有,西域也沒有。
    裏麵居然一直在劇透曆史。
    太不公平了!
    漢朝人有掛啊!
    我匈奴人怎麽打的贏他們?
    不對,金日磾猛然想起:我是漢人啊!
    桀桀桀,你們這群草原人怎麽打得贏我們漢朝。
    這叫天命在我,懂不懂?
    這很公平,泰褲辣!
    一陣急促的戰鼓聲隆隆而起,天幕的畫麵也伴隨著出現變化。
    鏡頭從河西走廊開始,一直延伸快進,直到帝國的首都——長安,逐漸的定格在未央宮大殿前,一行紅色的大字浮現:
    漠北之戰
    其下,一行白色的小字注釋著:漢匈百年戰爭的最終決戰。
    「元狩四年,經過了兩年的改革稅收、休養生息、厲兵秣馬之後,漢王朝決心發動一場大會戰,意圖一舉對長安的西北地區完成統一。
    縱然此前匈奴人的右部勢力遭受了極大打擊,但匈奴本部依然存在著強大的武裝力量。
    漢武帝決心加強對北方戰線的的進攻,一場不可避免的決戰來臨了。」
    「這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大書特寫的戰爭。」
    「這是一場影響了大陸文明數百年的戰爭。」
    「這也是一場讓漢朝走向巔峰的戰爭,讓漢這個名字徹底融入到這個民族的戰爭,也讓漢族這個族群,從此屹立在了這片土地上,任日月輪轉生生不息。」
    匈奴人已經神經大條了,人都麻了。
    漢朝來勢洶洶,一直打,還接連大勝。
    他們放棄了漠南,放棄了河套,放棄了河西。
    既然你要,我給你了,好吧?
    我回漠北吃風沙去,求你了大哥,別打我了,給我歇一會吧。
    誰知道,劉徹壓根就沒有想過給匈奴人活命的機會,跟在屁股後麵一直攆著打。
    匈奴人哭爹喊娘的求饒也沒用啊,人家漢帝手下一個衛青,一個霍去病,這怎麽玩?
    好不容易盼到衛青刷經驗包刷到滿級了,不能再刷了。
    結果又出了一張ssr新卡,一口喘息的機會都不給呀!
    他們承認自己不是“大夏”了,他們是匈奴人,他們是賊寇,攻守也易行了,我逃到漠北了,哥,我給你跪下了,別趕盡殺絕好吧。
    你再這樣,信不信我跑西邊不給你刷經驗了。
    「此次會戰,漢武帝劉徹幾乎掏空了漢朝的家底。
    他調集了十四萬騎兵,隨軍戰馬十四萬匹,步兵及轉運夫十萬餘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統帥,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發。
    這是對匈奴會戰規模最大的一次遠征。」
    「這是實打實的十萬精軍,可不是女頻小說裏隨便就能殺的十萬精兵。
    十萬精兵,便是抽幹了漢朝的老底,可想而知了。」
    「衛青將匈奴人驅逐了漠南肥沃的地帶,他的外甥霍去病將匈奴人驅逐了河西地區。
    匈奴人的最肥沃的草場已經沒有了。」
    「此時曆經多年大戰的漢朝其實也很疲敝,這也是武帝連續兩年沒有發起戰爭的原因。
    國內剛改革完稅製,恢複了經濟,打下來的地盤還沒吃透,劉徹卻又要發起進攻了。」
    「沒有人能勸住劉徹,他的意誌不可抵抗,他就是要將匈奴人最後一點生存機會抹滅。」
    漢景帝眉頭緊蹙,他心底在盤算著一筆賬。
    “我兒這麽能折騰嗎?”
    他左算右算,還是發現自己和老爹留下的家底完全不夠劉徹一個人霍霍的。
    敗家子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說劉徹為大漢樹立起了一個豐碑,他作為老父自然很欣慰。
    可這筆功績是騎在他和劉恒的頭上,甚至他倆身下可能還墊著武帝時期的百姓。
    如此,方才成功了一筆偉業。
    你爹,你爺爺,省吃儉用攢的家底啊!
    劉啟側目看了眼沉浸在未來自己創建的偉業裏的小劉徹,又伸出手張開五指瞅了瞅。
    要不,還是打一頓吧。
    不然自己吃這麽多苦受的委屈咋辦?
    此時漢朝人有多驚喜,匈奴人就有多麽驚恐。
    之前都是兩個喪門星一替一次的來,這下居然聯袂來了。
    要命啦!
    打不過,根本打不過,還是趕緊收拾行李跑西邊吧。
    「漢武帝製定好了兩部大軍的戰略部署,原擬以霍去病部由定襄北進,各大將也紛紛出征位列二帥之中。
    其實,本次出征一開始是沒有算上李廣的,但老將軍一把年紀了,央求劉徹想要出征,為此多次上書。
    劉徹也考慮到李廣一把年紀了,還沒有像樣的功勳可以封爵,便把他加了上去。
    於是,作戰部署變為了衛青率前將軍李廣、校尉公孫敖、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從定襄發兵。
    霍去病一部從代郡出發,目標:尋到大單於伊稚斜部進行決戰。」
    小雨淅瀝瀝的嘀嗒在漢宮的廊閣上,出征前劉徹將霍去病喚來此進行談話。
    愁雨綿綿,在劉徹看來,這雨是匈奴人的愁。
    “朕給你準備了一個禮物。”
    劉徹負手而立,“匈奴大單於的主力。”
    霍去病會心一笑。
    “陛下放心。”
    劉徹輕笑一聲,為了這一場決戰,他承受了內外巨大的壓力,更像是一個拿國運去押注的賭徒。
    一旦戰敗,大漢好不容易興起的苗頭就會熄滅。
    “此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霍去病抱拳應道:“臣一定全力以赴。”
    “你這個人啊,天馬行空,無羈無絆,”劉徹笑著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繼續說道:
    “朕這次不給你派一個副將,你啊就臨機決斷,獨斷專行吧!”
    “十萬匹軍馬,你和大將軍各領五萬,除此之外,你優先挑選部署。”
    “你看著滿意的,用著順手的,都可以交給你。”
    霍去病再次低頭抱拳:“謝陛下。”
    劉徹望著眼前英發的小夥子,眼中滿是欣賞之色,他教大的孩子,身上有著他的影子。
    朕就是偏愛他,怎麽了!
    漢武帝嘴中說道:“謝什麽謝!”
    “又不是讓你去赴宴。”
    “是叫你去打大單於。”
    “這最硬的骨頭,朕交給你霍去病去啃。”
    「漠北之戰,更是漢武帝劉徹在拿大漢的國運去打。
    他將帝國的命運托付給了衛霍。
    而他的帝國雙壁也沒有辜負他的信賴。
    衛霍,帝國雙壁也,然而成就他們的不隻是自己,也是漢武帝的信重。
    自古以來,從沒有不依靠臣子自己做出一番功績的帝王,也沒有一意孤行做出事業的將軍。
    二者,本就是帝星和將星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關係。
    曆史,也將再次證明,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漢武帝。
    太多的有抱負的將軍鬱鬱不得誌了,尤其是宋朝,沒有皇帝的信賴,沒有滿朝的傾力支持,他們終究泯然眾人矣。」
    劉徹聽得非常高興,不是說天幕之語多促狹嗎?
    朕怎麽就覺得,這是忠言逆於耳。
    說的多中墾啊!
    會說,你不妨多說一點。
    朕可是山呼萬歲,千古一帝劉徹呐!
    「正所謂“棄疾似去病,宋皇非漢武!”」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一句句的詩詞,誦讀的是不得重用的文士和將軍們,也是在悲訴自己遇不到如漢武一樣的雄主。」
    趙匡胤:???
    俺大宋不是有趙玖這孩子了嗎?
    怎麽意難平又扯俺大宋身上咧?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