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慈父:周瑜
字數:4624 加入書籤
“三弟,為兄之仇不是非當時就報不可。”關羽望著天幕演繹後來的悲劇,心中介懷:
“淮陰侯尚能忍受胯下之辱。”
關羽被兄長和弟弟的怒而興兵感動不已,但作為優秀將領的他,也更知此時不宜動兵的理由。
天幕裏的那位諸葛丞相不懂嗎?
他更懂。
可在三弟出來後,屆時的孔明就不再言語了。
因為他知道,勸不住了。
心底既感動又氣憤因為自己一人之死,致使大局隕落:
“彼時兄長初立季漢,一團亂糟糟的,亂則思定啊!”
張飛理直氣壯:“兄長被奸人陷害,身為弟弟難道不該為兄長報仇嗎?”
“俺老張認死理,反正俺覺得沒做錯!”
“三弟,哎!”
“有何不可?二哥!當年咱們兄弟桃園結義時,說好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結果你先沒了,大哥想為你報仇又不成,最後在個破地方抑鬱而終,這對嗎?”
“這不對!”虎腰熊背的黑臉張飛神色動容,兩眼淚汪汪的:“你們都走了!”
“到時候就剩下俺老張一個人苟活了,這日子還有什麽盼頭!”
“哦,對了,軍師也是個短命的,哇......”
諸葛亮:......
你很冒犯,你知道嗎?
簡雍想要上前安慰,被張飛一把推開,“簡憲和,你也在夷陵沒了,嗚嗚,到時候就剩俺老張一個了,連拌嘴的都沒了。”
“守著阿鬥過日子,阿鬥還是個不知事的!”
“俺老張活不下去了啊!”
簡雍抿了抿嘴,心說天幕又沒提我名兒,你怎麽咒人呢。
再說了,後麵不是還有雲將軍和軍師在嘛。
你咋就知道自己比他們還能活。
“阿鬥忒得不爭氣了!哇......”
張飛悲從心生,一時哭嚎的連話也沒個遮攔,想到啥就說啥。
劉備幾欲開口,還是收了手,選擇不計較了。
他拿過孔明之前抄錄好的內容,默默看著那句:
“薑維,你主已降。”
忠臣良將尚在,阿鬥卻投降了敵人。
唉!
再看紙上的一個個字,都好像無數把鋒利的刀刃狠狠的刺向他的心窩,渾身不得個舒服勁兒,十分刺撓得慌!
“主公,莫要介懷。”
諸葛亮溫聲寬慰道:“阿鬥投降,或許正是因為他是個仁善之君呢。”
“阿鬥為治下子民著想,怕他們遭敵人兵戈之禍而投降...”
“如此說來,阿鬥倒也算是......隻是...哎!”
終究是劉備最愛的人,諸葛亮瞬間秒懂了他的心結。
兄弟之仇早就解開了。
阿鬥為帝後,在孔明等人一死,國力衰弱,致使忠臣良將含恨也讓他解開了。
那就隻剩下一根刺了:
稱帝!
要知道,劉備一向自稱為漢室後裔,並且以興複漢室為己任,經年幾轉,多番努力,結果天幕告訴他們,劉備稱帝了?
這讓本人如何接受得了。
劉備的目標可是對標周公,想要匡扶漢室還天下太平的。
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告訴他:你不是周公,你是王莽!
“主公,可是介懷稱帝一事?”
諸葛亮笑道:“主公可是漏看了一處?”
“北方的曹丕篡漢了,建立了曹魏!”
“漢室不能倒下,主公因此而繼漢室之業,如何不可?”
劉備心結解開,隻是念到漢室正統四百年煌煌大業,仍是歎息:“我漢家威嚴已經淪落至此了嗎?”
曹氏稱帝,後麵的孫權應該也稱帝了。
從十常侍之亂至如今,漢室尊嚴屢屢受到踐踏。
天猶可見,太祖之基,世宗世祖之業毫無尊嚴可言。
“哼!”被關羽教育老實後的張飛,淚眼未幹,嘀咕道:“獻帝已成曹賊傀儡,興複漢室說到底還得靠大哥!”
劉備心底寬慰,好兄弟會說話就多說點。
別跟之前一樣一直哭喪就行。
“嘖!就是阿鬥太不爭氣了,可惜啊!”張飛幽幽的聲音傳來。
劉備嘴角一抽,特麽的,能不能別再提這一茬了。
沒玩了是吧?!
“如此一來,從天幕出現之後,根據三言兩語的結合去看,我們總算得到了一個框架了。”諸葛亮推測道:
“靈帝後,少帝獻帝出。曹操之子行王莽故事篡漢,主公再立漢室之旗,後來孫氏應該也立了大寶,這應該就是天幕常提到的三國。”
“隻是可惜,曹魏、孫吳兩家好像都沒成大業。”
“包括咱們的大侄子阿鬥一起,都讓晉這一家摘了桃子。”
“先前天幕言,阿鬥在洛陽養老,應該就是投降後去了洛陽......”
張飛插話道:“阿鬥是個不爭氣的。”
劉備:...
......
「咱們話歸原題。」
「孫吳對於江東而言,是外來勢力跑到自己家裏建立的政權。
當年孫堅孫策打地盤,打的是誰?
就是江東本地豪族。
打壓本地豪族,就是要給自己人騰位置。
不然你讓程普、韓當、黃蓋這些親隨元從置於何處?
沒有地盤和勢力,又如何招攬周瑜、魯肅、淩統等英傑?
我們都知道的江東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從陸遜開始,就已經代表著本地豪族對孫氏政權開始實施反製措施了。」
「與北方的曹操不同,曹操麾下有兩大集團: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譙沛宗親軍事集團,以荀彧、陳群等為代表的潁川文官集團。
曹氏有法理在手,實行的算是合作共贏製度。
嗯,扯遠了,繼續說孫吳。」
「孫策被許貢三門客所刺殺,年僅二十六歲。此處就已經埋下了伏筆,作為大本營的吳郡居然潛入了刺客!」
「這些刺客怎麽潛入的?他們的兵器又是從何而來?他們是怎麽可以精確找到恰好落單的孫策的?」
「這些,史書通通沒有說,但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去相信,江東本地士族必然在此充當了十分不光彩的角色。」
「當年孫策聯合好兄弟周瑜入主江東時,對江東士族實行的可是鐵血的慈父手段,殺得江東那叫一個人頭滾滾。
這才有了孫氏的立足之地。」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