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丞相祠堂何處尋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A+A-


    「說到出師表,咱就不得不提一句成都府的昭烈廟了。」
    「不過,說是昭烈廟,人們更常稱呼的是另一個名字——武侯祠」
    「它本來的名字就是昭烈廟,不過昭烈廟能以割據政權保存至今,且曆朝曆代維繕完好,一千多年來香火不絕,各朝名人爭相打卡的關鍵原因就是諸葛丞相正統祀祠所在。
    漸漸的,人們也將昭烈廟稱為“武侯祠”」
    「武侯祠是由漢昭烈廟、武侯祠、三義廟和惠陵組成的,是當今諸夏著名的名勝古跡,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廟祠和陵園一體的人文景觀。」
    天幕畫麵一轉,從高樓大廈的現代成都上空急速飛掠,旋即鏡頭停在了一座被鋼筋水泥大樓包裹的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上空。
    建築的內往來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裏的人們都是各朝先輩們見過的之前趙飛的打扮模樣。
    鏡頭隨之下移,映入眼簾的是“國家aaaaa級曆史名勝保護區——成都武侯祠”的石碑,隨後畫麵向上,鏡頭對焦肅穆木門的牌匾上——漢昭烈廟。
    ......
    劉備:......
    他不知道應該展現什麽樣的情緒,天幕很早就有言過軍師死後諡號是武侯。
    武侯祠,顧名思義就是後世為諸葛亮興建的祠堂。
    軍師很厲害,他是知曉的,後來當上了季漢的丞相並且主持季漢北伐事宜,劉備都覺得合乎情理。
    但孔明是多大的名頭,才能蓋住自己讓昭烈廟“主客移位”?
    劉備幽怨的小眼神直勾勾的盯著諸葛亮,弄得孔明也尷尬的幹咳兩聲。
    孔明:雖然心裏美滋滋,但我不能表現出來。
    “大哥,你看你這就想不開了!”
    張飛嘿然一笑,瞅著劉備開導:
    “你得這麽想啊!你的陵墓在此處,後世人來這兒對軍師也隻能是拜一拜,對於你來說,這就是真上墳了,對不對?”
    “哎?大哥我開導你,你拔劍作甚?......使不得,使不得啊!”
    “別....大哥你看天幕上每天成千上萬的人來給你上墳,你怎麽還生氣呢!”
    他逃...他追...他插翅就飛....
    就這樣在公事堂裏劉備提著劍追了張飛幾圈後,給自己累得鬱悶喘氣,張飛還跟個沒事兒人一樣嘻嘻哈哈的想要開導。
    “我就想啊,每天這麽多的漢家後人來此祭拜,雖然不錯可會不會有些吵鬧呢?”劉備心中還是歡喜的,嘴上卻如此凡爾賽道。
    張飛咧著大嘴:“至少大哥你完完整整的埋進去了,還挑剔......”
    意識到自己說漏了話,三爺嚇得猛然捂嘴,左右張望了下,索性沒人注意,給了自己一嘴巴子,連忙掐斷這個話題。
    「從大門進來後,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三絕碑。
    什麽是三絕?
    即文絕、書絕、碑絕。」
    「其文絕為祭文作者裴度在文中盛讚諸葛武侯有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以及治國之術
    裴度此人名氣不小,他出生於安史之亂後,曆任七朝最終官至宰相,與著名詩人白居易乃是至交好友,可謂是晚唐有名的代表性政治家、文學家。」
    「書絕即祭文書寫者柳公綽也,柳公綽和他哥哥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大家,也是諸夏曆史上得開一門的大師級人物,其書法端肅渾厚,古樸自然,配上裴度之文當真一絕也!」
    「碑絕,則是指雕刻者魯建乃是當時天下聞名的雕刻師,他的技法也可稱為一絕。」
    “這裏麵還有我大唐的事啊?”吃著瓜看小劇場的李世民有些懵,萬萬沒有想到武侯祠開門第一個景觀就帶有濃厚的大唐氣息。
    “晚唐名人?曆任七朝?”
    僅僅是幾句話李世民腦子就開始脹疼了,有些暈乎乎的。
    到底什麽樣的時期,才能讓一個臣子曆任七朝啊?
    這不明顯的說明當時大唐政局之混亂嗎?
    “此第三絕才是真正的一絕啊!”房玄齡笑嗬嗬的道:
    “能將書法大家的神韻還原如真,這種技法非大師不可為。”
    李世民幽怨的望向房玄齡,你沒看見朕臉上的小表情嗎?你個房玄齡居然還有心情點評書法。
    “哈哈!”房玄齡沒有接自家陛下的小眼神,而是寬慰的笑道:
    “陛下為何憂也?”
    “天幕此前所提的秦漢唐宋明,已有三朝被盤點了,後麵自然會講到我大唐故事。”
    “現在憂慮,既不能知全貌,也不可解事弊,徒生憂悲矣!”
    李世民一拍腦袋,轉而笑道:“玄齡之言解朕之誤啊!”
    「丞相祠堂何處尋?
    這是唐代詩人杜甫於七言律詩中的名言。
    在三絕碑對麵有一塊特殊的石碑,上麵記述了武侯祠的曆代變遷,完美的解答了詩聖杜甫的疑惑。」
    劉備:......
    玄德公已經懶得掙紮了,他算是發現了,縱然天幕裏的講說是站在那麽大、那麽顯眼的一塊“漢昭烈廟”牌匾下,可後世人卻還是能做到麵不改色的稱這裏是“武侯祠”!
    不是他心胸狹隘,顯得小氣要和臣子搶東西。
    問題是,這裏特麽就是昭烈廟啊!    告訴我,那上麵寫的是什麽字!
    搞得像我在蹭孔明的香火一樣。
    「碑文上記載了明朝蜀獻王朱椿在位時對武侯祠的修繕記錄。
    他廢除了香火旺盛的武侯祠,將諸葛亮的牌位移入到了香火相對較少的漢昭烈廟裏去和劉備作伴。
    縱然原先的武侯祠已經不在了,來此上香的百姓們依然願意稱此處為武侯祠,並且香火不絕。
    時至清朝,當時的四川巡撫在吸取了百姓意見後,對武侯祠進行重修,並將它放在了劉備廟之後,杜絕了帝廟裏臣搶主位的尷尬。
    如此,才有了現代我們看到的成都武侯祠的格局。
    啊,主播這裏口誤了,是如今的昭烈廟格局。」
    【“丞相祠堂何處尋?昭烈廟裏找武侯!”】
    ......
    劉備:......
    鬧夠了沒有!!!
    你們根本沒有誠心誠意的稱呼漢昭烈廟!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