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偷渡陰平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天幕上畫麵一轉。
「十四文臣依次排序為: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
這些人中除了龐統這個倒黴蛋以外,也有呂凱緊隨其後,隨向寵平叛死於南蠻。
其餘大多病逝,當然馬良、程畿二人是隨先主夷陵之戰戰死的。
諸葛亮最看好的文臣蔣琬,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堂中
當馬良抄錄下自己的死因時,心中情緒有些莫名。
前腳剛知曉自己位列了十四名臣,下一刻就被宣告了死亡日期。
蔣琬並不在堂中,所以劉備衝著馬良尷尬笑笑。
諸葛亮在自己抄錄的內容中將南蠻圈了起來,加上注釋:南蠻之地問題頗深,當早日平定。
實際上,以孔明的博學程度,他也明白南蠻之地與大漢淵源已久。
早在世宗皇帝時期,為了將茶馬古道徹底把握在漢家手中,世宗皇帝就派出幾十萬大軍去征服南蠻之地。
比對付匈奴人還要凶。
畢竟,那裏是產錢的地兒。
「文臣裏麵沒什麽好講的,咱撿著重要的來說。
如傅肜傅僉父子一樣,文臣中的董和董允這對父子也是值得人敬佩的。
董和為政尤善治理地方,主政邊郡多年得到了丞相的大力讚賞。更值得敬佩的是,董和是一名清官。
去世時董家一石糧都沒有,更何談存有私財?
董允比他爹出名多了,是《出師表》中的人物,也是鼎鼎有名的季漢四相之一。
令人惋惜的是,季漢四相雖然名聲在外,但沒有一個善終的。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蔣琬病逝,董允病逝。
費禕更是被曹魏降將所刺殺而死。」
“曹阿瞞果然沒安好心!賊人盡會使些醃臢手段!”劉備看著天幕氣得跺腳,張口就是大罵。
病逝的人,還能心裏安慰一下天不假年,上天也嫉妒我季漢的英才。
可是刺殺這種手段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挑釁、性質極為卑劣!
你若是行此手段對付武將,我還不好說什麽。
可是!
曹賊居然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刺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
一向寡言的馬良停筆,看不下去了:“齷齪至極!”
孔明則是在一旁靜靜思考,出師表到底寫了什麽?
天幕屢屢提及,這個表似乎對季漢影響很深重。
「文臣暫且不談。
咱們說到了武侯祠,就不得不說劉備了。
文臣武將廊所拱衛的中心大殿,就是昭烈廟的主殿!」
「昭烈廟主殿供奉有三,正堂之中的主位乃漢昭烈帝劉備,右側為季漢北地王劉諶,左側則是供奉一塊朽木。」
劉備廟裏供朽木?
眾人雖不清楚劉諶身份,但大漢的規矩在這,也能明了北地王的宗室身份。
主公膝下隻有阿鬥一個嫡子,而劉諶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但,天幕提及過的阿鬥繼位為季漢二世皇帝,一側為劉諶,一側為朽木。
這裏麵的猜想可太大了啊!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大軍破城,季漢上下恐慌。」
「此時季漢朝堂之上,公卿們甚至蜀漢已經無力回天,投降心思迫切。」
「雖然此時劍閣關上仍有薑維率領的數萬精銳和廖化等眾名將存在,可是......」
「鄧艾都能帶領大軍打到家門口了,消息閉塞,任誰也沒想到薑維手中的主力軍還在,君臣上下認為薑維諸軍已經全軍覆沒了。」
「說白了,鄧艾從陰平鑿山開路這一招真是太奇太險了,諸葛亮來了也想不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降似乎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東漢末年
曹操立馬命人將漢中一帶的地圖呈上,謀臣們也隨之圍了上去。
程昱結結巴巴的道:“這怎麽可能做到的?”
特麽的,蜀地多山,成都更是被群山環繞,自古便有易守難攻之稱。
陰平處,更是山脈連延,能裝滿中原一個郡了。
這麽多山,你怎麽鑿的?
......
隨即,天幕上畫麵一轉,一幅魏滅蜀之戰的3d地形詳圖展現。
觀看的古人們清晰的看到薑維麵臨大軍圍攻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撤退指揮,退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關。
並將主力分要塞進行駐守,確保整個防禦陣勢如鐵桶一般水泄不通。
魏軍也正如正常人所想的那樣,麵對諸葛亮一手興建的這座劍閣,隻能望而生畏,根本打不進去。
局勢陷入了焦灼時,代表鄧艾的一條藍線在西側大山中開始浮現。
一路穿山越嶺,鑿山開路,愣是出其不意的開出了一條奇襲之路。
“啊?這也行?”
漢朝的一眾皇帝們沉默了,不是敵人太強,不是我方太弱。
而是這種進攻路線壓根正常人就想象不到。
通行的路隻有劍閣一處,其他地方都是高山峻嶺,危險無比。
然後,你就在高山裏鑿開了一條路?
這合理嗎?
秦朝
嬴政沉默了半晌,憋出了一句:“流弊!”
“我大秦對益州的開發還是太淺薄了!”
“後世人還能玩出這種花兒來!”
“值得借鑒,抄了!”
於是,在三國之前的朝代們,對益州的戰略防守部署戰術簿上,又記上了濃厚的一項:
日常條例:巡山!
避免:敵人鑿山開路。
唐朝
“偷渡陰平之計天時地利人和俱在的情況下,也隻有鄧艾才能完成。”房玄齡笑著搖了搖頭:
“一個從小口吃,卻能含著石子練得口齒清晰的人,長大後怎麽不成事呢?”
“一個出身農家,寒門都算不上的牧童,卻能走到一國重將的地位,其毅力和天分就遠超乎常人。”
“也就他這樣有著農家漢子一樣付出汗水,靜待開花結果的人,才能完成如此奇功!”
甘露殿裏的群臣點了點頭,對房玄齡的這話很是讚可。
放在他們身上,恐怕也沒有這個耐心去做。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