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諸葛亮治蜀
字數:4320 加入書籤
東漢末年南郡,建安十六年,赤壁之戰後
龐統立馬掐指心算,然後哭笑不得道:
“哈!我季漢的大將軍如今才九歲?”
還是一個稚子呢!
諸葛亮反而笑道:“如此豈不是正好?”
“現在派人把薑維尋來,還能和阿鬥湊個玩伴。”
劉備則有些憂心:“我怕阿鬥把我的麒麟才子給帶壞了。”
鄴城
不同於南郡此時的其樂融融,曹操是真的要氣得上天了:
“合著季漢的大將軍原來是我曹魏的人才啊!”
當年孤使用計謀才將徐庶這等人才從劉備手中搶走,那時候是真的求賢若渴啊!
孤的子孫有了孤留下的地盤後,連人才也不珍惜了。
荀攸沒有太關注其他,而是慨然:
“雍涼之地對我方而言關係重大,選官應該著重才對。”
“這天水郡的太守馬遵,毫無膽略可言。”
丟城又丟人!
......
「第一次北伐由於馬謖敗軍於街亭,導致全局崩潰,因而失敗撤軍。
演義裏的描述是:揮淚斬馬謖!
因此,現代不少網友都在打趣——
馬謖:不是哥們?合著整個三國時期就我立軍令狀被斬了?
夏侯惇:嚼嚼嚼...你說啥...嚼嚼嚼....哦,主公又給我升官了啊!
實際上,丞相雖然對馬謖失望透底,也隻是將他下獄而已。
馬謖敗軍之後慚愧不已,在獄中憂鬱而死。
但對於丞相而言,這一次不算完美的北伐中,讓他得到了一位衣缽傳人。
此行就不虛也。」
劉備自認為身為主公,他還是很有溫情存在的。
於是扭頭和善的衝著馬良笑笑:
“季常不要待在心上,天幕之事無礙也。”
“這輩子丞相肯定不會讓你弟弟去守街亭的!”
馬良:...最好也別讓我去夷陵。
「丞相回到成都後,自請貶職三等,戴罪立功。
同年冬季,孫吳和曹魏爆發戰爭,丞相不想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便率軍再次北伐。」
「然而,這一次走的是陳倉道,數萬大軍攻陳倉二十餘日而不得。
隻率領千餘士兵的郝昭不動如山,任憑漢軍怎麽勸降和攻城依然不為所動。
無奈之下,隻得再次撤軍。」
“郝昭這人厲害啊!”扶蘇驚呼出聲,以千人衛數萬人之攻而不破!
含金量太高了!
扶蘇自嘲的笑笑:“後世人一個比一個厲害,我聽著就跟聽故事一樣。”
殿中的文武十分認同長公子的這番話。
前有八百人破匈奴的霍去病,現在又來一個千人守城的郝昭。
就算你真的易守難攻,這人數差是不是有些太離譜了呢!
李斯思緒卻飄到了剛才。
他剛才還放大話,八十三萬大軍絕對能拿下一個武將,任你再驍勇也不行。
現在天幕講的後世離譜事越多,他越覺得自己眼界好像有些窄了。
七進七出八十三萬大軍,這不能是真的吧?
......
天幕下三國時期前的觀眾們默默的計算著諸葛亮的北伐時間,驚駭的發現,一年居然動了兩次大規模作戰!
尤其是武帝時空的漢朝百姓們,他們忽然就覺得自己生活的時代好像也不是那麽窮苦了。
皇帝雖然奢侈了點,雖然不恤民力了點。
但是從來不會一年發動兩次大規模作戰,而是每打完一仗就要休養一段時間。
想通了之後,各朝的觀眾們不得不豎了一個大拇指:
川人真狠啊!
怪不得秦國得了益州之後就突飛猛進了,原因居然出在這!
「兩次接連的北伐失利,正常情況下是休養生息,養足精力再戰。
而丞相則是選擇了在第二年春天發動了第三次北伐。
看到這裏,各位小夥伴是不是震驚了:
諸葛亮這麽殘暴了?一點都沒在乎蜀國的國小力微?」
古人們麵麵相覷,這不對嗎?
連年征伐,國家還有錢了嗎?
最後的壓迫肯定都要落到百姓身上!
如此行為,可不就是不恤民力。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不僅敗掉了劉備的心氣,更是敗沒了蜀漢的精英二代和百戰勁卒。
諸葛亮接手的蜀漢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天崩開局。」
「此時麵對國庫無銀,老臣凋零,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下,丞相一人承擔了開漢時期劉邦、蕭何、張良、韓信四個人的工作。
即招兵練軍,改革財政,頒布律令,治政蜀地,戰略規劃,促進民生......
甚至諸葛亮在書法、音樂、繪畫領域也獨樹一幟。
至於說文采水平......看《出師表》就知道了。」
“還有什麽是你不會的?!”天幕前的古人們瞠目結舌。
聖賢教導我們:人無完人。
根據我們實踐得來了真理,那就是聖賢說得對!
怎麽到了諸葛亮這裏,聖賢的話就不適用了?
春秋時期,夫子的學生們仰著頭疑惑的看向老師:
這對嗎?
「五年,隻用了五年!」
「丞相便將蜀地的頹廢之氣一掃而空,帶來了一個煥發生機的新蜀漢!」
「看到這裏,可能還有人覺得不可能。
五年時間怎麽能籌夠北伐的元氣呢?
當年漢武帝北伐匈奴可是漢室養精蓄銳了七十餘年啊!」
「在現代拍攝的百集紀錄片《諸夏通史》裏,秦始皇、漢武帝也隻能占一集」
「整個三國時期,魏蜀吳也才湊夠了一集」
「而諸葛亮治蜀篇,獨占一集!」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