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時間是個問題

字數:4966   加入書籤

A+A-


    曹操:......
    雖然一直誇讚薑維怎麽忠誠來著,但孤記得他剛開始是個魏人吧?
    後世人對他們三國時期的偏見好像也挺對的。
    江東鼠輩多,蜀漢忠臣多。
    他們曹魏...二五仔好像挺多的。
    “仲達啊,司馬昭是你的兒子吧?”曹操忽然扭頭衝著司馬懿笑眯眯道:
    “封賞大耳賊的人不是我曹家的皇帝,也不是夏侯家的宗親,你說怎麽是你司馬家的人呢?”
    司馬懿汗如雨下,思索著怎麽回答。
    劉玄德你真是壞事做盡,留給我這麽大的坑。
    “主...主公,可能這個隻是重名而已...”
    “是嗎?”
    曹操笑笑沒有接著說話。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幕上畫麵閃爍,浮現出東漢帝國的疆域圖。
    從中平四年黃巾之亂開始,伴隨著左下角的動態年份跳躍,以及簡略的事件描述,強盛的漢王朝變得搖搖欲墜。
    黃巾之亂
    靈帝駕崩
    十常侍之亂
    董卓進京
    太師亂漢
    群雄討董
    ......
    漢中之戰
    曹操崩逝,曹丕繼位,漢帝禪讓
    劉備登基,建立季漢
    ......
    天幕下的觀眾們看著江東地區緊隨其後建立了吳國,並且在堪輿圖上顯示成了紅色。
    一會紅色又變成了橙色,吳國的前方加了大魏二字,如此反複了數次後才逐漸穩定成了吳國。
    古人們:???
    “江東那片地有點說法。”
    “這是什麽意思?反複橫跳嗎?”
    天幕上的畫麵仍在繼續進行,三家連年征戰,互有勝負,直到北方的曹魏在公元263年時吞並了蜀漢,一躍成為了最強國。
    當魏國滅蜀之後,時間加速,來到了公元266年。
    一個“晉”字從中原忽然冒了出來,一腳踹開了“魏”字。
    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加快了對吳國的作戰,最終一統了天下。
    天幕上形勢變化之快,壓根沒給曹操任何反應的機會。
    他甚至嘴都沒來得及張開笑呢!
    曹操:???
    “仲達,你說這個晉會是你的封號嗎?”
    “哎呀,你別抖啊!”
    “你怎麽跟劉備一樣,當年和孤喝個酒渾身發抖呢?”
    “孤有這麽嚇人嗎?”
    司馬懿囁嚅不敢回話,這是把他比作了劉備嗎?
    太誅心了!
    “主...公,興許是您曹氏的後人一統之後換了個國號呢?”司馬懿攪起了歪理,試圖說服曹操:
    “晉乃大國,魏是小國,也許一統諸夏之後,我大魏的皇帝認為原先的國號沒有王朝氣象。”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是吧?”
    曹操擠著和善的微笑,上前親密的攬著司馬懿的肩膀。
    堂中眾人紛紛側目注視著上首的二人,宗室大將們目無好意,離曹操最近刀不離身的許褚更是悄咪咪的將手放在了背後。
    天幕之前就說司馬懿懷有賊心,司馬昭能夠行使天子權力為劉禪封爵也更加印證了一件事。
    不過,事到如今,曹操攬著抖個不停的司馬懿的同時,腦海裏依舊在頭腦風暴著:
    司馬懿怎麽做到的?
    他當初將國都從許昌搬到了鄴城,就是每天一睜眼看到密密麻麻的世家莊園就恐怖。
    為了避免士族上位奪權,更是幾次三番的提拔元從功勳和宗室子弟。
    軍隊全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甚至文官也要被壓在兩家屁股底下才能做事。
    「公元220年,權傾朝野的魏王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位。
    同年十月,曹丕受漢帝禪讓登基為皇帝,立國大魏,定都雒陽,後改名洛陽,為魏文帝。
    其父曹操被追尊為魏武帝。」
    「曹丕做事還比較地道,將劉協封為山陽公,遷至山陽公國,食邑萬戶。
    其地位位於諸王公爵之上,在封地時仍可使用天子規格的禮儀服飾。
    且上奏不稱臣,受詔不參拜,山陽公國不為魏臣。」
    「曆史上,山陽公國一直傳承到西晉末年,直至永嘉之亂才國除。」
    漢統諸夏已經四百年,曹魏代漢就算一時再強盛,也仍會有人心思漢。
    可以說曹魏對漢獻帝的退位後規格是一場巨大的政治作秀,目的是給天下人看的,安撫漢朝舊臣和士族之心。
    也沒有對漢帝進行趕盡殺絕,算是留足了體麵。
    天幕下,漢朝的各個時空裏的漢皇們麵色不一。
    真正看到大漢亡國時,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陛下,要不要去做了曹嵩一家。”
    “不必了,沒有他曹氏這天下就不會有其他人了嗎?”
    “我漢室至此已算幸運,朕倒是很期待士族狗咬狗的場麵出現呐!”
    「曹丕三十三登基,有賈詡、陳群的輔佐,繼位以來發展國力文武兼蓄,憑借曹魏的縱深一統天下隻是時間問題。
    對於三十八歲的曹丕而言,時間是個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丕為帝六年後病逝於洛陽,其子曹叡登基為帝。
    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
    曹叡也就是與諸葛亮長期對線的魏明帝。
    曹操晚年時候將內部派係矛盾交給了曹丕處理,曹丕是有手腕的,可惜短命。
    因此他留給曹叡的攤子隻能更爛。
    曹叡的治政水平是在線的,但政治手腕上比不過老爹。不過這也不要緊,很快諸葛亮就打來了。
    戰爭是解決內部矛盾最有效的方式。
    「曹叡在位十四年,時三十六歲就找老爹和爺爺團聚了。
    由於曹叡至死都沒有兒子,隻能從宗室過繼了任城王曹彰一脈的孩子曹芳為養子,立為皇帝。
    並在臨死前,立司馬懿和曹爽共為輔政大臣。」
    天幕中的畫麵悠悠一轉,伴隨著悲愴的音樂聲響起,洛陽的皇宮裏,病重的曹丕奄奄一息。
    “仲達。”
    曹丕強撐著精神坐起身,讓司馬懿上到近前來死死的抓住他的雙臂:
    “我兒曹叡,拜托你了。”
    “臣.....遵旨。”
    畫麵悠悠一轉。
    像是換了地方,又像是沒換。
    一樣的宮殿,一樣的場景,病床是皇帝卻變成了更年輕的曹叡。
    病怏怏的曹叡上前抓起司馬懿的手,將年幼的曹芳的小手放在了司馬懿的手上,死死按住:
    “太尉,朕能相信你嗎?”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