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高祖之風
字數:4957 加入書籤
公元304年,劉淵在左國城稱王,建立趙國。
劉淵本是匈奴人,但祖上是漢公主和親之後,故而他以漢室宗親後裔的名義又自立為帝。
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漢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視前趙為漢家正朔,打著複興漢室的旗號意圖中原。
劉淵:司馬氏竊據中國,亂臣賊子也!興複漢室,還我河山!
「唐末之後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叫劉知遠的人冒頭出來,建立了五代之一的後漢。」
「同時期,十國裏還有劉?建立的南漢,劉旻建立的北漢。」
「自漢室滅亡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金刀之讖的傳言就一直不斷,總有人在亂世時期打著正統的旗號去複興漢室。」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被網友調侃的兩位人物。
唐朝末年,草原契丹部崛起,於五代十國初年建國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自認高祖之後,取漢名劉億。
他還將自己皇後族係拔裏氏比擬為漢相蕭何,賜姓蕭氏。
遼朝著名的的宰相皇後家族,由此誕生。
像蕭思溫、蕭敵魯、蕭燕燕都是出此家族。
......
嬴政:好好好!
華夏族改名漢族,後人全特麽是漢人!
又有無數人打著複興漢室的旗號在亂世起義,愣是找不到一個複興大秦的。
哥們,我不是始皇帝嗎?
尊重呢?
嬴政算是明白了,由於漢室四百年的江山太得民心,創造了許多的功績,所以但凡是個亂世,都有人舉大旗。
隻要姓劉,都敢號稱劉氏宗親去起義。
不對,不姓劉也敢改姓!
秦始皇:......
合著秦朝之後的諸夏曆史,就是你們劉家一家的族譜光榮記錄唄?
嬴政心累了,看著一直蹦噠來的劉漢煩悶得很,還不如給朕繼續看晉朝下飯呢!
嬴政:
“匈奴,也是漢?”
劉邦目瞪口呆的看著天幕說起劉淵的故事。
還沒待他說話,後麵又來了一大串的漢有關的國名。
未央宮中的文武麵麵相覷,咱們建立的大漢這也太牛了吧。
講到了遼朝時,蕭何的嘴角都要揚到天上了。
看見沒,後世人認證劉漢開國大爹就是我!
唯一能和高祖並列的臣子!!!
劉邦原先以為祖上是漢室,或者姓劉的人才會在亂世打著複興漢室的旗號,直到他看見了遼朝。
啊...這...
劉邦:不姓劉改個劉姓也能複興漢室嗎?
這......好像還挺合理的!
各種複漢的故事在天幕上層出不窮的展示出來,看得未央宮裏的君臣們眼花繚亂的,一時間都沒人理得清這些國家之間的區別。
隻看得到:漢、漢、漢,還是特麽的漢!
全是漢就對了!
劉邦這會人都有些迷糊了:“不能是個人都往乃公的大漢身上湊吧?”
“你是漢室後裔嗎?你就興漢......”
人家劉備是正經的漢室後裔,劉淵如果按照母係一脈也算得上......
後麵的這些一個個也來認祖宗,就有些讓劉邦難繃了。
“我大漢還能在唐朝嫁公主給草原人啊?”
「在古代,如果有人被稱“高祖之風”,那就是誇他可成大業!」
高祖之風!
唐朝
李世民看見一連串的“漢室”眼睛也進了兩顆大檸檬,“不知道我李氏子孫可以興複唐室的呢?”
天幕也誇過他大唐是盛世王朝,與漢並列者。
總不能沒有人心懷大唐吧?
大唐皇帝開始思緒飄遠,幻想起有朝一日在天幕看到興唐故事應該怎麽給眾愛卿表現。
杜如晦倒是對其中魏晉南北朝的那些故事挺感興趣:
“玄齡兄,天幕所講晉史可是你修的啊!”
房玄齡聞言苦笑,剛才天幕講的時候他就覺得熟悉,直到講起了司馬炎後,他就反應過來了:
這不是我寫的嗎?
“晉史確實如此。”
杜如晦有些不信:“真沒黑?!”
“克明,你若不信來我集賢殿看一看就知,那魏晉史錄就是如此。”房玄齡信誓旦旦道:
“魏晉文風本就浮誇,各種詔書、戰書、筆記、實錄等等也保持這種文風。”
“你知道我修史的時候有多痛苦嗎?”
用現代話來講,房玄齡修的《晉史》、《南北朝史》就是魔法紀元實錄,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
這也不能怪房玄齡,現代成語和典故大多來源於當時那個時期,就知道當時的文人多能造梗了。
一場大戰的官方記述,甚至能寫出天人神魔共助之的話出來。
很難想象,當年房玄齡作為一個主官修史時,麵對繁雜且魔幻的資料時到底有多崩潰。
如實抄錄,那就是在寫誌異小說了。
他不得不從中精簡出事件原貌,用樸實的話語還原後再編篡。
文風浮誇且有玄幻之風,無怪唐朝以來,古文複興運動興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愈更是喊道:“打倒駢文!”
杜如晦思考了下自己讀過的魏晉書籍,寬慰道:
“沒事,雖然我這個副官不常在集賢殿,但你的辛苦我能明白。”
“太好了,克明!”
“你終於想起來要來集賢殿幫我分擔一部分工作了。”
“玄齡,修史可是大功勞,我怎麽能分你的呢?”
“那你...?”
“我精神鼓勵你。”
......
一則則金刀故事被天幕講述著,卻是讓各朝時空裏的皇帝們蹙起了眉頭。
金刀之讖不得不防啊!
他們是真不想在自己的王朝出現一個姓劉的斬大蛇起義!
講真的,漢朝故事實在是太過於深入人心了。
後漢以來,漢太宗的地位又被儒家無限拔高,實質性成為了皇帝製度下的明君模板。
要不是他們有族譜,祖上不是姓劉的話,還真想往上麵湊一湊。
認祖宗,不丟人。
李唐都能自認李耳後人哩!
「要說魏晉以來漢室子孫裏最出名的,當屬劉繼業了。」
「劉繼業這個外號是現代人給他起的,如果按照他自己做過的事情來論,劉必烈這個名字才最合適。」
元朝
大都宮城
忽必烈:?
劉必烈?沒聽說過啊?
後來人也不太會取一個和他名字一樣的。
所以,這該不會是說俺吧?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