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雒陽石碑

字數:4214   加入書籤

A+A-


    呼~!
    盧植的心就像被一塊巨石碾過,他揉了揉胸口,艱難的抬起頭環視一圈城內,那群瘦骨嶙峋,有還鼓著肚子的百姓正在古怪的看著他這個大官兒。
    這一刻,儒道大宗師,為人剛直,被譽為“士之楷模,國之楨幹”的盧植,一輩子都在為大漢百姓謀福祉的盧植......回首看去,自己的手上沾滿了百姓的血。
    他屠戮過的那些敵人,都是大漢的子民!
    盧先生的道心發生了晃動。
    他沉默了。
    身旁的英朗青年厲聲喝道:“既然你母親死了,那你為何不為她守孝三年?反而從賊做了這等禍亂天下的事情!你就不怕你九泉之下的母親替你蒙羞嗎?!”
    麵對英朗青年的振振有詞,小興漢疑惑的抬頭看著他:“墓?那是什麽?”
    英朗青年愕然愣住,興漢的話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料。倒是他旁邊那個有一雙長臂,氣質輕佻有俠風的青年溫聲開口:
    “興漢,你娘死後埋在了哪?”
    興漢答道:“娘死後,就用一張草席裹著,埋到了土裏。我娘穿著衣服下葬的哩!”
    看到兩個年輕人臉上透露著疑惑和迷茫,興漢頓感好奇:“你們不會不知道,有的人死了連衣服都不舍得埋下去吧?衣服還是能穿的,帶土裏就可惜了。不過我家就剩我一個了,我娘......”
    英朗青年聽不下去了,他覺得興漢的話好像是在嘲諷他,咄咄開口:“小娃,你可知你在和誰講話?”
    “老師乃大漢北中郎將,天下鴻儒,曾和大儒蔡邕聯袂主持經典的編纂,主修了雒陽石碑。”
    “我老師是天下文公!”
    “雒陽石碑?”興漢怔了一下,“是雒陽的四十六麵石碑?”
    “正是!”
    盧植微微低下了腰,擠出一絲和善的麵容,強顏向著興漢道:“小娃娃,你也聽說過雒陽石碑嗎?其實也就是個石刻,伯圭說得太誇張了......”
    “知道......”
    興漢想起了張師傅帶他去鄴城高門的府上借糧的那天,那是他這輩子第一次吃肉,終生都難以忘記的場景。
    “碑成之年,天下大旱,北方大疫,黃河泛濫......”
    “那一年,我娘餓死了。嗯......我記得那一年死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被餓死的。”
    “我聽貴人們說,那塊石碑刻了足足八年,上麵有很多的字。還聽貴人們說,天豬來的僧人翻譯了菠蘿經,皇帝還賞了他們好多好多的錢。”
    “老先生,您說那石碑刻上的字,花掉的每一分錢,是不是都能救下一個人呢?”
    “皇帝賞賜的珠寶,刻碑花去的錢,是不能能救下十個,百個,千個,好多好多個人......其實我們這樣的人活著很簡單的,一塊樹皮,一口水,就能活下去了。”
    興漢的穿著是醜陋的,比起鄴城的時候,最長進的地方倒是腳上穿了雙草鞋。
    醜陋的髒少年抬起頭,正視著天下楷模的盧公:
    “老先生,是不是那些文字和道理,比人命重要呢?”
    ......
    盧植帶著英朗青年失魂落魄的走了,長臂青年沉默許久後沒有去追趕老師,而是找了些草,想給興漢編了雙合適的鞋子穿上,他忙著手裏的活,一邊開口:
    “興漢啊,你知道百姓們究竟想要什麽嗎?”
    小少年不假思索道:“能吃飽飯,還有住的地兒,身上有衣服穿。”
    “家不會被大官兒們搶走。”
    “也不會被莫名的征兵抓去送死。”
    “哦,還有俺娘說的,不能餓死。”
    長臂青年已經編好了一雙草鞋,賣相還挺不錯的,給興漢穿上後正好合腳,他低下身摸了摸興漢的頭,溫聲笑道:“我走了,興漢。”
    “對了!你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興漢沉默了,低頭想了下,看著遊俠範兒十足的長臂青年,輕聲道:
    “我們......想被當人看。”
    “不會被輕易放棄的人。”
    “我們....也是人......也是能活著的吧?”
    他看見長臂青年沉默,頓了頓後說話也小心翼翼了:“......是我們不配嗎?”
    那青年啞然無言,一向有俠風豪邁之氣的他佇在原地失神了很久。
    唉~
    青年歎氣,向著興漢行了一個學生禮,正聲道:
    “劉玄德,多謝指教!”
    .......
    「《後漢書·盧植傳》:盧植)連戰破賊帥張角,斬獲萬餘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詣軍觀賊形勢,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於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遂檻車征植,減死罪一等。」
    盧植去廣宗城裏秘密見了一次張角後,失神落魄了許久。
    其實攻城的工事早就做好了,他卻一直沒有下令,隻是讓大軍繼續包圍。
    但凡訓練有素的漢軍對廣宗城發起進攻,那群沒見識的百姓是扛不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到底,城裏的叛軍,也是大漢的子民,是大漢活不下去的百姓。
    那天從廣宗城回來後,這位儒道大宗師考教弟子的見聞和大願。英朗的青年答道:“如今,朝廷連年征伐外族,其中損耗輜重國力無數,假瓚有朝一日為漢將軍,定如飛將軍固大漢之藩籬,休教胡馬跨長城!如此,定可讓大漢內外安定,國泰民安!”
    英朗青年本就出身於幽州大族,這些年已經在幽燕之地闖下了偌大的名聲。
    盧植這次為帥,他作為眾多的學生裏是支援兵力最多的。
    老儒生點了點頭,複問長臂青年。
    這個弟子一向不愛讀書,喜歡穿美衣,騎大馬,聽小曲兒......倒頗類其祖宗。
    誰知,長臂青年思考了半晌後,回答居然出乎了盧植的意料:
    “學生以為......無論如何行至何等地步,都不能拋棄自己治下的百姓吧......”
    英朗青年大笑自己的師弟昨晚一定喝多了,打死他都不相信這個當初能打得好幾個遊俠喊他大哥的師弟,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
    「長期的勞累和巨大的壓力,讓疲憊的身體不堪重負。」
    「當他拖著病軀,在盧植的鐵壁合圍中燃盡了最後一絲力氣,又在董卓的敗退和皇甫嵩的劍鋒下,咽下血色秋寒。」
    「終歸,還是未能等到黃天當立的曙光。」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