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唐皇帝令
字數:4717 加入書籤
一望無際的茫原上,瑟瑟風過,草原十八部的駐軍營地密密麻麻看不到盡頭。
大營裏,頡利正喝著美味的羊奶酒看著眼前婀娜的舞女身姿。
腦海中卻在思索著要怎麽勒索唐朝。
“報!”
“南岸出現了七個人,領頭的是他們的皇帝。”
“皇帝?”
“是李世民來了?”
頡利失神了,手中的酒灑了一地的白漿都沒注意到。
李世民怎麽親自來了?
這劇本好像有些不對啊。
畫麵一轉,李世民策馬傲立,與北岸的頡利遙遙相對。
“我要告訴你,這是一個嶄新的大唐!”
頡利高抬著下巴,用鼻孔說話,態度極其散漫,語氣輕蔑道:
“新唐朝又能怎麽樣?”
“新的朝代不會毀棄舊的盟約。”
李世民神情淡漠道:“每年給你們的綢緞和糧食,我要繼續給你們!”
頡利嘴巴一彎,傲道:“如果我不再遵守盟約呢?”
話落,落後李世民一個身位的長孫無忌手做弓狀放在嘴裏直接吹哨。
“咻咻!”
在南岸的丘坡後,大量的玄甲軍士卒悍然出現。
尉遲敬德策馬立住,朝著玄甲軍方向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們都來吧!”
更多的唐軍士卒出現在原野上,全都是披甲持銳,身上的殺氣仿佛凝成了實質。
頡利的瞳孔極劇的收縮,你來真的啊?
我南下辦點事,不應該是我囂張嗎?
這陣勢,咋搞的像是你在勒索我一樣?
頡利心中頓時慌了起來,懷疑自己得到的情報錯誤,莫非唐廷沒有內訌,精銳兵馬也早都做好了準備。
“咚咚咚~”
伴隨著戰鼓聲的擂動,越來越多的甲胄整齊的唐軍出現。
“可是我既然來了,總不能空著手回去吧?”
頡利怕了,開始主動遞台階。
李世民輕輕道:“我們重新定個盟約。”
“我給你,你想多要的東西。”
年輕的皇帝話至此頓了下,眼神凝重深呼了一口氣,語調稍顯淩厲:“你要遵守新的盟約。”
“明天便橋上,我們斬白馬盟誓!”
“好!”
頡利想也沒想,一口答應。
次日的便橋上,雙方人都到齊後,斬白馬立新約。
頡利率領著突厥大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處,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開心走了。
鏡頭落在了孤身一人望著突厥大軍的李世民身上,他的眉眼中凝著一股不服輸的倔強。
直至太陽將落,落日的餘霞鋪滿了天際。
看著早已經沒人的對岸,李世民輕聲自語:“等著吧,後會有期。”
“用恥辱換來了幾年的和平,你覺得值嗎?”
“值!”
“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房玄齡目光堅定,不疑道:
“有了這幾年時間,我們才有了治理國家的機會。”
日暮垂落,畫麵上,僅餘下李世民淩然傲立於紅日下的背影。
「貞觀初年,李世民勵精圖治致力於恢複隋末以來疲敝的諸夏。」
“這裏是漢朝的上林苑,那是昔年皇室的別苑。朕不讓他們修園林,不讓他們挖池塘,讓你們專心致誌練習騎馬、格鬥、射箭!”
李世民一身勁裝,走在接受訓練的士卒麵前。
“現在表麵上看太平無事,實際上草原十八部隨時都會來,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現在我是你們的教頭,草原十八部來了,我就是你們的統帥。”
“你們,就是我的衛士!”
校場上的唐軍士卒皆沉穩而立,齊聲高呼:“願誓死追隨陛下!”其聲如洪鍾,響徹天地之間,久久不散,士氣如虹!
「麵對草原十八部的侵擾,李世民卻沒有拿剛到手的江山和長安百姓的性命去賭。」
「他僅率六騎便禦駕親征,於渭水河畔攔下了突厥的十萬大軍。」
「李世民單刀赴會直麵頡利可汗,與其斬白馬盟誓,選擇用一時的恥辱換來大唐長久的發展空間。」
「但在李世民的心中,此舉實乃為盛唐之汙點,天策上將這輩子最大的恥辱!」
「他必須要用頡利的那顆腦袋來洗刷!」
天幕上畫麵悠悠一轉。
大唐的文武群臣分列兩側,神色皆是莊嚴肅穆。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眼眸充滿了幾凝為實質的殺氣,一臉不爽的表情怒道:
“朕要看著頡利親自到我麵前投降!”
......
“大唐皇帝令!”
“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
“命並州都督李世積,為通漠道行軍總管。”
“命靈州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
“命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武道行軍總管。”
“合軍十萬,由李靖總領,準備與草原十八部決戰!”
天幕下的古人們聽這段詔令聽得熱血沸騰,激動的溢於言表,好想自己也跟著嗷嗷上。
奇怪,一個太監用尖細的嗓子在宣旨,怎麽聽得我這麽上頭?
各朝的古人們被李世民六騎對十萬軍的風采所折服,尤其是宋朝的古人們,抱以極為敬仰的態度全程認真觀看。
說白了,對自己皇帝都沒有這種態度過。
曆朝以來,對大唐批判和讚美最多的恰恰也是他們。
所謂愛恨交加莫過於此。
“唐太宗身為一國之君,居然親涉敵前,好大的膽魄啊!”
“切,我朝真宗陛下也敢!”
“他不是被寇老西綁架過去的嗎?”
“放肆!一國之君怎麽能這樣做呢?這是將天下臣民視為兒戲!”
“兒戲?那貞觀之治可是假的?我大宋何時能有貞觀盛況?”
“唐太宗有甚好崇拜的?兵戈不斷,戰事頻繁,這是對天下人的剝削,這是對萬民的殘害!”
“嗬!傻波一,懶得與你這愚昧的腐儒生爭辯。”
眼見自己被罵被駁,老儒生氣得跳腳,追道:“武夫誤國,俠以武亂禁,跟你們這群榆木百姓說不懂,說不懂啊!”
“還是聖人說的好,小民就是沒見識,民可使由之也!”
周圍人聽著那老儒生在那自語的指桑罵槐,個個極為嫌棄的躲開,霎時他的周圍就成了真空地帶。
這時,人群裏不知誰突然來了一句:“怪不得一輩子秀才都考不上!”
“呸!老童生!”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