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臣李淵,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字數:5520 加入書籤
此時的殿中再不複之前的狂歡氣氛,沉默成為了主旋律。
玄武門繼承法......那一天的事情終究還是遺禍到了後世嗎?
群臣噤若寒蟬,屏息凝神,在等二鳳陛下的反應後再做行動。
玄武門,玄武門!
要說在場的群臣裏覺得這三個字最刺眼的莫過於魏征了,他的仕主就是事件的雙方主人公。
魏征汗如雨下,幾欲張口卻身子發力,搖搖晃晃的眼見就要跌倒之時,一雙有力的大手將他扶住。
“魏愛卿,你可是朕的寶鏡,朕還舍不得你先行朕去呢!”
待到魏征回神,抬頭看去便見到了神色淡然的二鳳陛下。
魏征抿了抿嘴,大唐皇帝隻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好。
李世民踱步在殿中,輕緩道:
“當年事,終究禍害到了後世。”
房玄齡開口寬慰道:“陛下,如今還是貞觀初年,現在還有的補。”
“是啊,陛下,您是天可汗,這世上還有什麽您辦不到的事情嗎?”
李世民自然知道現在補救不晚,後宮裏的皇子皇女如今在一起玩耍也很融洽。
然而,生在隴右豪門,長於皇家,親曆玄武門事件的他更甚至麵對權利時,任何的兒女情長表現出來的溫情脈脈都是暗流湧動、刀槍劍影的假象罷了。
李世民想不明白,自己早立承乾為太子,甚至為他延請名師輔導,恩寵可謂天下皆知。
為什麽後來還能發生那等皇家人倫慘事?
朕不會晚年跟劉徹那個獨夫一樣,害了承乾吧......
“玄武門繼承法......”
李世民閉著眼咀嚼著嘴裏的文字,心底很不好受。
“陛下,娘娘來了。”
剛剛李世民派去傳喚皇後的小內侍回來了,長孫皇後沒有在天幕極力讚譽李世民的各種事跡時出現,偏偏在這玄武門之事上出現了。
殿中安靜的落針可聞,一雙略顯冰涼的手覆蓋在了李世民的額頭上,隨後輕車熟路的幫他舒緩捏拿起來。
李世民茫然的伸出手抓住那雙覆在自己額上無骨般的手,剛剛淡然寬慰臣下,風淡雲輕的二鳳陛下淚水陡然滑下。
“觀音婢......”
【“臣李淵,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追評:“倒反天罡!”
追評1:“六百六十六,這讓我想起了——草民朱重八攜賤內馬氏犬子朱標叩見大明永樂皇帝!”】
明朝
奉天殿裏的群臣捂著嘴裝沒看見,朱標也很有眼力勁的躲在了一旁。
誰說這梗老了?這梗可太好了!
每次出現都能點燃父皇那本就白磷的脾氣,“朱老四,咱的皮帶又癢了!”
都二百多集了,朱棣早就學聰明了,這會直接跑到朱標身邊,抱住他的腿不撒手。
“哥,我打小就知道,你對我最親了。”
......
「貞觀之治的盛唐氣象,從幅員廣闊的版圖上亦可看出深淺。」
天幕上再次響起一段鏗鏘有力的金戈之音,隨即又是一陣緊湊淩厲的琵琶聲插入。
畫麵如同一幅悠久的青史長卷,在音樂聲中開展。
一個身著明光鎧的唐軍士卒背影,腰掛長刀,手持彎弓拉滿月,朝著西方的天際悍然鬆手。
鏡頭跟隨箭矢而去,唐軍士卒的背影越來越小,畫麵上出現了一幅極為遼闊的疆域圖。
恰此時,那段恢弘音樂中的琵琶聲宛如雨點一般更加緊促,那塊疆域也在這緊促的節奏裏加快擴張速度,鏡頭緊隨拉高,直至展現出一塊東至東海,西抵死海,地染紅色,無數淺緋色藩邦環繞,上名大唐的巨唐版圖徹底顯現而出!
這是一幅遠超此前明朝的版圖,所以天幕上呈現出的大陸模樣更加清晰了。
“盛......盛唐是這個盛?”
“天呐,這個天下原來這般大嗎?”
“那些地方怎麽沒有顏色?都是無主之地嗎?”
“唐朝的疆域好大啊,肯定能種不少地吧?”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西漢
征和年間
漢武帝劉徹頭發花白,縱然步入了遲暮之年,他看著天幕上的巨唐版圖,依然嗤笑道:
“漠北也在唐朝的版圖範圍裏?”
“搞笑!”
他大漢又不是沒有抵達過漠北,更遠者也到過漠北之北的北海地帶。
那地方荒無人煙,寒冷逼人,還刮風沙,遠不如漠南的條件舒適。
種地都種不了的土地,要它何用?
“唐朝人就是愛吹噓,漠北那片地沒什麽用也劃拉進來了。”
與此同時,有的朝代天幕司的官員們正在低頭速寫速畫,新版的地圖更新了,他們一刻都不敢耽誤記錄工作。
生在唐之前的古人們,心底的酸澀感愈發強烈。
他們有的生活在明天都不一定能看到的時代,在見到唐朝這般的幅員廣闊後,忍不住遐想: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啊?
他們的皇帝一定很強大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的,他們都滅了那麽多的異族國家了,肯定不用擔心被夷狄入侵,被當菜人下鍋了。
人類的悲歡是不與相同的。
生活在盛唐的人們,驕傲的挺起了胸膛,他們的自信心就像自家的太宗陛下一樣爆棚。
有人說,漢武帝給了這個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而數遍青史,諸夏人自信最爆表的時候,就是盛唐。
唐太宗李世民,他給予了這個朝代在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拔高了國家和國民的尊嚴。
外國人?
這會正眼巴巴的流口水看著唐國人穿花衣,喝酒吃肉快活的生活,羨慕著呢!
來長安的藩邦人,經商、遊學、建交、旅居、科舉做官等等目的不一,其中不乏有錢人。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
路途迢迢,遙遠至這個國際大都市後。
不乏有人想要學唐人去勾欄聽曲,奈何人家門口高高的豎著木板,上書:
藩邦人概不接待。
長安的京爺們對那些長相奇特,金發碧眼的藩邦人也早就見怪不怪了,他們就是這樣的包容和開放,就是這樣的昌盛和富強,就是這般的自信!
藩邦人?
仰慕我大唐的多了,你來自哪個地方,你什麽身份關我什麽事兒?
臭外地的,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來要飯的!
來了我大唐,你就擺正好自己的態度。
知道我唐人身上刻著哪兩個字嗎?
天龍!
【“貞觀年間啥都好,就是李世民篡改了他爹的功績,這也算是他的黑點了。”】
天幕上,貞觀年間的畫麵才剛剛開始展示,就有一句不合時宜的彈幕劃過。
趙飛將視頻暫停,自語道:“李世民什麽時候搶了李淵的功績了?”
奇怪,這事我怎麽沒印象。
二鳳改過曆史嗎?不是因為想看起居錄被人家嘮叨了上千年嗎?
抱著疑惑,趙飛點開了搜索框。
「說起唐高祖李淵這位開國之君,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是曆朝曆代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之君了。」
「包括唐朝人歌頌祖宗功績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在誇讚太宗如何如何。」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杜甫”
“我朝太宗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至子孫。——狄仁傑”
“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白居易”
“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唐太宗之從諫,近乎聖。——蘇軾”
“蓋此天下乃太宗上獻之太祖,非太祖下傳之太宗也。——李贄”
「在這其中,前三人身為唐朝的著名人物,對本朝廟堂祖宗的讚譽,從開業開始誇,一直到白居易直接誇到了太宗爺就是聖人在世!」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