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劉邦:淵老弟,鬧麻了!

字數:4476   加入書籤

A+A-


    “倒也不必,大雅的作品也是他的心血啊!”
    李世民起身在殿中走動,麵對溫彥博的話一笑揭過,不再談之。
    觀天幕,知後世。
    既然後人看他比他還要明白,李世民心中對過去的那點芥蒂早已在無形中消弭了。
    「也有很多人說,李世民打仗能打得那麽舒服,全是李淵在後勤保障上的功勞。」
    「這話說的,大概是不知道李淵這後勤做的到底咋樣!」
    “時河東州縣,俘掠之餘,未有倉稟,人情恇憂,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軍中乏食。世民發教諭民,民聞世民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後漸收其糧,軍食以足。”
    史書有好幾次的記載,李世民在前線打著打著,後麵就缺糧了。
    最後逼得李世民沒招了,隻好自己想辦法就地籌糧。
    而且,唐初的時候,唐軍的後勤保障除了來自李淵的大後方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李世民親自掌握的陝東道行台。
    所以在這裏就牽扯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你李淵這個後勤大總管做的並不漂亮,起碼是遠不如蕭何、諸葛亮、李善長這些人的。
    第二,後勤也不止你一個人在做,陝東道行台也在做,所以這個後勤的功勞在前線的李世民照樣得分你一半。
    就是李淵的這個後勤之功,咱們也不是不承認,但是為了貶李世民而故意誇大那就沒意思了。
    除非你李淵在後勤上能夠做到諸葛亮那樣,讓劉備帶著人馬在漢中隻管幹仗就行。
    真做到這種地步,李淵也不會讓搞出兒子們玄武門之變了。
    曆史上,李淵還和別人說過這樣的話:“你看那劉邦、蕭何一幫泥腿子,還得親自上馬去打天下,不像我身為貴族,隻需要振臂一呼,自有他人替我上戰場賣命。”
    《新唐書·高祖本紀》:“前王多興細微,間關行陣而後成功。我家隴西舊族,世姻婭帝室,一呼倡義,不三月有天下,公複華胄,職宦光顯,非劉季亭長、蕭曹刀筆吏比也。我與公無愧焉!”
    隻能說,當時的和劉文靜吹噓的淵子還年輕,不知道命運的一切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他後來之所以被兒子推翻,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他沒搞清楚權力的邏輯。
    在治世裏,權力是自上而下的。
    因為你是大領導,所以大家都聽你的。
    可在亂世,權力卻是自下而上的。
    隻有大家聽你的,你才是領導。
    尤其是在亂世,你的一張臉,往往要比所謂的兵符更加有分量。
    而李淵就不明白這個道理,還在做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美夢,讓李世民去替他打天下。
    結果就是李世民在前線各種刷威望,三軍將士隻認秦王,不認你皇上。
    於是在玄武門之變後,天下幾乎是傳檄而定。
    但凡你是個親力親為有聲望的皇帝,李世民要是玄武門之變架空了你,天下豈能沒有勤王之人?
    事實上,就是官員各司其職絲毫未動,駐軍們一聽消息,默默點了點頭:俺早就說了,皇上就得秦王來坐。
    老百姓也是該怎麽過日子,還怎麽過日子。
    為什麽?
    因為這江山本就是人家秦王打下來的,你李淵傳位給秦王,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
    「而這一切的一切, 從他當年嘲諷劉邦居然要親自上戰場的時候,就已然埋下了伏筆。」
    「所以總的來講,李淵本人能從隋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尤其是太原起兵,後發製人,攻下關中,直接搶占了爭霸天下的主動權,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說他是一位梟雄,也沒有任何問題。」
    「可說他能統一天下,就比較懸了。」
    民為水,君為舟,這是李世民自己的話。
    所以再拿玄武門之變這種事情來詬病李世民是真沒意思了。
    說實話,老百姓誰在意這個?
    最起碼唐朝的百姓們是切切實實的享受到了,唐太宗文皇帝親手開啟的一百五十多年的盛世,且是數遍諸夏堪為最的時代。
    所以,後人們毫不吝嗇的去讚美他,去歌頌他。
    到了宋朝之後,尤其是宋明兩朝的人們,就開始去研究李世民,為什麽他的治世那麽成功,並論證李淵是因為李世民的存在而得到了天下。
    「時至今日,我們現代人提起玄武門之變,最多也就是嘴上調侃打趣,笑幾句二鳳皇帝外,誰能真的去深入研究啊?」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打天下者,坐江山!」
    貞觀年間
    甘露殿中的群臣眼見著李世民從剛才就杵在那裏一動不動,隻有肩膀在不斷聳動。
    天幕上的這位主播說了不少公道話,天策府老臣們如是這般想著。
    坐在上首的長孫皇後心底思動,有些發酸,她和這位大唐皇帝是少年夫妻,且自幼相識,堂中除了兄長和幾位老臣外,沒人敢說比她還要了解李世民了。
    她的這位丈夫啊,心底驕傲著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戰功赫赫,數遍青史又有幾人能相當?
    玄武門事情後,他忍氣吞聲,願意以埋頭苦幹,去證明給所有人看,自信的李世民比任何人都適合這個位置。
    帝位,本就該是他的。
    玄武門,玄武門,當時情形百般不利,他難道就不是出於自保先下手為強的嗎?
    哎!
    在這個禮法為大的時代裏,就算是你的動機是自保,也無法逾越那座名為禮教的山啊!
    如今,在長孫皇後的眼裏,在天策府老臣的眼裏,他們親眼見到一直遮蓋在大唐唯一的一輪大日周圍的黑霧,徹底消弭的無影無蹤了。
    長孫皇後眉眼一彎,看著肩膀聳動的丈夫,心道:陛下今天這是第二次哭鼻子了。
    “那宋明之人,不好好研究怎麽讓自己的百姓吃上飯,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富強。”
    李世民故作自在的擦拭掉眼角的淚珠,笑罵道:“沒事老研究朕做甚?”
    房玄齡拱了拱手,笑道:“賢人們研究古之聖賢,賢臣們研究古之聖君,概是學習他們的治世治理之道。”
    “陛下之功績天幕亦有見證,當然值得後人去研究了!”
    李世民抽動了下鼻子,嘴裏哼唧,那顆自信的臉龐如天幕上的“自己”一樣,高高抬起。
    這就是朕的千秋功績啊!
    ......
    西漢
    被李淵拿來做例子的劉邦坐直了身子,素來有些混不吝的他難得蹙起了眉頭,嘴裏罵道:
    “你是什麽皇帝也來和乃公碰瓷啊?”
    “你的大唐再強盛,能有四百年煌煌大業嗎?”
    鬧麻了,淵老弟!
    你是個什麽高祖,也來和我漢高祖較量。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