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武家小娘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幾家歡喜幾家愁。
發生在貞觀年間的故事其他時空的古人們不得知曉,也可能壓根不感興趣去了解。
但是天幕上網友們的評論和那極具張力的李承乾反抗畫麵,卻在各朝激起了千層浪。
明清的劇作家們興奮至極,奇思妙想的靈感從沒有這麽爆棚過。
手都寫抽筋了還沒停,更是忍不住感慨:
老夫要是早年能這麽妙筆生花,早就考上狀元了!
好的故事不但是劇情的跌宕起伏,還得看主人公啊!
皇帝是人世間最高的人物,有什麽野史,啊呸,是同人故事能比得上這個熱度?
更何況,天幕劇場裏的主角也不是一般的皇帝。
那可是李世民啊!
你要寫李世民,你就不能隻寫唐太宗、天可汗、貞觀上將、千古一帝。
你要寫玄武門繼承製,史上最孝順的皇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
貞觀年間,在大唐皇帝的安撫下,這件事總算是先過去了。
杜如晦卻在沉思著一件事:
孫神醫到了長安後,不,孫神醫到長安前老夫必須先把他接走了。
老夫的命也很重要!
那李靖的兒子參與了謀反都沒一點事,全因為李靖還活著。
要是老夫那時候還活著,杜荷能被直接斬首嗎?
一點沒參與的杜構能被牽連嗎?
不還是因為家裏沒了長輩,孩子沒了庇佑,連人臉色都要觀摩了。
西漢時期
漢武帝看到晚年的李世民喪心病狂各種神鬼操作,結果導致了喪子之痛。
驕傲的天可汗被拽下了神壇,偌大的帝國失去了繼承人。
真是給劉徹看得酣暢淋漓,爽啊!
你李二也有這種下場?
但是,看著看著劉徹就愈發的沉默,甚至有千鈞之力壓迫在身上。
“子不類父......”
劉徹自然看得出釀成這樣大禍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李世民壓根沒有真正關注過兒子。
他的精力不是放在前朝大業,就是其他兒子身上。
真正要繼承他事業的兒子,過得什麽日子都忘記關心了!
哪有什麽子不類父啊!
分明是父不愛子!
當劉徹明悟了這層後,衣衫早已經被後背驚出的冷汗浸透。
龍威馭天下日久的漢皇低下了頭,他望著殿中的長子,那個給他帶來了希望,打破了謠言的太子劉據。
劉徹失神了。
朕是有多久沒這樣好好的看過據兒了?
現在的朕,真的了解據兒這個孩子嗎?
皇帝沒有開口的意思,底下的群臣自然靜默不語。
劉據的注意力還放在天幕上,隻是眸子看著有些散焦,像是思考著什麽。
未央宮上,久久之後從上首響起了皇帝話:
“據兒,今天下朝,咱爺倆去椒房宮吃飯。”
“咱們一家人,好久沒這樣坐下來過了。”
劉據回神過來,有些發怔,高台上的皇帝距離太遠,又有冕珠遮擋,往常是看不到帝王的喜怒哀樂的。
可這時候的劉據,分明看見了高台上的父皇溫情的目光。
“孩兒知道了。”
......
趙飛伸了個懶腰,活動下有些發酸的身體,順便撓了撓屁股。
看完了這條視頻後,貞觀父子倆激情的對戲讓他久久難以回神,忍不住讚歎:
“虎父無犬子啊!”
“倘若李承乾真的上位,大唐還會有武後專政結局嗎?”
“李二晚年也是病痛折磨下,開始沉迷享受後立武則天為才人,好像武則天就比李治大四歲吧?”
“李治逛尼姑庵,挑小娘侍寢,哈哈哈!”
“不過,話也不能說那麽絕對,武則天的長壽基因是真強大,老李家本來有什麽遺傳病來著,很多都是四五十歲就沒了,武則天嫁進來後,老李家的子孫明顯活的歲數長了。”
“福禍相依啊!”
感歎完後,趙飛劈裏啪啦的在評論區裏打上了自己的觀點:
“李二私德有虧不影響他是千古一帝,李承乾應該對老爹說:生活作風問題與個人能力無關。”
趙飛的話落在貞觀年間的君臣耳裏後,大唐皇帝一臉的激動。
不是他晚年變成另一個人了,他是被迫的!
都怪病痛折磨了朕!
房玄齡很懂這位大唐皇帝,笑了笑接話道:“孫神醫入京後,當先為陛下解決病痛。”
李世民頷首表示讚可,沉吟了下道:“李治逛尼姑庵......這裏說的是朕和皇後的三皇兒治吧?”
“父皇,稚奴如今才一歲啊!”李承乾麵有戚戚,怕老爹學劉皇叔上演一出砸孩子的好戲。
不過,事情倒沒有按照太子的設想,大唐皇帝隻是輕輕搖了搖頭:
“高宗皇帝,就是朕的三皇兒了......”
“時間太早......”
大唐皇帝灑然一笑,並沒有放在心裏太久。
在他看來,未來那高宗皇帝如何如何,都與現在無關了。
長孫皇後看到這裏不免歎了一口氣:
“武則天,可是這武才人的名字?”
“陛下,臣妾可以下發一道懿旨讓這武家小娘入宮嗎?”
“啊?!”李世民趕忙搖頭,急於撇清天幕裏天可汗幹的事兒和自己沒關係。
“觀音婢,我的眼裏隻有你啊!”
長孫皇後失笑,輕撚著手指捶了下皇帝的肩,有些嗔怪道:“陛下想哪去了?”
“既然這武家的小娘能讓未來的稚奴相信他,委於朝政,說明其人是有手段的,並不是尋常女子。”
“天幕也說,我李氏的什麽基因似乎......”
皇後眼神示意,讓李二順著她的目光瞥了眼堂下的太子。
承乾尚未加冠,如今還沒有成婚......
夫妻連心,大唐皇帝秒懂皇後的意思。
“臣妾宮裏還缺個靈活點的丫頭,倒不如讓這武家小娘入宮,交予臣妾調教呢?”
“諸位臣工意下如何?”
李世民當先表示讚同,其餘大臣尤其是天策府的老臣們更是沒有意見。
他們當年就見識過自家主母的手段,長孫皇後若是說自己賢名隻能排第二,這大唐就沒有女子敢認第一了。
事情敲定後,李二爽朗大笑道:
“那朕就讓人起草了,令這武家小娘入宮!”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