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接班人

字數:5801   加入書籤

A+A-


    再一次看見自己死亡的日期時,李世民心境平和,竟有心思去點評天幕上的葬禮規格是否用度太過,有些奢侈?
    到了後麵時,談論至突厥族將領契苾何力,堂中的李世積臉色一喜。
    滅國高句麗,這個功勞含金量足不足?
    那可是讓隋煬帝折戟三次,讓大唐的天可汗都未能滅國的國家,讓他李世積給端了。
    這個功勞在身,陛下應該不會在想著他明哲保身的事兒了吧?
    老夫的明哲保身,都是在為將來做鋪墊啊!滅高句麗,舍我其誰!
    望著李世積的喜意,貞觀上將還是送上了自己的讚可:
    “懋功有帥才啊!”
    殿中同僚也緊接著恭喜誇讚,一陣互捧互吹後,李懋功就像喝多了一樣暈乎乎的。
    早年不怎麽顯山露水、打多了敗仗的他,是真沒想到自己也有這樣的高光時刻。
    甘露殿上的群臣對李世民駕崩時候的長安城萬象是很驚訝的,要知道他們可是有不少人是在前朝出仕入將的,當年的聖人可汗在駕崩時都沒有李世民這樣的壯觀。
    “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李世民還是對這倆人給予了肯定:
    “胡漢一家,這兩人不是什麽胡人,是我大唐人啊!”
    房玄齡眯著眼笑道:“陛下有生之年未竟之事,倒是讓高宗皇帝做到了。”
    李世民哼唧唧的,淡淡開口:“算那小子沒給他爹丟臉。”
    ......
    唐朝之前的古人們看到了這裏,才終於明白被後世人一直誇讚的“天可汗”這個名號到底包含了多大的意義。
    它不是帝王將相的青史自誇,不是一個朝代的虛偽自吹。
    “天可汗”的意義從來不是簡單的三個字可以言說。
    它樹立起的是唐朝無數百姓最直白的自信啊!
    唐朝之後的人們完全沒有那麽多的懷疑心思,由衷的對唐太宗表示敬佩。
    開什麽玩笑,那可是天可汗啊!
    要知道竇建德的水平放在任何朝代都會成事坐帝王,唯獨到了隋末,他麵對的是李世民......
    昭陵六駿知道吧?
    那是李世民的愛馬!
    全部戰死在沙場衝鋒上,鬼知道李世民身上有過多少傷,酷愛打獵的李世民也之後卻再也沒有打獵過。
    一人打了半個天下,可不是說著玩的!
    你要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人說李世民的私德?
    因為其他地方是真找不到好挑刺的了,就這李世民還遠超同行們不知多少身位。
    至於說唐朝的人們這會兒在天幕裏再次見到自家的太宗陛下時,忍不住庫庫地掉眼淚。
    他們對太宗皇帝的崇拜已經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了。
    自太宗之後,但凡李唐皇室出個賢明一點的皇帝,他們都覺得“有貞觀之風”,可稱“小太宗”!
    南梁
    田間耕作的老漢抬頭仰望著天幕上那個幾百年後的盛世大唐,傷感自己所處的這個亂世,眼含熱淚道,“寧做太平犬啊!”
    “爺爺,你為什麽哭了?”老漢的小孫子在一旁天真的問道。
    老漢哀歎道:“可憐我家孩兒,隻能在這亂世裏苟活,不得盛世皇帝相看啊!”
    那老漢擦拭掉眼淚,摸著乖巧孫兒的頭發,喃喃道:“孩子,若有來生就投胎去那天可汗的時代吧!”
    ......
    天幕畫麵悠悠轉換。
    「貞觀十八年,因諸子諸弟爭位一事導致李世民情緒崩潰,在兩儀殿遣散重臣欲拔劍自殺......」
    “為什麽!為什麽啊!”
    “為什麽都要背叛朕啊!”
    兩儀殿裏的李世民狀若癲狂,情緒崩潰,他不能理解親人為什麽要背叛,心腹為什麽要造反。
    他不想學漢皇們刻薄寡恩,已經嚴令自己做到了極致,可為什麽改不了現實呢?
    “陛下!”門外闖進來的長孫無忌一聲驚呼,趁著皇帝發愣的時機趕忙上前抓住握劍的手,身後跟隨來的幾位重臣也有樣學樣的上前抱住情緒失控的皇帝。
    “晉王!傳晉王伺候著!”
    長孫無忌雷厲風行,一邊按著暴躁的皇帝,一邊趕緊對著門外大聲喊人。
    身形削瘦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的晉王李治接到傳喚,快步到殿內直接跪下。
    他來得時候太過匆忙,這會喘著氣環顧殿內,搞明白了發生了什麽後,立馬鎮定下來站起了身。
    而此時趁長孫無忌安撫皇帝時,褚遂良一把搶過了李世民手中的長劍扔在了地上,往他處一踢。
    “咣當!”
    長劍不偏不倚的落在了李治的腳下,晉王順勢彎腰撿了起來,輕聲道:
    “父皇,我不放心您,我幫您拿著。”
    被李世積和長孫無忌倆大漢抱著的皇帝聞聲回頭,隻見晉王握劍於胸,垂手而立的模樣,不免犯了怔:
    “你是我的兒子?!”
    “父皇,有舅舅在,不會有事的!”
    “舅舅,刀鞘呢?”
    刀鞘?眾人低頭在地上找到後遞給了垂立著的李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鐺!”的一聲清亮的脆響。
    李治利落的收劍入鞘,隨後不卑不亢的目視前方。
    這會情緒被安撫下來的李世民察覺出李治大事有靜氣,這是一位帝王不可或缺的氣質。
    大唐皇帝目光閃爍,喃喃道:
    “這孩子可以當太子了!”
    “陛下英明!”
    不待眾人反應,長孫無忌立馬高聲附和。
    鏡頭在幾位重臣的臉上切換,褚遂良等人眼珠子滾動,眼底神色莫名。
    房玄齡一臉懵逼,感覺自己像被做了局,隻能訥訥的呆立著壓根不敢動。
    “我們不反對,不異議,誰要反對,陛下敕我鎮壓!”
    話落,剛才還迷糊的大唐皇帝眼神恢複了些許清明,他似乎有所察覺,抬眼看了看長孫無忌又看了看眾人,最後對李治輕聲道:
    “稚奴,你有你舅舅輔佐,我放心了!”
    長孫無忌秒接團,“晉王,快謝陛下啊!”
    “跪下!”李世民陡然嚴肅道。
    李治聽話的跪下就要朝著李世民謝恩。
    “跪錯了......”
    “不是給我跪,是給你舅舅跪!”
    “謝你的舅舅!”
    李治如木偶般重複著李世民的話,“謝舅舅。”
    “你還要謝謝司徒。”
    “謝司徒!”
    房玄齡:“???”
    我一定是被人做局了,你看我現在是不是還在懵逼著!
    此時,天幕畫麵裏的長孫無忌還在蒸!
    “晉王,謝陛下,快謝陛下啊!”
    “謝陛下!”
    ......
    天幕下的各朝觀眾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看了個什麽玩意,腦子還在雲裏霧裏的,待到古人們回神後,有些摸不著腦袋了。
    “立太子這麽簡單?”
    “那李泰他到底在爭什麽啊!”
    各時空的百姓們最為懵逼,他們想象中的朝堂風雲和立儲大事怎麽一點都不激情。
    說好的九子奪嫡,腥風血雨呢?
    怎麽李世民立個太子看著就像拉家常喝喝小酒就定了那般簡單!
    貞觀時期
    畫麵外的房玄齡和畫麵裏的房玄齡的狀態是一樣的,人麻了!
    我說話了嗎?我表態了嗎?
    啥時候我也成了擁護晉王為儲的一派了?
    溝槽的長孫無忌,拉我一個清流下水!
    你好歹毒啊,諂臣!!!
    殿中氣氛陷入到了詭異之中,群臣也忍不住偷偷瞥了眼座位最靠前的長孫無忌,心裏瘋狂為他扣六。
    好樣的,長孫無忌,趁著陛下迷糊的時候給他安排了這樣的大事!
    咱鮮卑男兒不丟份!太精神了!
    難怪你排淩煙閣第一人,服了,我們這次是徹底服了。
    如今的貞觀太子爺李承乾安靜的坐在軟墊上,摸著光潔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貞觀十八年謀反案後的事兒......
    我那會兒都被老頭子搞沒了,待會開團應該帶不上我吧?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