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朱元璋的選擇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謹身殿內,燭火搖曳,將每個人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猶如此刻殿內眾人忐忑不安的心情。四大藩王垂手肅立,王卓恭敬侍立一側,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朱元璋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他的兒子們,最終死死釘在跪在地上的燕王朱棣身上,那眼神混雜著帝王的震怒與父親的心碎。
"老四!"朱元璋的聲音仿佛帶著冰碴,每一個字都砸在朱棣的心頭,"史書上白紙黑字,是你舉兵造反,竟然還美其名曰"靖難"!更可恨的是,你竟敢在史書上散播謠言,汙蔑你大哥私募死士、忤逆於咱,甚至詛咒咱早死!標兒是何等仁厚孝順,待你這些弟弟又是何等情深義重,你竟如此忘恩負義,豬狗不如!"
朱棣猛地抬頭,臉色煞白卻仍強自辯解:"父皇明鑒!兒臣豈敢造反!定是被逼到了絕路!您剛才說五弟被削藩囚禁!兒臣若是不反,下一個便是兒臣了!兒臣...兒臣隻是想活下去,兒臣有什麽錯!"
"想活下去?咱看你是想找死!"朱元璋勃然暴怒,猛地從龍椅上彈起,竟當場脫下腳上的布鞋,赤著一隻腳,幾步衝到朱棣麵前,掄起鞋底就朝著朱棣的背上、肩上狠狠抽去!
"啪!啪!啪!" 鞋底與親王錦袍碰撞發出沉悶而羞辱的聲響,在寂靜的大殿裏回蕩。
"朕讓你胡說八道!朕讓你詛咒你爹!朕讓你迫害你大哥的子嗣!"朱元璋一邊打,一邊痛罵,氣得渾身發抖,眼圈卻已泛紅。這不僅僅是帝王的憤怒,更是一個老父親看到兒子們即將骨肉相殘的錐心之痛。
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驚呆了片刻,才慌忙上前一左一右抱住盛怒的朱元璋:"父皇息怒!保重龍體啊!四弟他是一時糊塗,口不擇言!父皇饒了他這次吧!"
朱棣跪在地上,硬生生承受著父親的責打,緊咬著牙關,一聲不吭,隻有眼角微微抽搐,泄露著他內心的屈辱與不甘。
就在這時,一向溫和怯懦的周王朱橚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著哭腔卻異常清晰:"父皇!父皇!請聽兒臣一言!"他爬到朱元璋腳邊,"四哥言語惡毒,罪該萬死!但是...但是父皇請想,若史書所載是真,允炆那孩子竟對親叔父行削藩囚禁之舉,那時二哥、三哥皆已不在,四哥他...他或許真是被逼到了懸崖邊上,退無可退了啊!兒臣雖未親見史書,但若允炆真能對兒臣下手,那他...他的仁孝之下,藏的究竟是怎樣的心腸啊!"
周王這番話,像一盆冷水,瞬間澆熄了朱元璋大部分的怒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悲涼和疲憊。他舉著鞋子的手緩緩垂下,踉蹌一步,被朱樉和朱棡扶住。他看著跪了一地的兒子們,看著朱棣背上被鞋底抽出的褶皺痕跡,看著周王臉上的淚痕,一種巨大的無力感和哀傷淹沒了他。
他何嚐不知?允炆那孩子,被那些文臣教得表麵仁孝,實則刻薄寡恩,手段酷烈!削藩之事他有所預料,但如此急迫狠辣,簡直是要將自家叔父趕盡殺絕!湘王自焚,周王被囚...這哪裏還有半點骨肉親情?想起太子朱標在世時,是如何愛護這些弟弟,如何努力維係著家族和睦,朱元璋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樣。
他緩緩走回龍椅,頹然坐下,仿佛一瞬間老了十歲。殿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隻剩下粗重的呼吸聲和燭火劈啪的微響。
王卓在一旁靜靜觀察,心中了然。朱元璋此刻內心正在經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作為父親,他痛心於子孫相殘的預言;作為帝王,他更恐懼江山社稷的傾覆。
朱允炆明顯已徹底倒向文官集團,其提出的察舉製、井田製等,皆是複古空談,若真施行,不僅宗室勳貴將被清算,整個帝國都可能被帶入歧途。
而秦王暴虐失人心,晉王雖有武略卻卻有早逝的隱憂,周王仁厚卻非治國之材...環顧眼前,竟唯有這個剛剛被自己用鞋底抽過的老四,有能力、有威望、也有...那個膽子,來穩住這大明的江山。更何況,那本《明史》裏寫得明白,他繼位後,幹得確實不差...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朱棣身上,複雜難言。沉默了仿佛有一個世紀那麽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沙啞而疲憊:"老四,你起來吧。"
朱棣遲疑了一下,忍著背上的疼痛,緩緩站起身,依舊低著頭。
"今日之事,到此為止。"朱元璋的聲音裏透著無盡的沉重,"你們都給咱記住,老朱家的江山,比什麽都重要!允炆那孩子...太讓咱失望了。"
諸王心中巨震,父皇這話,幾乎是明示了!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兒子們,最終定格在朱棣身上:"老四,咱給你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新式軍械的使用和操練之法,蔣瓛最為熟悉。你暫且留在南京,與蔣瓛一同負責,給咱訓練出一支精通此等利器的新軍!待訓練有成,新軍一分為二,你帶一半回北平,籌備北征蒙古,徹底解決北元邊患!另一半留在京營,衛戍京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棣心中狂喜如潮水般湧來,但臉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反而更顯恭敬,甚至帶著一絲惶恐:"兒臣...兒臣領旨!定與蔣指揮使盡心竭力,為父皇練出百戰雄師,掃清漠北,衛我大明!"
其他三位藩王聞言,心中更是掀起驚濤駭浪。父皇這不僅饒恕了老四,還將與錦衣衛頭子共同訓練新軍的重任交給他!這意味著父皇已將最核心的武力開始向老四傾斜!這其中蘊含的深意,讓他們不敢深思。
王卓在一旁看得分明。朱元璋此舉,堪稱老謀深算。既給了朱棣兵權和立功的機會,又讓蔣瓛這位天子耳目從旁“協助”與監督。
訓練新軍需要時間,這期間正好觀察朱棣的表現,也便於從容布局,逐步削弱允炆的勢力。這是一步險棋,卻也是目前局麵下,朱元璋能走出的最好的一步,總比大明的江山社稷絕交給朱允炆又菜又壞又愛玩的人強。
"好了,"朱元璋揮了揮手,顯得極其疲憊,"都退下吧。今日殿中種種,若有半句泄露於外,無論涉及何人,立斬不赦!"
"兒臣遵旨!"四位藩王齊聲應道,聲音中帶著敬畏與震動,緩緩退出了謹身殿。
沉重的殿門緩緩閉合,將內外隔絕成兩個世界。燭火搖曳中,朱元璋獨自癱坐在龍椅裏,身影顯得前所未有的蒼老和孤獨。廢立儲君,乃動搖國本之事,豈能一蹴而就?允炆畢竟是咱親立的皇太孫,背後牽扯著無數文官勢力的利益,必須謀定而後動,步步為營。
但無論如何,大明的萬裏江山,絕不能交到一個看似仁孝、實則刻薄寡恩、又容易被文臣蠱惑的孩子手中!朱元璋緩緩握緊了拳頭,那雙經曆過無數風浪的眼睛裏,最終閃過一絲屬於開國帝王的決絕與堅毅。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