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你得做咱女婿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A+A-


    禦花園內,空氣仿佛凝固成了冰塊。朱元璋那句“傾覆我朱家江山的鴆酒?”如同冰錐,刺得王卓五髒六腑都凍結了。他伏在地上,能清晰地聽到自己心髒瘋狂擂鼓的聲音,冷汗沿著鬢角滑落,滴在冰冷的青石板上。他知道,下一句話,將決定兩個世界連接的命運。
    拚了!橫豎都是一刀!
    一股破罐子破摔的狠勁猛地衝上頭頂。王卓猛地抬起頭,雖然臉色依舊蒼白,但目光卻透出一股豁出去的決絕。他沒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問題,而是深吸一口氣,反問道:
    “陛下!您知道後世子孫提起大明,首先想到的什麽嗎?是——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此話一出,如同在寂靜的湖麵投下巨石!
    朱棣臉色瞬間煞白,厲聲喝道:“王卓!你放肆!休得胡言亂語!”他恨不得立刻捂住王卓的嘴。這話太刺耳,跟指著鼻子罵朱元璋是要飯的出身一樣,簡直是大逆不道!
    然而,朱元璋的身體卻微不可察地晃動了一下。他沒有立刻發怒,那雙看透世事滄桑的眼睛死死盯住王卓,他抬手,再次製止了衝動的朱棣,聲音沙啞而低沉,帶著山雨欲來的壓迫感:“說下去。咱倒要聽聽,你這後世之人,如何評說咱!”
    得到許可,王卓心一橫,語速加快,言辭愈發激烈,試圖用話語的雷霆劈開眼前的絕境:
    “陛下!您捫心自問,當年為何揭竿而起?不就是因為元末暴政,‘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頓打,不反待如何’,活不下去了嗎?!您,朱元璋,才是這天下最不信‘天命’、打破那套‘君權神授’枷鎖的人!若信命,您就該一輩子當那淮右布衣,何來今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洪武帝!”
    他試圖喚醒朱元璋內心深處最原始的革命情懷,聲音帶著一種悲愴的感染力:“您能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建立大明,正因為您心中曾裝著天下百姓!您登基後嚴懲貪官,休養生息,所為者何?不也是想讓這片土地上的人,能喘口氣,能活下去,甚至能過得更好嗎?!‘天下大同’,這不僅是我和世子殿下的夢想,它難道不是深藏在陛下心底,那個最初、最樸素的宏願嗎?!”
    朱元璋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極快的不易察覺的波動,但旋即被更深的冰寒覆蓋。他冷哼一聲,語氣帶著帝王特有的冷酷和疏離:“哼,巧言令色!不用給咱戴高帽,憶往昔崢嶸。咱現在是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不再是那個活不下去的朱重八了!”
    王卓感到一股寒意,但他沒有退縮,話鋒一轉,語氣充滿了後世子孫無盡的惋惜與敬仰:
    “陛下!在我後世子孫心中,大明更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最硬氣的王朝!是我們漢人最後的脊梁與榮光!”他聲音激昂起來,“可我們更痛心疾首!為何大明有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為何大明也孕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那工業革命的星星之火,卻最終未能在我華夏大地燎原?反而讓神州陸沉,異族入主,閉關鎖國,釀成後世百年國恥!每每讀史至此,後世子孫無不扼腕歎息!”
    朱元璋的目光銳利如刀,再次直指核心,語氣森然:“所以,你就想在咱這洪武朝,用你那所謂的工業化,來行顛覆之事,絕了咱朱家的萬世基業?”
    “臣從未想過顛覆朱家皇室!”王卓矢口否認,神情懇切到了極點,“臣若存此心,何必自曝來曆,獻上《明史》這等堪稱‘避坑指南’的史書?陛下得此書,可能避免靖難之禍,可能規避土木堡之變,甚至可能依托高產作物安然度過小冰河期!陛下,可曆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您能避免內亂,能規避人禍,但您阻擋不了生產力進步的洪流,阻擋不了工業革命的誕生!既然阻擋不了,為何不讓這革命的種子,搶先在我華夏沃土上生根發芽,由我大明來引領這時代浪潮,讓我漢家文明永續輝煌?!”
    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他背著手,在小小的亭子裏緩緩踱步,手指用力撚動著,顯示出內心的激烈掙紮。他一生殺伐果斷,最重實際,王卓的話,雖然大逆不道,卻句句砸在實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固步自封隻有死路一條,元朝的覆滅就是前車之鑒。但主動讓渡權力,這對他這個從底層爬上權力頂峰的皇帝來說,無異於刮骨療毒。
    亭中隻剩下朱元璋沉重的腳步聲和另外兩人緊張的呼吸聲。朱棣看著父皇陰晴不定的臉色,手心全是汗。王卓更是感覺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麽漫長。
    良久,朱元璋停下腳步,轉過身,那雙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心,問出了那個終極問題:“好,就算你說的有理。那你告訴咱,等你這工業化真搞成了,人人都聰明了,咱老朱家這皇帝,這皇室,到時候何以自處?”
    王卓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謹慎地組織語言,每一個字都斟酌再三:“陛下,工業化非一蹴而就,縱有東大相助,也需數代人之功,期間陛下與燕王有充足的時間籌謀布局。其次,陛下可知,在臣的後世,有一種製度,名為‘君主立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君主立憲?”一旁一直緊張傾聽的朱棣眼神一亮,忍不住開口,“此乃何意?父皇,或可一聽?”他似乎抓到了一條可能的出路。
    王卓小心翼翼地解釋道:“簡而言之,便是隨著時代發展,生產力進步,民智開啟,君主的權力部分讓渡於由民眾選舉產生的議會和一部至高無上的憲法,但君主製本身得以保留,成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傳統延續的象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共和之理想,卻保留了君主之名。皇室超脫於日常政務,但地位尊崇,受萬民敬仰,專注於文化、慈善等長遠事業。這或許是一條……既能順應時代潮流,避免劇烈革命,又能保全朱明宗廟社稷的道路。”
    朱元璋聽完,再次陷入了沉默。這一次,他坐回了石凳上,手指無意識地、有節奏地敲打著桌麵,目光投向遠方,仿佛在審視一條從未設想過的、充滿迷霧卻又可能通向光明的道路。亭中的空氣幾乎令人窒息。
    仿佛過了許久,朱元璋終於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了王卓一眼,那眼神中有審視,有算計,甚至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認可?他緩緩開口,說出了一句讓王卓和朱棣都目瞪口呆的話:
    “繼續推進你那個工業化,可以。”
    王卓心中一塊巨石剛要落地,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徹底僵住:
    “但咱有個條件——”
    朱元璋頓了頓,一字一句,清晰無比地說道:“你,王卓,得做咱的女婿。”
    “啊?陛……陛下?!這……臣……”王卓徹底懵了,大腦一片空白,這轉折太過突然和詭異,完全超出了他所有的預料。聯姻?這算什麽條件?是為了籠絡?利益捆綁?還是……別的什麽?
    朱元璋卻不給他任何質疑和反應的時間,臉上露出一絲疲憊,揮了揮手,對同樣一臉震驚的朱棣說道:“後續的事情,老四,你跟他細說吧。咱累了,你們退下吧。”
    說完,他不再看二人,轉身重新望向那池看似平靜的春水,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充滿了帝王的孤寂與深不可測的心術。
    朱棣連忙從震驚中回過神,拉著一臉茫然、魂不守舍的王卓,躬身退出了禦花園。直到走出很遠,遠離了那令人窒息的亭子,王卓才仿佛從一場離奇的夢中驚醒,結結巴巴地問朱棣:“王爺……這……陛下這究竟是……何意啊?”
    朱棣看著王卓,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甚至帶點同情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郎中,不,或許很快該叫你妹夫了。走吧,回府細談……”隻留下王卓在原地,心亂如麻,仿佛站在了一個全新而莫測的命運岔路口。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