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定策東征:血仇與遠略
字數:3276 加入書籤
當王卓將譚局長承諾的首批支援物資——主要是關鍵設備和部分武器樣本,以及詳細的物資清單與接收流程——順利帶回大明,並存放於指定地點後,消息靈通的朱棣第一時間就找上了門。
這位太子殿下臉上寫滿了困惑與急切,屏退左右後,直接拉著王卓問道:“妹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之前咱們不是說好了,等延安府的煉油廠穩定產出燃油,新軍完成合成訓練,就揮師北上一舉蕩平瓦剌嗎?怎麽老爺子跟你去了一趟東大,回來就變了天,非要傾力跨海去征伐那蕞爾倭國?”
接著朱棣疑惑說道:“你是不知道,東大營地那些軍事教官聽聞此事,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連夜不睡,搞出了好幾套詳盡得嚇人的作戰方案,熱情高得反常!”
王卓看著朱棣,知道不說明白不行了。他請朱棣坐下,親手給他倒了杯茶,然後才神色凝重地開口:“太子殿下,此事……根源極深。”
他隨即將朱元璋在明孝陵如何無意中聽聞後世那場“慘劇”,尤其是得知倭國在南京犯下的駭人暴行,以及此事與《皇明祖訓》中“不征之國”條款的諷刺性關聯,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朱棣。說完,他還拿出了從現代帶回的、經過處理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朱棣起初還有些不解,但隨著王卓的敘述和翻閱那些觸目驚心的資料,他的臉色逐漸變得陰沉,握著茶杯的手指因用力而骨節發白。
朱棣沉默了很久,久到杯中的茶水都已涼透,才猛地將茶杯頓在桌上,眼中閃過一絲與其父相似的厲色,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豺狼之性,畏威而不懷德。如此包藏禍心、殘忍暴虐之邦,確該……犁庭掃穴,永絕後患!我這就去向老爺子請命,此次遠征,我願為帥!”
片刻之後,朱棣與王卓一同入宮覲見朱元璋。王卓首先匯報:“陛下,東大方麵承諾的首批關鍵裝備與後續物資接收方案已安排妥當。一百艘改裝貨輪及十艘海警船已秘密停靠鬆江府指定碼頭,隨時可以啟用;陸軍所需的一應輕重裝備樣本及清單,也已送至京郊大營,可供熟悉與訓練。”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氣色比剛回來時好了不少,但眼神更加深邃。
朱元璋微微頷首,隨即拿起一份東大教官提交的形勢分析報告,冷聲道:“據東大提供的史料,倭國如今剛結束南北對峙,處於所謂‘室町幕府’時期。名義上是那‘後小鬆天皇’在位,實際掌權者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極度的不屑與森然殺意,“哼,蠻夷島酋,妄自尊大,竟敢僭稱‘天皇’!此號,便該從其根子上抹去!”
接著,朱元璋拿起一份被反複翻閱、上麵還有朱筆批注的作戰計劃書:“東大那些教官,倒是積極。咱看了他們製定的好幾套方案,選來選去,覺得這套最是穩妥狠辣。”
朱元璋指著地圖上的標記,“前元兩次征倭失敗,敗在天時台風),更敗在航海技術與後勤不濟。如今,我們有東大提供的堅固巨輪、精確海圖和氣象預報,跨海航行與登陸絕非難事。他們的計劃是,主力艦隊不必糾纏於九州等南部邊角,直接揚帆東進,目標——關東平原入口的東京灣!在橫濱港登陸,建立堅固橋頭堡,然後水陸並進,直撲其政治中心京都,包圍所謂‘天皇’和幕府!沿途采用‘圍點打援’之策,消滅其有生力量。”
朱元璋的目光轉向王卓,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托付:“此戰,關鍵在於後勤持續。一旦大軍深入,後勤補給線拉長,或是遇到頑固據點久攻不下,就需要你在倭國境內,選擇安全之地建立臨時坐標。屆時,直接從東大采購糧草、藥品、彈藥等緊要物資,傳送過去!此乃我等獨有之優勢,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王卓雖然不懂具體戰術,但也明白這計劃充分利用了己方的跨代優勢,尤其是時空貿易帶來的無解後勤,他當即躬身:“臣明白,定當全力配合,確保後勤通道暢通!”
這時,朱棣上前一步,再次請命:“父皇!兒臣願掛帥出征,必提兵踏平四島,擒那足利義滿與僭越之皇獻於闕下!”
然而,朱元璋卻擺了擺手,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更深遠的考量:“老四,你的心思和勇武,咱知道。但這次去東大,見了太多,聽了太多,也讓咱想清楚了一件事——咱,是真的老了。這次回來,咱想好好靜養一段時日,朝中大小事務,還需你這個太子多加擔待,好好監國。征倭之事,你居中調度支援即可。”
朱棣還想再爭,但看到朱元璋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知道君父心意已決,隻得壓下心中的失落,無奈應道:“兒臣……遵旨。”
朱元璋這才將目光重新投向王卓,考較似的問道:“王卓,依你之見,此次遠征,由誰掛帥最為合適?”
王卓早已思考過這個問題,此刻從容應答:“陛下,從技術層麵講,此次遠征主力,當以已經進行遠洋探索、經驗豐富的戎洲開拓船隊為核心,輔以太子殿下訓練的一部分熟悉新式裝備和戰術的新軍作為陸戰骨幹,再加上東大軍事教官團的指導。如此配置,勝算極大,可說十拿九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話鋒一轉,切入核心:“至於主帥人選……臣以為,最好選擇一位藩王。
原因有二:其一,倭國雖小,但距我大明核心區域太近,戰略位置重要,必須完全掌控,不容有失。征服之後,最好能選派一位位高權重、且能鎮得住場麵的藩王,就藩於此,實施長期、穩固的統治,將其徹底納入大明版圖。其二,倭國雖顯貧瘠,但據東大資料顯示,其國內有儲量可觀的金銀礦藏。若由藩王直接管轄,開采所得,既可充實藩國,亦能大量回流大明本土,於國於民,大有裨益。”
最後一點,王卓說得比較含蓄,但朱元璋何等人物,立刻心領神會——這是在為大明謀劃一條即使將來王卓不在了,或者那時空貿易的異能突然消失,明朝依然能獲得穩定、巨額貴金屬輸入的長遠之計!這是在給大明的財政加上一道沉重的保險!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顯然對此深意極為讚賞,他幾乎是立刻就有了決斷,撫掌道:“好!思慮周全!既然如此,那就讓老二去吧!他性子是烈了些,在那西安就藩也沒少給咱惹事,正缺個地方讓他撒撒野!王卓,你即刻乘坐那‘直升飛機’,速去西安把老二接來京師!讓他早點開始熟悉情況,準備跨海東征!”
王卓聞言,心中頓時了然,甚至覺得這個安排……妙不可言。讓曆史上就以暴戾嚴苛著稱的秦王朱樉,去統治那群畏威而不懷德的倭人?這畫麵,光是想想,就覺得……異常“和諧”,恐怕再合適不過了!他立刻躬身:“臣遵旨,這就去辦!”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