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從封狼居胥到日不落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夜幕緩緩降臨,王卓的侯府花廳內早已準備妥當。
八盞精致的宮燈將整個空間照得亮如白晝,卻又在角落投下恰到好處的陰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與後廚飄來的若有若無的菜肴香氣交織在一起。
太子朱棣提前一刻鍾就到了。他穿著一身深藍色常服,獨自坐在主位上,手指無意識地在黃花梨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王卓注意到,這位太子殿下今日格外沉默,眼神中帶著明顯的審視意味。
"殿下請用茶。"王卓親自將一盞青瓷茶杯推到朱棣麵前,"這是今年新采的龍井,用特殊方法炒製,保留了最原始的清香。"
朱棣端起茶杯,卻沒有立即品嚐。他的目光在廳內掃視一圈,最後落在王卓身上:"聽說你剛從戎洲回來?那邊情況如何?"
王卓不動聲色地在旁邊坐下,從容地說起戎洲的見聞:"那片土地確實得天獨厚。那裏的草原望不到邊,礦脈更是豐富,光是露天的鐵礦,就足夠大明用上百年。"
朱棣聽著,眼神漸漸變得深遠。他輕輕啜了一口茶,忽然歎了口氣:"當年大哥在世時,我一心想的是效仿冠軍侯,率領鐵騎北逐殘元,在狼居胥山刻石記功。那時覺得,能達成這樣的功業,便不枉此生了。"他的手指摩挲著杯沿,語氣複雜,"誰能想到......世事難料。"
這句話意味深長,王卓正要接話,卻被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
"老四!你和大哥情深義重,對我這個二哥也不能厚此薄彼吧?"
隻見秦王朱樉大步流星地闖進花廳,一身親王常服被他穿出了鎧甲的氣勢。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射向朱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
朱棣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臉上堆起勉強的笑容:"二哥說笑了。我正要回東宮處理幾件緊急公務......"
"急什麽!"朱樉一個箭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按在朱棣肩上,"咱們兄弟難得一聚,今日定要好好喝幾杯。你說是不是,妹夫?"
王卓適時上前,笑吟吟地攔住另一側去路:"秦王殿下說得是。微臣特意準備了佳肴美酒,殿下既來了,總要嚐一嚐再走。"
朱棣被兩人一左一右"請"回座位,臉色明顯沉了下來。王卓能感覺到,這位太子殿下周身的氣壓都低了幾分。
"上菜吧。"王卓對侍立一旁的管家點頭示意。
訓練有素的侍女們魚貫而入,將一道道精心烹製的菜肴擺上桌。為了這場宴席,王卓特意準備了精致徽菜。
"這是胡適一品鍋,"王卓親自為二人介紹,"選用山筍、香菇、土雞、火腿等十八種食材,文火慢燉兩個時辰方才成菜。"
朱樉拿起筷子嚐了一口,眼睛一亮:"好!鮮香醇厚,各種味道融在一起,卻又層次分明。"
"此乃問政山筍,"王卓又指向另一道菜,"取歙縣問政山最嫩的春筍尖,配以香蕈、火腿慢煨而成,最是考驗火候。"
朱棣淺淺嚐了一口,微微頷首:"鮮嫩爽脆,確實難得。"
當臭鱖魚被端上桌時,朱樉忍不住皺起眉頭:"這味道......"
"此菜聞著臭,吃著香,"王卓笑著解釋,"是徽菜一絕,還請殿下細品。"
朱樉將信將疑地夾了一筷子,細細品味後,頓時眉開眼笑:"妙!真是妙!這異香讓人回味無窮。"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用戎洲龍蝦烹製的數道大菜。蒜蓉蒸的保留了原汁原味,芝士焗的奶香濃鬱,還有用特殊香料爆炒的,每一道都讓兩位大舅哥讚不絕口。
酒是後世的頂級佳釀,王卓特意選了口感醇厚卻不辛辣的台子。
朱樉率先舉杯:"四弟,還記得小時候在禦花園,你總追著我要學騎射?那時你才這麽高,"他用手比劃著,"整天"二哥、二哥"地叫著,非要我教你射箭。"
朱棣舉杯淺酌,語氣依然疏離:"二哥記性真好,那麽久遠的事都還記得。"
"怎麽不記得?"朱樉仰頭飲盡杯中酒,"後來你箭術超過了我,父皇還特意賞了你一把良弓。"他又給自己滿上,"還有一次,你貪玩掉進太液池,是我跳下去把你撈上來的。為這個,母後還罰我跪了半日。"
朱棣的眼神微微閃動,卻沒有接話。
酒過三巡,朱樉見氣氛依然不溫不火,終於按捺不住,話鋒一轉,臉上堆起愁容:"四弟,不瞞你說,這次東征,哥哥我心裏實在沒底。"
他放下酒杯,長歎一聲:"這茫茫大海,風浪難測,咱們大明從沒有過這等經驗。陸地上打仗,勝敗都看得明白。可這海上......"他搖搖頭,"萬一風向不順,萬一補給跟不上,萬一......哥哥我要是回不來了......"
他的聲音低沉沙啞,目光卻緊盯著朱棣:"咱們兄弟,恐怕就再也見不著了。"
朱棣不動聲色,反而將朱樉大大誇讚一番:"二哥威震西陲,這些年鎮守西安,邊境安寧,朝野皆知。以二哥之能,小小倭國何足掛齒?大軍一至,定能旗開得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說得誠懇,可一旦朱樉話鋒轉向借調技術兵種,他便巧妙地將話題引開:"北疆防務關係重大,瓦剌雖暫安,卻不可不防。新軍初建,尚需時日磨合,此時調人,恐動搖根本。"
朱樉見他油鹽不進,心中火起,但又不好當場發作,隻得向王卓使了個眼色。
王卓會意,知道該自己出場了。他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對朱棣說道:“太子殿下,今日難得一聚,臣恰好有一件禮物,想要進獻給您。”
朱棣立刻警惕地看向王卓,眼神仿佛在說:“妹夫,咱倆是最親近的,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幫著他來算計我。”
王卓微微一笑,拍了拍手。一名侍女端著一個錦盒走上前來。王卓打開盒子,裏麵並非什麽奇珍異寶,而是一個製作精美的地球儀。
“二位舅兄可知,我們腳下所立足的這片大地,其實並非天圓地方,而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球體?”王卓將地球儀輕輕放在桌子中央。
朱棣顯然從自家胖兒子朱高熾那裏聽說過一些相關概念,雖然眼中仍有驚奇,但還能保持鎮定。
出乎王卓意料的是,秦王朱樉竟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開口道:“咦?這不就是東漢張衡提出的‘渾天說’嗎?原來後世做的如此精致?”
王卓:“……”
他精心準備的“科學啟蒙”瞬間被戳破,臉上不禁閃過一絲尷尬,趕緊咳嗽兩聲掩飾過去。“咳咳……秦王殿下博學。不過此物更為精確。”他連忙將話題引向正軌,轉動地球儀,指向大明所在的位置。
“太子殿下,您請看,這便是我們所在的神州。”他的手指沿著海岸線滑動,“您方才提及,昔日理想是封狼居胥。請恕臣直言,以此物觀之,殿下您的格局,可以放得更大一些。”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引導性的激昂:“作為未來龐大明帝國的繼承者,您的目光,不應再局限於北方的草原大漠。您的目標,當是——全球布武!”
“全球布武?”朱棣被這個前所未有的詞震了一下。
他的手指在地球儀上快速移動,語氣漸漸激昂:
"您看北美、東歐的萬頃黑土,若是開墾出來,可作大明取之不盡的糧倉;
戎洲廣袤牧場,足以供養千萬牛羊,還有地下的礦藏,取之不盡;
加拿大的原始森林,都是上等的木材;
東南亞濕熱,最適合種植香料和橡膠;
中亞的石油,西伯利亞的天然氣,這些都是驅動未來的寶物;
還有非洲、秘魯、倭國的金銀礦......"
王卓的聲音越發高亢:"待到這些地方都插上大明的龍旗,那才是真正的"日月所照,皆為明土"!一個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國!
喜歡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請大家收藏:()誰讓你帶著工業邪神來大明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