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貴妃意圖
字數:2597 加入書籤
馬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疾行,車輪每一下顛簸都像是敲在淩雲鶴緊繃的心弦上。他背靠著冰冷的車廂壁,雙目微闔,看似在閉目養神,實則腦海中正掀起驚濤駭浪。貼身收藏的那卷帛書,如同一塊灼熱的炭火,燙得他心神不寧。
西山之行,收獲遠超預期,卻也凶險倍增。那幅《西山霧靄圖》並非簡單的謝禮或風景畫,而是一張精心繪製的、指向深淵的引路圖。萬貴妃將這幅畫贈予他,其意圖,此刻在鐵盒秘卷的映照下,已然清晰得令人心寒。
“借刀殺人……好一招借刀殺人!”淩雲鶴在心中冷笑。不,或許比借刀殺人更為精妙,這是一場赤裸裸的相互利用與禍水東引。
萬貴妃定然知曉“燭龍”與西山的關聯,甚至可能深知其部分可怕的內幕。這個組織所圖甚大,其陰影或許早已籠罩宮闈,甚至可能對她這位寵冠後宮的貴妃也構成了某種威脅。或許是權力上的傾軋,或許是那邪異儀式中不可告人的需求觸及了她的核心利益,又或許,僅僅是“燭龍”的存在本身,就是她無法完全掌控的一個變數,令她如鯁在喉。
但她自己,或因身份所限,一動不如一靜;或因投鼠忌器,擔心引火燒身;甚或,她與“燭龍”之間存在著某種微妙的、不便親自撕破臉的平衡。於是,她需要一把“刀”,一把足夠鋒利、足夠聰明,又因緣際會卷入此事、有足夠動機去探查的“刀”。
淩雲鶴,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剛破了曹敬癸的案子,觸及了“燭龍”的邊緣,本身卻無根無基,是皇帝臨時起意啟用的一枚棋子。他有能力,有好奇心,更有因“被蒙蔽”而生的不甘。更重要的是,他是一把“孤刀”,用完即棄,即便折損,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
贈圖,便是遞出這把“刀”。一句“西山景致,別有洞天”,是誘惑,也是暗示。她料定以淩雲鶴的才智和處境,絕不會對畫中蹊蹺和曹敬癸案背後的迷霧視若無睹。她不需要明說,隻需輕輕一推,淩雲鶴便會自己走向西山,去觸碰那個連她都感到忌憚的秘密。
無論結果如何,對她萬貴妃而言,都是有利無害。
若淩雲鶴能在西山找到確鑿證據,證實“燭龍”的威脅,甚至重創該組織,那便是借他之手除去了心腹大患,她可坐收漁利,鞏固自身地位。陛下若知此事,或許還會讚她“深明大義”,間接提供了線索。
若淩雲禾失敗,觸怒“燭龍”而遭遇不測,那也正好滅了口,省得他知曉太多宮闈隱秘,日後成為不穩定因素。同時,淩雲鶴的遭遇本身,也會向“燭龍”傳遞一個警告信號,或者激化“燭龍”與皇帝及其他勢力之間的矛盾,她同樣可以從中斡旋獲利。
甚至,皇帝那句“清靜去處”的默許,恐怕也少不了她在枕邊的“無意”吹風。陛下或許也想看看,這把“刀”揮向西山,能劈出怎樣的火花。帝妃二人,在這件事上,或許達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好算計,當真是好算計!”淩雲鶴睜開眼,眼底一片冰寒。他感覺自己像是一顆被投入棋盤的棋子,每一步都被更高明的棋手算計得清清楚楚。萬貴妃利用了他對真相的執著,皇帝利用了他來平衡局勢、探查隱患。而他,在交出那份粉飾太平的結案奏章時,就已經半推半就地踏入了這個局。
如今,他拿到了帛書,窺見了“燭龍”恐怖的冰山一角,卻也徹底被卷入了漩渦中心。萬貴妃的目的達到了,她成功地將“燭龍”這個燙手山芋,部分轉移到了他的手上。他現在知道了不該知道的秘密,成為了“燭龍”必須除之而後快的目標,同時也被帝妃視為一枚可能還有用的探路石。
返回京城,等待他的絕非凱旋的封賞,而是更加凶險的暗流。他該如何處理這卷帛書?直接呈給皇帝?且不說皇帝是否會相信這近乎天方夜譚的內容,就算信了,又會如何處置?是雷霆震怒,徹查到底,還是為了穩定,再次選擇掩蓋?而萬貴妃,又會如何反應?她是否會承認贈圖引路的意圖?還是會矢口否認,甚至反咬一口?
至於“燭龍”,他們此刻恐怕已經知曉了西山之行的結果。接下來的報複,將會何等酷烈?
馬車猛地一頓,打斷了淩雲鶴的思緒。裴遠的聲音從前座傳來,帶著一絲緊張:“先生,快到山口了,官道上似乎有盤查。”
淩雲鶴深吸一口氣,將所有的情緒壓下,恢複了表麵的平靜。現在不是憤怒或恐懼的時候,他必須冷靜,必須像在禦前奏對時那樣,將這出戲繼續演下去。
“無妨,按規矩接受盤查便是。”他沉聲道,“記住,我們此行,是奉旨勘察前朝防火遺跡,收獲了一些關於建築布局的心得,僅此而已。”
“是。”裴遠應道,聲音也沉穩下來。
淩雲鶴輕輕撫過胸前暗藏帛書的位置。這卷秘卷,是危機,也是籌碼。萬貴妃想借刀殺人,皇帝想隔岸觀火,“燭龍”想殺人滅口。而他,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孤臣”,或許也能在這各方勢力的夾縫中,尋得一線生機,甚至……反客為主。
貴妃的意圖已然明朗,但這盤棋,才剛剛進入中局。他這隻被迫入局的“鶴”,能否在接下來的風雨唳叫聲中,找到破局之路,還未可知。京城,那座更加龐大、更加複雜的牢籠,正等待著他的回歸。而真正的較量,此刻才真正開始。
喜歡大明雙影案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影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