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沉冤得雪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官驛內,晨光熹微。
庭院寂靜,唯有枝頭雀鳥啾鳴。淩雲鶴一身素淨青衫,立於窗前,望著庭中那株老槐樹虯結的枝幹,目光沉靜,不知在想些什麽。裴遠侍立一旁,雖已換回幹淨利落的武人服飾,眉宇間卻仍殘留著幾分江湖風霜的痕跡。
連日來的喧囂似乎暫時遠去,淮安城內的鎖拿問罪、漕岸碼頭的議論紛紛,都被隔絕在這小小的院落之外。但這寂靜,卻更像暴風雨來臨前那令人心悸的片刻寧謐。
“大人,”裴遠忍不住開口,聲音打破了沉寂,“朝廷的旨意,今日該到了吧?”
淩雲鶴未曾回頭,隻是輕輕“嗯”了一聲,手中玉骨扇無意識地摩挲著扇骨。昭雪冤屈,恢複名譽,本是理所應當,但他深知,在這紫垣之下,任何“理所應當”都可能橫生枝節。皇帝的心思,朝堂的博弈,東西兩廠的態度,無一不是變數。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伴隨著甲胄摩擦的鏗鏘之音。緊接著,驛丞連滾帶爬地奔入院內,聲音因激動而尖利:“來了!來了!天使儀仗已到驛門!”
淩雲鶴與裴遠對視一眼,整了整衣衫,從容向院外走去。
驛門之外,氣氛莊嚴肅穆。一隊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力士雁翅排開,神情冷峻。當中一名麵白無須、身著緋色麒麟補子內官服色的中年宦官,手持一卷明黃綾緞,神情端凝,正是司禮監隨堂太監李榮,皇帝身邊得用的親近之人。其身後,尚有數名捧著紫檀木托盤的小太監,盤中覆蓋著黃綢,不知是何物事。
圍觀的百姓被阻隔在遠處,引頸張望,議論紛紛。
“欽差!是京裏來的欽差!”
“是來給淩青天平反的吧?”
“定然是了!你看那陣仗……”
李榮見淩雲鶴與裴遠出來,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隨即麵色一正,朗聲道:“聖旨到——原刑部侍郎,欽命查案使淩雲鶴,武德將軍裴遠,接旨——”
淩雲鶴與裴遠撩衣跪倒,身後驛丞及一眾仆役更是伏地不起。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李榮的聲音清越,字句清晰地傳遍四周,“朕膺天命,撫育萬方,賞功罰罪,國之常典。前以淮安鹽梟勾結白蓮、走私軍械、圖謀叛亂一案,事涉地方大員,朕心甚憂,特遣淩雲鶴前往查勘。不意奸佞構陷,忠良蒙塵,致使卿等身負冤屈,奔波江湖,朕心實為憫惻。”
開場白定下基調,圍觀眾人已是屏息凝神。
“今查,淮安知府某某,漕運督糧道某某等,貪瀆枉法,勾結匪類,構陷欽差,罪證確鑿,已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沿海衛所涉案將弁,一並嚴懲不貸。”
念及此處,李榮略作停頓,目光掃過跪地的淩雲鶴二人,語氣轉為溫和與嘉許:
“爾淩雲鶴,身處嫌疑之地,臨危不亂,忍辱負重,明察秋毫,終破此滔天巨案,更於江湖風濤之中,尋得關鍵實證,助平叛亂,澄清玉宇,厥功至偉!爾裴遠,忠勇可嘉,護衛有功,臨陣擒首,蕩滌妖氛。二卿之功,朕已洞悉。”
“茲頒明旨,昭告天下:撤銷前番海捕文書,盡滌爾等不白之冤。擢升淩雲鶴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賜緋袍銀魚,賞銀千兩,帛二十匹。擢升裴遠為錦衣衛鎮撫使,賜飛魚服,賞銀五百兩,帛十匹。望爾等不負朕望,再接再厲,為國效力!”
“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周圍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低低的驚歎與歡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正三品大員,地位清要,更兼監察之權!錦衣衛鎮撫使,亦是天子親軍中的實權職位!皇帝此番封賞,不可謂不厚重。
“臣,淩雲鶴裴遠),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二人叩首接旨。
李榮臉上露出笑容,上前一步,虛扶起淩雲鶴:“淩大人,快快請起。陛下對大人可是惦念得緊,此番更是讚譽有加啊。”他一揮手,身後小太監將托盤奉上,黃綢揭開,露出緋色官袍、銀魚袋、敕造腰牌以及白花花的銀兩和光鮮的綢緞。
淩雲鶴神色平靜,並無太多激動之色,隻是再次躬身:“有勞李公公,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淩某愧不敢當。”
李榮目光微動,笑道:“淩大人過謙了。陛下還有口諭,大人可於淮安稍作休整,再行返京述職。”他壓低了聲音,“陛下言,淩卿此番辛苦了,京中……尚有要務,待卿回京商議。”
淩雲鶴心念微動,麵上不動聲色:“臣,遵旨。”
儀式既畢,李榮率隊離去,圍觀的百姓也逐漸散去,但“淩青天官複原職,更得升遷”、“裴將軍入了錦衣衛”的消息,已如長了翅膀般傳遍淮安城。
回到院中,裴遠看著那身嶄新的飛魚服,神色複雜,既有沉冤得雪的激動,亦有對未來的茫然。他看向淩雲鶴,卻見對方已將聖旨與賞賜放在一旁,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眉宇間凝著一絲揮之不去的凝重。
“大人,冤屈已雪,陛下厚賞,為何您……”裴遠疑惑道。
淩雲鶴轉過身,拿起那柄玉骨扇,輕輕展開,扇麵上空無一物,唯有玉骨溫涼。
“裴遠,你可知這‘沉冤得雪’四字,背後是何等凶險?”他聲音低沉,“陛下越是厚賞,越是急於召我回京,便說明京中的‘要務’越是棘手。這身緋袍,這飛魚服,是榮耀,亦是枷鎖,是將你我更深地卷入那旋渦中心的憑證。”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光:“更何況,那‘燭龍’之影,猶在眼前。這‘雪’,不過是暫時掩蓋了更深處的汙濁罷了。”
裴遠聞言,神情一凜,心中的喜悅頓時冷卻了幾分。他順著淩雲鶴的目光望去,窗外陽光正好,但他卻感到一股寒意,正從帝國的中心,悄然彌漫而來。
歸京之路,恐非坦途。
喜歡大明雙影案請大家收藏:()大明雙影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