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病榻前的誓言

字數:8343   加入書籤

A+A-


    “妹妹!妹妹!”急促的呼喊聲傳來,
    四歲的朱由校邁著小短腿,像顆小炮彈似的衝進書房。
    身後跟著五歲的朱徵娟,小手攥著裙擺,一臉焦急。
    兩人聽說妹妹暈厥,掙脫宮女阻攔,拚了命地跑過來。
    “皇爺爺!妹妹怎麽了?”
    朱由校撲到萬曆帝麵前,
    大眼睛瞬間紅了,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妹妹是不是很疼?她怎麽不動了?”
    朱徵娟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小徵妲的手,感受到那片冰涼,嚇得縮回手,
    哽咽道:“太醫叔叔,你快救救妹妹!我給你磕頭了!”
    說著就要下跪,被萬曆帝一把拉住。
    “校兒,娟兒,”萬曆帝聲音沙啞,摸了摸兩個孫輩的頭
    “你們的妹妹太累了,要好好休息才能好。”
    “以後,咱們都看著她,不許她再熬夜勞心。”
    朱由校重重點頭,攥緊小拳頭:“嗯!我天天陪著妹妹!不讓她看書到深夜!”
    朱徵娟也抹著眼淚:“我給妹妹帶最好吃的!讓她快點好起來!”
    禦醫迅速開好處方,太監火速抓藥煎藥。
    萬曆帝動作輕柔地抱起小孫女,
    像捧著稀世珍寶,一步步走向偏殿。
    張清芷緊隨其後,眼神堅定:
    “陛下放心!奴婢寸步不離守著郡主!”
    萬曆帝回頭看向案上那份被墨汁弄髒的名單,眼神變得無比決絕。
    他的妲兒用小小身軀扛下了國殤,他這個皇帝,絕不能讓她失望!
    “李恩!”
    “老奴在!”
    “名單上的人,一個個核對清楚,一個都不能漏!”
    “司禮監擬旨,錦衣衛親自護送,星夜兼程送往各地!”
    “告訴他們,朕在天津等他們,逾期不到者,以抗旨論罪!”
    這道旨意,是帝王的承諾,更是大明的戰書!
    “老奴遵旨!”李恩躬身領命,心頭震撼到極致,不敢有絲毫怠慢。
    他拿起名單,快步走出書房,身後跟著幾個心腹太監,腳步急促卻有序。
    司禮監的燈火,一夜間亮如白晝。
    錦衣衛的緹騎們,領了密旨,分批策馬衝出天津行宮。
    李恩知道,這道密旨一出,大明的天,要變了!
    密旨飛傳,如驚雷劃破大明的夜空。
    偏殿裏靜得可怕!
    隻有燭火劈啪作響,跳動的光影落在床榻上。
    小徵妲躺著,小臉白得像紙,長長的睫毛上掛著淚珠,連呼吸都輕得快要看不見。
    朱由校釘在床邊,寸步不離!
    小小的身子繃得筆直,往日裏揮著小木劍瞎跑的拳頭,此刻攥得死緊,指節泛白。
    他盯著妹妹毫無血色的臉,大眼睛紅得嚇人,鼻尖一抽一抽,卻死死憋著眼淚——不能哭!妹妹還等著他保護!
    “都怪我!”
    他在心裏狠狠罵著自己。
    “我要是再厲害點,就能替妹妹分擔!她就不用熬夜看那些破字,更不會累倒!”
    害怕和自責像野草瘋長,在他心裏紮下根,長成了一股笨笨的、卻絕不動搖的責任感!
    宮人端著湯藥進來,熱氣嫋嫋。
    朱由校立刻站直,仰著小臉吼出聲:“我來喂!”
    他小心翼翼接過藥碗,學著大人的樣子,對著勺子使勁吹。
    吹了又吹,才慢慢遞到妹妹嘴邊。
    藥汁有點燙,濺出來幾滴,在錦被上暈開小印子。
    他急得鼻尖冒汗,手卻更輕了,嘴裏念叨著:“妹妹乖,喝了藥就好,哥哥在!”
    這碗藥,在他眼裏就是仙丹!
    喂完藥,他還守著,胖乎乎的小手輕輕拍著妹妹的被子,一遍又一遍喊:“妹妹不怕,哥哥保護你!誰也不能欺負你!”
    他在心裏發狠:“我要快點長大!變得超厲害!保護妹妹,保護皇爺爺,再也不讓身邊人倒下!”
    床的另一邊,朱徵娟站著。
    小小的身影,透著遠超年齡的沉靜。
    她沒像朱由校那樣咋咋呼呼,卻把擔憂都藏進了小動作裏。
    她從袖子裏摸出塊繡著小梅花的帕子,踮著腳尖,輕輕擦著妹妹的額頭——其實根本沒汗,可她就是覺得,這樣妹妹能舒服點。
    她記得妹妹愛吃桂花蜜餞,趕緊讓宮人找來,小心翼翼放在枕邊的小碟裏。
    “妹妹醒來看到,肯定會開心。”
    窗外陽光越來越刺眼,她悄悄挪到窗邊,踮著腳一點點扯簾幔,把強光擋在外頭,隻留一縷軟乎乎的光,落在妹妹臉上。
    看到朱由校因為灑了藥,皺著眉一臉沮喪,她輕輕拉了拉哥哥的袖子,小聲安慰:“哥哥別急,妹妹知道我們疼她,肯定會好起來的!”
    她心裏盼著:“妹妹要好好的!以後好吃的、好玩的,我都先給你!姐姐一定把你照顧好!”
    萬曆帝坐在旁邊椅子上,靜靜看著兩個孫輩。
    渾濁的眼睛裏,先泛起暖意,很快又被酸楚蓋過。
    他伸出手,一手摟住朱由校的小肩膀,一手輕輕摸著朱徵娟的頭,聲音沙啞卻有力:“好孩子,都是皇爺爺的好孩子!你們是妹妹最靠譜的兄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指尖觸到孫輩溫熱的小身子,感受到他們純粹的擔憂和守護,老皇帝又欣慰又沉重。
    朝堂紛爭、邊境隱患,小徵妲三歲就為家國勞心……
    再看看這兩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孩子,他心裏的決心更硬了!
    “為了妲兒,為了這兩個孩子,為了天下百姓!”
    “我必須掃清所有陰霾,讓大明重現榮光!”
    偏殿裏的溫情,靜靜流淌。
    而此刻,一道道密旨正穿過夜色,像驚雷般,奔向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福建邵武縣衙。
    深夜,縣衙內一片寂靜,隻有值夜的衙役打著哈欠。
    “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打破沉寂,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壓。
    衙役嚇得一個激靈,連忙開門,隻見幾名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站在門口,眼神冰冷如鐵。
    “錦衣衛奉旨,密召邵武知縣袁崇煥,即刻赴津,不得延誤!”為首的錦衣衛亮出密旨,聲音擲地有聲。
    正在燈下批閱公文的袁崇煥,聞言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錯愕。
    他不過是一個偏遠縣城的知縣,無權無勢,從未想過會被皇帝直接密召!
    “大人,這……”身邊的師爺也驚得說不出話來。
    袁崇煥接過密旨,指尖微微顫抖,快速瀏覽一遍,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天津閱兵,谘詢邊備?”他喃喃自語,眼中卻燃起熊熊烈火。
    他胸懷大誌,苦無報國之門,如今皇帝的密旨從天而降,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
    “備馬!”袁崇煥猛地站起身,聲音洪亮,“即刻啟程,趕赴天津!”
    他來不及收拾太多行李,隻帶了幾件換洗衣物和一把佩劍,跟著錦衣衛,翻身上馬,連夜衝出縣城,朝著北方疾馳而去。
    徐光啟府邸。
    徐光啟正在燈下鑽研西學著作,窗外忽然傳來馬蹄聲,緊接著是急促的敲門聲。
    “徐大人,錦衣衛奉旨密召,即刻赴津!”
    徐光啟一愣,放下手中的書籍,快步開門。
    看到錦衣衛手中的密旨,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化為狂喜。
    他多年鑽研農學、火器,卻一直不受重視,如今皇帝召他赴津,定是要委以重任!
    “稍等片刻!”徐光啟轉身進屋,抓起桌上的幾本火器圖紙,塞進懷中,“走吧!”
    妻子聞訊趕來,想讓他多帶些衣物,卻被他擺手拒絕:“國事為重,不必多帶!”
    話音未落,他已跟著錦衣衛走出家門,翻身上馬,消失在夜色中。
    山西,楊漣的居所。
    楊漣正在燈下撰寫彈劾貪官的奏折,聽到敲門聲,以為是仇家尋來,臉色一沉。
    開門看到錦衣衛,他更是警惕。
    “楊大人,陛下密召,赴津商議邊備!”錦衣衛亮出密旨。
    楊漣接過密旨,仔細看了一遍,眼中的警惕化為疑惑,隨即轉為堅定。
    他深知朝堂黨爭激烈,此次皇帝繞開內閣密召,定有大事發生!
    “收拾行裝,即刻出發!”楊漣對家人吩咐道,語氣果決。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君命如山,無論前路如何,定要赴津聽命!
    河南,孫承宗的莊園。
    孫承宗正在田間查看莊稼,聽聞錦衣衛奉旨前來,連忙趕回莊園。
    接過密旨,他看完後,久久不語。
    他早已看透朝堂弊病,心灰意冷,隱居田園,卻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召他出山。
    “大人,這……”家人擔憂地看著他。
    孫承宗長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化為決絕:“大明興亡,匹夫有責!”
    “備馬,赴津!”
    他脫下布衣,換上官服,翻身上馬,朝著天津的方向奔去。
    江南,宋應星的書房。
    宋應星正在繪製《天工開物》的圖紙,錦衣衛的到來讓他措手不及。
    “陛下密召,赴津谘詢實學!”
    宋應星看著密旨,眼中滿是激動。
    他多年研究工藝技術,卻一直無人賞識,如今皇帝終於看到了實學的價值!
    “太好了!”他忍不住低呼一聲,抓起桌上的圖紙,“走!”
    他跟著錦衣衛,連夜啟程,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浙黨首領方從哲的府邸。
    方從哲接到密旨,臉色陰晴不定。
    他身為浙黨領袖,與東林黨爭鬥多年,前一刻還在彈劾郡主幹政,下一刻卻收到皇帝密召,
    “陛下究竟意欲何為?
    “不會是……”他心中惶惶然
    “無論如何,我絕不能缺席。”
    方從哲咬牙暗忖,
    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浙黨的榮辱,便在此一舉了。”
    偏殿裏,小徵妲沉睡著,長長的睫毛上掛著淚珠。
    萬曆帝坐在床邊,緊緊握著她的小手,眼神溫柔又堅定。
    “妲兒,好好睡。”
    “剩下的事,皇爺爺來辦。”
    “等你醒來,天下賢才已聚,大明的複興之路,咱們祖孫一起走!”
    “陛下這是要做什麽?”他心中疑惑,卻不敢違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備車,赴津!”方從哲咬牙說道。
    他知道,此次天津之行,定是一場關乎朝堂格局的大事,他不能缺席。
    一道道密旨,像一道道紐帶,將分散在天下各地的人才串聯起來。
    有身居高位的重臣,有默默無聞的小官,有隱居田園的隱士,有飽受爭議的將領。
    他們身份不同,派係各異,卻都收到了來自天津行宮的密旨。
    他們心中或疑惑,或激動,或忐忑,卻都有著同一個念頭:星夜兼程,趕赴天津!
    官道上,一隊隊人馬疾馳而過,塵土飛揚。
    他們有的單人獨騎,有的結伴而行,目標隻有一個——天津!
    百姓們看著這些行色匆匆的官員,心中滿是疑惑,卻不知道一場足以改變大明命運的盛會,即將在天津拉開序幕。
    天津行宮,萬曆帝站在窗前,望著北方的夜空。
    他知道,密旨已經送出,群賢正在趕來的路上。
    他身後,是沉睡的小徵妲,是大明的希望。
    他身前,是即將匯聚的賢才,是複興的力量。
    “妲兒,”萬曆帝輕聲說道,仿佛在對熟睡的小徵妲說話,也仿佛在對自己說,“皇爺爺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
    “大明的榮光,一定會回來的!”
    我這三歲的小孫女,正用她的執著與擔當,撬動了整個王朝的未來。
    喜歡大明養生小帝姬請大家收藏:()大明養生小帝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